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益冰;朱小玉;李懿
目的 分析高频探头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时的优点及准确率.方法 采用高频探头对521例患者进行右下腹超声检查,分析结果,并对手术后患者进行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提示单纯性阑尾炎139例,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224例,穿孔性阑尾炎54例,阑尾脓肿48例,误诊12例,漏诊44例.结论 高频探头能提高阑尾炎的阳性率及准确率.
作者: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均会出现影响治疗和康复的诸多心理危机,调节好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开展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对108例外科住院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和选择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根据病人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承受能力,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金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我院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5月期间292例患者945次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药浓度治疗窗内:卡马西平高(80.6%),地高辛低(27.5%);剂量不足:地高辛高(61.2%),中毒剂量:地高辛高(11.3%);除环孢素外,1例患者测定一次血药浓度的比例均高于60%;癫痫类药物:罕见1位患者测定次数多于3次;环孢素:1例患者监测次数大于5次的为51.9%.结论 TDM在我院开展,多种原因导致药物未在治疗窗内,监测次数偏少.临床药师和医师应联合,充分利用TDM技术,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大限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张利平;林伟萍;丁汀;吴明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所至活动性肝硬化患者(低病毒载量HBV-DNA<1.0×105拷贝/ml)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及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其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35例低病毒载量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HBV-DNA<1.0×1000拷贝/ml至1~9.0×105拷贝/ml,其中HBsAg(+)、HBeAg(+)、HBcAb(+)6例,HBsAb(+)、HBeAh(+)、HBcAb(+)29例,35例患者服用拉米夫定100mg/d,并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TBil、ALT、AST、ALB都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低病毒载量的活动性肝硬化安全有效.
作者:孙香;王芳;周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我国妇女广泛采用的避孕方法之一.由于传统的输卵管结扎术是采用局部麻醉,常因疼痛而不配合,为减轻术中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站自2006年7月以来,将笑气吸入用于输卵管结扎术麻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吸入性损伤是目前烧伤死亡的重要原因[1].抢救和治疗吸入性损伤病人重要手段是早期行气管切开.以往的方法是气管切开后使用金属套管.临床工作中发现,金属套管因其质地坚硬且不易固定,在气管内摆动容易引起气道粘膜进一步损伤至气道出血,不利于患者接受翻身、拍背、咳嗽等胸部物理治疗排痰.
作者:陈义连;黄爱珍;曾元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并与艾司唑仑进行比较.方法 78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和艾司唑仑治疗.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日记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艾司唑仑组PSQI各冈子分及总分显著改善,而帕罗西汀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第4周,第8周,帕罗西汀组睡眠状况显著改善,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改善,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失眠症,远期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作者:陈小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理病历的书写是整个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病人的健康状况,还记录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活动行为,也是评价护理质量和是否为病人提供连续性护理的依据.为了提高我院护理记录的质量.现对2007年我院1~6月份458例出院患者的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依据.
作者:刘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切断跟外肌对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巩膜植入术后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38例眼球萎缩或眼内容物剜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切断眼外肌,实行自体巩膜全包裹或半包裹义眼台,使切断的肌肉重新缝合在开窗的巩膜上,共21例;第2组:不切断眼外肌.使自体巩膜全包裹或半包裹义眼台,共17例.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术后效果.结果 38例患者中,只有2例进口羟基磷灰石义眼座采用不切断肌肉术后2个月、1年发生义眼台暴露,经重新缝合后治愈外,其余患者术后义眼活动好,效果满意.结论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巩膜植入术后排异与是否切断眼外肌无关.
作者:汤宪辉;陆莹;宁财文;高基贤;李定章;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种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选123例痰普通菌或真菌培养发现致病菌株的重症肺结核患者,确定菌种后进行抗菌药物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123例患者痰细菌培养发现致病菌株146例次,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74株(50.7%),革兰氏阳性球菌34株(23.3%),真菌38株(26.0%).结论 重症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致病菌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多,但真菌感染亦明显增多,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滥用抗生素及不合理应用抗结核方案有关.
作者:胡禄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手外伤中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手外伤患者的软组织缺损行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重建手功能.结果 4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18个月,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吻合血管游离皮瓣修复手外伤中软组织缺损,具有良好手外观及功能,是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强;周建元;钟德和;李广海;文海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U)中自肾征的成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治疗确诊的白肾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输尿管阳性结石47例,阴性结石9例,血凝块引起梗阻1例.IVU表现为患侧肾实质密度逐渐增高,肾盂肾盏呈空虚负影或有少量造影剂充盈.7例梗阻解除后2周内复查IVU,白肾征象消失.结论 白肾征提示输尿管发生急性期梗阻期,及时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除梗阻,可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作者:高朝阳;江时淦;韩任江;郑驰;李海军;郭阶仁;沈巨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无创通气在重症哮喘救治中对pH、PaCO2,PO2及PEF FEV1.0的影响.方法 将48例重症哮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无创通气+药物治疗组(实验组),每组24例,比较8h,48h后的血气分析变化及5d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pH,PaO2值的升高和PaCO2值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FEV1.0%和PEF值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无创通气在重症哮喘救治中可改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是有效的治疗错施.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的切口改良.方法 12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耻骨上改良同一切口,先行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然后常规行前列腺摘除.结果 12例均随访6个月~4年,均排尿顺畅,无疝复发,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5~8分.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4d.结论 采用改良的耻骨上同一切口,手术安全可行,方法简单,效果肯定,避免二次手术痛苦,对在基层农村的老年患者更有意义.
作者:戴繁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erbB2、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抑癌基因P53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124例卵巢肿瘤组织中(其中61例良性肿瘤,19例交界性肿瘤,44例恶性肿瘤)C-erbB2、Ki67和P5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及病理学的关系.结果 (1)C-erbB2、Ki67和P53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均呈梯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这P<0.01).其中Ki67与P53在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及黏液性癌组织(P<0.05).(2)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3)C-erbB2+Ki67+P53联合表达与Ki67+P53联合表达在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erbB2、Ki67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变的分子标志;Ki67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卵巢上皮肿瘤鉴别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
作者:朱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78岁.因咳嗽、咳痰、气促2个月余,左前胸痛1周伴右前胸痛、纳差、呕吐3d.于2006年3月28日入院.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血压病史,上世纪80年代有下壁心梗和脑梗塞病史.体检:P120次/min、BP110/80mmHg,神清,颈静脉怒张,轻度桶状胸,左、右第3、4前肋胸肋关节压痛(+),肺部叩诊过清音,两肺满布干性哕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肝于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足背轻度凹陷性水肿.
作者:桂斌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肺癌目前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影响远期生存率的因素不是肺癌的局部复发,而是远处转移.有些早期肺癌(T1N0M0)-经诊断就有远处转移,或存在亚临床转移,且相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的肺癌,在不同的个体远处转移率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或/和预测肺癌转移或亚临床转移,一直是困扰肺癌临床的难题[1].
作者:周学亮;万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氨溴索15mg加入生理盐水lml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加用α-糜蛋白酶2000U加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2次/d,均疗程5~7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治疗组在喘憋、气促、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氨溴索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且用药简单方便,适合基层医院临床使用.
作者:马旭升;涂林修;陈凯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心脏病心脏猝死(SCD)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937例糖尿病病例发生的心脏猝死的资料.结果 有17例发生心脏猝死.结论 糖尿病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猝死属糖尿病远期并发临床急症之一,死亡率高,应早期规范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心脏病,并警惕心脏猝死前兆.
作者:刘裕忠;张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德国百康(BICOM)2000型生物共振检测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对85例过敏性鼻炎及7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并将检测出的过敏原的生物共振波进行逆转、放大后输回体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8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总有效率为88.2%,7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5.7%.结论 百康生物共振检测治疗系统对治疗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见效快,疗效较好,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作者:朱丽芳;陆建红;陈国军;李萍;谢德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