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治疗胚胎停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通过未孕先查、未孕先治、既孕防病等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思路,预防性治疗胚胎停育,防止胚胎停育再发生.
作者:牟艳艳;徐莲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以《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及运气学说为研究依据,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已发表的全文期刊的相关内容并引介相关地理学知识,详细讨论燥气、燥邪及燥证等一系列概念,注重考究历史上医家对燥的重要论述,目的在于研究燥的阴阳属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程抗;顾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祛痰化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血管及心肌病理变化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比较造模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 在光镜下观察模型组的胸主动脉血管壁结构已不清晰,病变区域可见浅染无定形物、钙化颗粒物,大量的斑块形成;心肌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坏死处有炎细胞浸润,有脂肪空泡形成,心肌纤维横纹不清,大部分肿胀断裂,组织结构破坏严重.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变模型大鼠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心电图数据显示,模型组的ST段(0.100±0.021)显著抬高,QT间期(203.00±52.19)和QRS时程(70.00±28.87)明显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1或P<0.05),且QRS波形变宽;中药低剂量组的QT间期(155.09±17.32)、高剂量组的QT间期(171.09±44.54)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中药低剂量组的ST段(0.032±0.015)、高剂量组的ST段(0.050±0.021)均恢复到近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QRS波宽度明显变窄.结论 祛瘀化痰方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的形成,保护主动脉血管及心肌组织中粥样硬化斑块的损伤,改善异常心电图的发生.
作者:商硕;许利平;杨鑫伟;穆阳;赵含森;郭晶晶;刘凤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0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2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改善情况,以及2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辨证治疗CFS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作者:江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描述北京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人饮食养生知识情况,探讨影响其饮食养生知识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20例北京中医医院心脑血管住院病人用陈尚德的《中医饮食养生学理论与当今台湾民众饮食养生实践之研究》中的调查表结合中国大陆情况修订而成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人对饮食养生知识掌握的及格者占44.2%,不及格者占55.8%;.通过x2检验分析得出,性别、家庭状况、居住地对饮食养生知识的了解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对饮食养生知识的了解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中医院心脑血管住院病人对饮食养生知识了解程度不高,但需求较大;性别、家庭状况及居住地对饮食养生知识的了解无影响;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及家庭月收入对饮食养生知识的了解有高度影响;心脑血管住院病人对饮食养生知识重视程度较高.
作者:杜红燕;康晓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李书义主任医师认为老年性便秘以虚秘为主,老年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分为四型,即心脾亏损,中气不足;肝肾亏损,阴血不足;肝气郁结,气机瘀滞;大病久病,气阴俱伤.因此,在治疗上,应针对上述四型进行.
作者:孟繁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周绍华教授将益气温阳法广泛应用于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脊髓空洞症、急性脊髓炎恢复期、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疗.笔者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总结历年来周绍华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以便对益气温阳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做一系统的阐述,同时可以更好地继承名老专家的宝贵经验.
作者:宁侠;毛丽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饮食养生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并在食养、食疗、食补、食忌等各方面都有详细的阐述,对社区饮食健康指导具有积极的意义.合理的健康饮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调节脏腑功能,对疾病的康复大有裨益.
作者:李薇;李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非住院患儿门诊的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4月在我科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即静脉抗感染,平喘,并加雾化吸入化痰平喘,及口服止咳平喘的中药.治疗组33例选择口服抗感染,平喘的中药,加雾化吸入化痰平喘药,并加中药穴位透皮导入.结果2组疗效基本相同,治疗时间基本相同.结论 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非住院患儿的治疗可以选择口服药及雾化吸入和中药透皮导入,这样即安全有效,又使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并且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
作者:董朝;陆宏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法,对100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显效39例,有效35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4%,治疗后体重指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能有效减轻体重,降低体重指数.
作者:李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济川煎、四磨汤合方治疗硫酸吗啡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济川煎、四磨汤合方,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比较其治疗前后MTL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2组间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MTL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济川煎、四磨汤合方治疗硫酸吗啡所致便秘疗效确切,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其作用机制之一为调控MTL水平.
作者:王建中;吴春迎;刘鹏程;陈浩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从特殊性的角度评价医案阅读价值是否具有意义.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临床医师对于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的态度和观点.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86份,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研究有意义,并对该研究需要深入的部分做了相关提示.结论 初步调查表明,从特殊性角度评价医案的阅读价值,是评价医案的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而且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特殊性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辨证及处方上.
作者:李园白;崔蒙;杨阳;朱晓博;奚怀平;祖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温胆汤早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后世医家习用其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的各种疾病.王素梅教授结合小儿“脾常不足”、易生痰湿、体禀纯阳、痰易热化特点,擅长用温胆汤治疗儿科疾病,如小儿厌食、肺炎、夜啼、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多发性抽动症等,凡辨证属痰热互结为主者,均以温胆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陈美娟;卫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A)表达的影响,探讨额尔敦-乌日勒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36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额尔敦-乌日勒组.实验12周后处死家兔取主动脉,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家兔PCNA、PDGF-A蛋白表达量.结果 喂养高脂饲料后成功建立家兔AS模型.模型组有严重的AS病理改变,辛伐他汀组和额尔敦乌日勒组AS病变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PCNA和PDGF-A少量表达,分别为(0.65±0.11)和( 0.57±0.11);模型组表达显著升高,分别为(1.12±0.06)和(1.17±0.12),与模型组相比,额尔敦-乌日勒组PCNA和PDGF-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是(0.82±0.10)和(0.8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额尔敦-乌日勒可能通过减少PCNA和PDGF-A蛋白表达,进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增殖而起到抗AS的作用.
作者:董平;麻春杰;韩雪梅;王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卫生部北京医院长期承担我国高于医疗保健工作,多位国医名宿曾在此工作,如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三位大家,学术上各有特点,章氏提倡“发皇古意、融会新知”,龚氏古方新用,精于内科,魏氏圆机活法、善调气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临证经验,尤其对老年病的诊疗有独到的见解.
作者:方传明;李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脑康Ⅱ号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干预情况.方法 将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脑康Ⅱ号,按成人用量的20、10、5倍的比例分成大、中、小3个剂量组.实验分组:对照组.模型组、脑康Ⅱ号干预组(分为大、中、小剂量3组).采用水迷宫实验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观察糖尿病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血清甲基乙二醛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到达站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康Ⅱ号各治疗组所需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GC-MS分析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中MG含量明显升高,约为对照组的2.5倍.脑康Ⅱ号治疗组MG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康Ⅱ号能够通过降低大鼠血清甲基乙二醛的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
作者:陈文强;黄小波;王芬;陈玉静;王宁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火针傍针刺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枕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取穴相同,治疗组先取阿是穴行火针傍针刺手法,再予毫针针刺所有腧穴,对照组所有穴位均予毫针常规针刺手法.结果 全部疗程结束1天后进行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2.7%和18.2%,对照组分别为50.0%和25.0%,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傍针刺法治疗枕神经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洪永波;姚卫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痹证早见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由此亦可以看出古人对痹证形成的外因的认识,同时古人也意识到外因只是疾病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才是疾病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云“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辨证论治是一个从“认识疾病”到“处理疾病”的过程.辨证是前提,论治是目的,它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的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作者:石白;张锦花;殷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吕仁和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研究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他根据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特点,提出“八郁证”,即因气、血、痰、火、食、湿、水、饮等邪气阻滞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本文是对吕教授“八郁证“治疗用药经验的简要总结.
作者:郭永红;李晓翠;周静鑫;白维华;吴欣莉;吕仁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调补解毒法预防肺炎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方法 将因肺炎住院需要使用三代头孢抗生素静滴治疗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2人,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中药干预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按调补解毒法原则所调配的汤药制剂.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结果 中药干预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第7天、第14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调补解毒法中药汤剂配合治疗可有效预防肺炎患者在应用三代头孢菌素过程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陈小松;张喆;刘锡曈;刘薇;苑惠清;符思;焦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