余乐平;余文行
目的 探讨带蒂空肠代食管术治疗残胃食管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颈部或右胸内吻合法带蒂空肠代食管术治疗残胃食管癌5例,观察此手术方法对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疗效.结果 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带血管蒂空肠代食管重建消化道术式,对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术后生活质量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昌莹;匡裕康;何枝生;黄建;朱剑峰;江峰;王欢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白血病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皮肤渗漏是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加之不可避免的多次反复化疗,不可避免出现化疗药外渗,从而给病人增加诸多痛苦,影响病人康复和化疗的顺利进行.为此我科从2007年以来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对88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例进行外敷,并与传统的硫酸镁湿热敷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仙;李小春;刘玲;平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p97的表达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p97的表达情况,21例骨软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结合临床随访结果,判断p97表达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病例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p97低表达24(40.0%)例,中度表达10(16.7%)例,高表达26(43.3%)例;21例骨软骨瘤组织中p97低表达14(66.6%)例,中度表达6(28.6%)例,高表达1(4.8%)例,二者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14例发生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组织中p97低表达2(14.3%)例,中度表达1(7.1%)例,高表达11(78.6%)例;46例无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组织中p97低表达22(47.8%)例,中度表达9(19.6%)例,高表达15(32.6%)例,二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0).尤其低表达与高表达比较差异更明显(P<0.01 ).但是,p97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p97可能参与了骨肉瘤发生与远处转移,这提示p97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骨肉瘤发生远处转移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同时p97为骨肉瘤的诊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分子靶标和途径.
作者:刘广鹏;黄山虎;刘志礼;罗赟;陈芳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非刨伤性急腹症病因中的诊断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5年3月~2009年9月96例经MSCT检查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MS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很高.96例患者经MSCT扫描均能发现病变所在的区域,其中查出急腹症临床病因83例,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6.5%.结论 MSCT以其快速、简便、诊断的准确性高而成为急腹症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它能及时提供正确的诊断.
作者:古君海;刘小华;曾新晖;罗新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36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随访5~30个月,其优良率91.6%.结论 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同定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徐南云;肖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围产期妇女口腔腔变链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围产期妇女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20例,分别使用特异性生物抗菌免疫球蛋白(以下简称特异性IgV)和正确刷牙方法;对照组20例,为空白对照组.临床取样,计算口腔内变形链球菌菌落数.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口腔内变形链球菌菌落数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口腔内变形链球菌菌落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使用特异性Igv的喷雾剂和正确刷牙方法能有效降低围产期妇女口腔变链水平.
作者:文斌;何予敏;舒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异丙托溴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07年1 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异丙托溴铵雾化组,B组为联合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A组: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治疗,每日3次,连续14d;B组:依次雾化吸人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及沙丁胺醇200μg/1ml+生理盐水2ml,每日3次,连续14d;C组雾化吸人生理盐水4 ml,雾化方法同A组.观察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变化情况.结果 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显示:(1)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后30min,1h,3d,14d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显著好转(P<0.05);(2)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人后.1h,3d,14d结束时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aO2升高、PaCO2降低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联合用药组则优于单纯异丙托溴铵治疗组,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及单纯异丙托溴铵组高(16.7%vs3.6%,P<0.05),主要为心悸、手抖,均为一过性,且轻微.结论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对缓解喘息症状方面疗效明确,尤其是与受体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孙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明确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ICIQ-SF评分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了解抗胆碱能治疗前后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急迫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进行研究.常规采集病史、查体后,每个患者均完成ICIQ-SF问卷,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性尿失禁的患者给予3个月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治疗后,每个患者再次完成ICIQ-SF问卷并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患者年龄介于43~70(58.8±13.6)岁之间.我们发现治疗前后的平均ICIQ-SF评分、初始感觉容量、大膀胱容量、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平均ICIQ-SF评分和初始感觉容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0.275,P<0.05).治疗前平均ICIO-SF评分与大逼尿肌压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P<0.01).结论 ICIQ-SF问卷是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可靠且易于使用的评价工具.ICIQ-SF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来永庆;陈泽波;曹群朵;杨尚琪;关志忱;叶炯贤;蔡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的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6例70岁以上重型颅脑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15个月,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3例,4分2例,3分1例.结论 对高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选择适当病例开颅手术可以防止二次脑损伤,并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汪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受精率为50%~70%,而妊娠成功率却徘徊于30%~40%[1].其中胚胎着床障碍是受精率高而妊娠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胚胎着床障碍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容受性即母体子宫内膜对胚泡的接受能力.子宫内膜只有在特殊的时间窗口期即种植窗期才能容纳胚泡,使其完成定位、黏附、植入的过程.人类的种植窗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20~24d即LH(luteinizing hormone,LH)峰后的6~10d,持续48h[2].本文将就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态学、细胞因子、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振迎;陈晓勇;陈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在人体不同器官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ARγ在癌组织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例膀胱癌,8例胃癌,11例宫颈癌,12例甲状腺癌和9例肝癌组织中的PPARγ表达.并通过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检测PPARγ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PPARγ在膀胱癌、胃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及肝癌中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浆均有表达,细胞核的表达高于细胞浆的表达,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PARγ表达与癌组织有关.PPARγ在癌症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乐永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前,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eevec/Glivec)是治疗慢粒的一线药物,属于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以ABL蛋白激酶的ATP结合位点为基础而设计合成.它通过抑制BCR-ABL自身磷酸化和底物磷酸化,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但随着临床应用的积累,部分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这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治疗CML和伊马替尼耐药的药物.本文就BCR-ABL的分子生物学和伊马替尼治疗CML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肖芸;王小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期的肠内营养方案.方法 采用复合流质饮食口服,少量多次,逐步增加饮食品种和食量,使病人尽快过度到饮食渐进期.结果 休克期肠内营养病例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症状轻,与禁食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烧伤休克期肠内适当的流质饮食可减轻或缓解胃肠应激症状,减少多种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张惠玲;曾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于2000年1月~2008年6月采用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中空钉及缝线锚钉同定骨折片及交叉韧带治疗3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病人,术后予以石膏外固定6周,术后随访时间8~30个月.结果 32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明显活动功能障碍,膝关节评分术前评分为(27.6±7.5)分,术后评分为(89.8±6.8)分(P<0.01).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创伤小,简单易行,结果满意.
作者:李浩;邹鸿星;杨淮河;杨保良;邵银初;胡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2年4 月~2009年8月,对2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15例合并椎旁脓肿,其中3例双侧椎旁脓肿,5例合并有肺结核),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4周,血沉下降至40mm/h,手术采用前路病灶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术后平卧石膏床3个月,继续抗结核治疗1~1年半,观察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0病例得到随访,随访10个月~7年,平均3.8年,病人椎间植骨全部融合,1例复发.肺结核均钙化吸收,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优良率95%.结论 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彻底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植骨融合高,疗效满意.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肺癌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探讨MPV是否可以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 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MPV、PLT、WBC等指标,建立健康人群MPV生物参考区间.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相关指标,并对156例肺癌病人化疗过程中MPV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确定本实验室MPV生物参考区间为(10.5±2.3)fl;腺癌的MPV稍大于其他类型肺癌,但差异无显著性(F=3.56,P>0.05);肺癌化疗过程中MPV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时间(11~15d)要早于PLT、WBC(16-20d).结论 MPV可作为肺癌化疗后骨髓功能恢复的比较敏感的早期指标.
作者:李静;章海斌;刘文平;王小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YFRA21-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86例原发性乳腺癌,14例复发性乳腺癌,22例良性乳腺肿瘤,25例正常人群中血清CYFRA21-1、CEA、CA153的表达情况,并检测血清CYFRA21-1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良性肿瘤人群与正常人群中CYFRA21-1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YFRA21-1在Ⅳ期乳腺癌及复发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和64.2%,其阳性率高于CA153和CEA.在血运性复发性乳腺癌病例中,其灵敏度较高,为89%.随着TNM分期的增加CYFRA21-1的水平逐渐升高.CYFRA21-1与CEA无统计学关联,与CA153有轻度统计学关联,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CYFRA21-1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结论 检测CYFRA21-1水平对检测乳腺癌复发及评估治疗效果有非常大的价值.
作者:刘志勇;欧阳忠;邹小明;Zou Xiaoming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手术摘除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宫颈息肉疗效.方法 选取30例诊断为官颈息肉的病例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即以浸有爱宝疗液的小棉签敷于手术出血创面并达宫颈内口约1cm,保持1~2min.结果 30例患者均术后无阴道出血,随访24~3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手术摘除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宫颈息肉方法可行,能达到手术中止血并预防术后宫颈息肉复发的目的.
作者:费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 左下肢33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6例.急性血栓36例,亚急性及慢性血栓1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无创、实时、可重复应用、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龚丽莉;曾广源;王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精神疾病常以药物治疗为主,长期药物治疗后引起的心电图的异常明显高于短期药物治疗病人,在临床工作中,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梗危险,而心脏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占据比例多,本文对心电图异常的精神病患者的研究,旨在加强提高防范措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精神病患者猝死、自杀、复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罗连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