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抗;顾漫
李书义主任医师认为老年性便秘以虚秘为主,老年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分为四型,即心脾亏损,中气不足;肝肾亏损,阴血不足;肝气郁结,气机瘀滞;大病久病,气阴俱伤.因此,在治疗上,应针对上述四型进行.
作者:孟繁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抗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EA.hy926人血管内皮细胞株,采用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MTT法观察细胞抑制率,tube formation法观察微管形成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3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A.hy926细胞的侵袭能力及微管形成能力,但对EA.hy926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不是通过直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而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形成微管样结构及其侵袭能力来实现的.
作者:耿良;行书丽;路鹏;花宝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本病常由禀赋不足、情志内伤、外感寒湿、饮食不节等,导致阳气不达,脉络瘀阻,肢端脉痹.其病情缠绵,治疗棘手.我院外科研究本病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验案2则,以飨读者.例1.患者,男,46岁,住院号:141118.主因“双手脚发凉半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1年3月22日收入院.入院症见:双手脚发凉,纳可,眠安,无发热,无咳嗽咳痰,二便调.
作者:莫爵飞;杨军;耿树军;张裕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痹证早见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由此亦可以看出古人对痹证形成的外因的认识,同时古人也意识到外因只是疾病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才是疾病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云“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辨证论治是一个从“认识疾病”到“处理疾病”的过程.辨证是前提,论治是目的,它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的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作者:石白;张锦花;殷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法,对100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显效39例,有效35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4%,治疗后体重指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能有效减轻体重,降低体重指数.
作者:李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死因之一.王明福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痰浊”范畴,临床以痰浊阻遏型为多见.病情存在邪实和正虚两方面,邪实主要是痰、瘀、毒,正虚主要是睥、肝、肾虚损,基本病理痰浊瘀血为标,脾肝肾虚为本.痰浊阻遏、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故运用化痰降浊活血、疏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何昌生;贾晨光;刘丽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火针傍针刺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枕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取穴相同,治疗组先取阿是穴行火针傍针刺手法,再予毫针针刺所有腧穴,对照组所有穴位均予毫针常规针刺手法.结果 全部疗程结束1天后进行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2.7%和18.2%,对照组分别为50.0%和25.0%,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傍针刺法治疗枕神经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洪永波;姚卫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调补解毒法预防肺炎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方法 将因肺炎住院需要使用三代头孢抗生素静滴治疗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2人,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中药干预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按调补解毒法原则所调配的汤药制剂.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结果 中药干预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第7天、第14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调补解毒法中药汤剂配合治疗可有效预防肺炎患者在应用三代头孢菌素过程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陈小松;张喆;刘锡曈;刘薇;苑惠清;符思;焦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育泡饮对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育泡饮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并设立空白和西药促卵泡激素FSH(50ng/mL)对照组.用MTT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24、48、和72 h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结果 (1)育泡饮显著增加了颗粒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随着育泡饮浓度的增加,其促增殖能力逐渐增强,在作用48 h后,育泡饮高剂量组为显著(P<0.05).(2)各剂量组育泡饮及FSH组均能使S期的细胞显著增多及增殖指数升高,G0/G1期细胞相对比例减少(P<0.05),其中育泡饮高剂量组的作用优于FSH组(P<0.05).结论 育泡饮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颗粒细胞从G0期向S期转化,增加S期细胞比率来实现的.
作者:李楠;刘艳霞;金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为主要表现,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肯定.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哲;陶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吕仁和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研究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他根据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特点,提出“八郁证”,即因气、血、痰、火、食、湿、水、饮等邪气阻滞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本文是对吕教授“八郁证“治疗用药经验的简要总结.
作者:郭永红;李晓翠;周静鑫;白维华;吴欣莉;吕仁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周绍华教授将益气温阳法广泛应用于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脊髓空洞症、急性脊髓炎恢复期、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疗.笔者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总结历年来周绍华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以便对益气温阳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做一系统的阐述,同时可以更好地继承名老专家的宝贵经验.
作者:宁侠;毛丽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冠心病属“胸痹”、“心痛”范畴.“阳微阴弦”是古今医家认同的冠心病的主要病机.然而现代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群类的体质特征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医学对于冠心病的认识亦须因时变通.现代社会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饮食作息的改变,致使现代人虚寒日少,阳气有余,郁火渐增,气机不畅,血瘀停着不散,心脉不通,热结、血瘀二者在病机演变中又相兼互化.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现代冠心病应重视“热结血瘀”的病机.
作者:赵昕;齐文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非住院患儿门诊的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4月在我科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即静脉抗感染,平喘,并加雾化吸入化痰平喘,及口服止咳平喘的中药.治疗组33例选择口服抗感染,平喘的中药,加雾化吸入化痰平喘药,并加中药穴位透皮导入.结果2组疗效基本相同,治疗时间基本相同.结论 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非住院患儿的治疗可以选择口服药及雾化吸入和中药透皮导入,这样即安全有效,又使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并且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
作者:董朝;陆宏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以《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及运气学说为研究依据,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已发表的全文期刊的相关内容并引介相关地理学知识,详细讨论燥气、燥邪及燥证等一系列概念,注重考究历史上医家对燥的重要论述,目的在于研究燥的阴阳属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程抗;顾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是肺系疑难病症,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通过长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IPF同时存在着肺痹与肺痿的病机特点,在疾病的初中期当属肺痹为主,肺络痹阻、气阴两虚是病机关键;在疾病的中晚期以肺痿为主,痰瘀阻滞、络虚不荣是病机关键;在疾病的慢性迁延期,存在着肺痹与肺痿的相互转化.
作者:崔云;王书臣;苗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治疗胚胎停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通过未孕先查、未孕先治、既孕防病等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思路,预防性治疗胚胎停育,防止胚胎停育再发生.
作者:牟艳艳;徐莲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0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2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改善情况,以及2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辨证治疗CFS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作者:江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从特殊性的角度评价医案阅读价值是否具有意义.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临床医师对于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的态度和观点.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86份,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研究有意义,并对该研究需要深入的部分做了相关提示.结论 初步调查表明,从特殊性角度评价医案的阅读价值,是评价医案的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而且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特殊性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辨证及处方上.
作者:李园白;崔蒙;杨阳;朱晓博;奚怀平;祖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卫生部北京医院长期承担我国高于医疗保健工作,多位国医名宿曾在此工作,如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三位大家,学术上各有特点,章氏提倡“发皇古意、融会新知”,龚氏古方新用,精于内科,魏氏圆机活法、善调气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临证经验,尤其对老年病的诊疗有独到的见解.
作者:方传明;李怡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