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并同时胆囊切除临床体会

李海军;游建平;刘道亮;陈有波;袁吴靓

关键词:肾囊肿, 腹腔镜, 去顶术, 胆囊切除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经腹腔镜或后腹腔途径用腹腔镜进行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治疗18例病人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经腹腔途径可同时切除胆囊.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给药途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两组不同给药途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400例,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0.4mg口服,0.2mg阴塞,必要时每2~3h阴道加塞0.2mg.对照组400例,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必要时2~3h加服0.2mg,多重复给药4次.结果两组流产有效率分别为99.5%、99.25%,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引流产时间分别为(3±2.2)h、(5±3.5)h,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用量分别为(0.71±0.44)mg、(1.27±0.16)m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75%、81.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两组均能有效终止10~16周妊娠,试验组可明显缩短引流产时间,减少米索前列醇的用量,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红;任金祥;吴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10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患者年龄,自身基础性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10例住院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胸神经,其次是三叉神经、腰神经;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伴有基础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内脏肿瘤、SLE及移植病人等;重症带状疱疹发生率(24.14%),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者(6.3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带状疱疹的发生可能和患者在基础疾病背景下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活跃有关.

    作者:洪钢;方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破裂型与流产型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型与流产型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例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与20例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及15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PGE2与bcl-2含量.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PGE2与bcl-2含量高于正常同期妊娠妇女,分别为(1992±402)ng/L、(90±44)u/L,(411±297)ng/L和(49±31)u/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PGE2与bcl-2蛋白含量高于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是(2159±386)ng/L、(104±45)u/L,(1775±315)ng/L、(72±38)u/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含量高于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PGE2与bcl-2含量与不同类型输卵管妊娠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在同位素治疗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同位素治疗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221例临床诊断血管瘤的患儿行疗效分析.结果221例患儿痊愈62例,显效85例,有效65例,无效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在同位素治疗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舒莉;朱鸿剑;王珍丽;文萍;宋薇薇;肖秋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哮喘的体会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其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180例,随机分3组,A组、B组为治疗组,A组静脉滴注酚妥拉明,B组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C组为对照组静滴氨茶碱,3组综合治疗相同,其中A、B组分别进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组A、B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酚妥拉明对小儿哮喘有明显治疗作用,且采用雾化吸入方法不良反应少,比静脉点滴更值得推广.

    作者: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氯氮平和思瑞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思瑞康对糖耐量的影响.方法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思瑞康组,各4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8周末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1h、2h和3h血糖,并分析糖耐量.结果治疗后4周末和8周末,氯氮平组餐后1h和2h血糖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8.6±1.6)(8.8±1.8)mmol/L vs.(7.1±1.1)mmol/L,(7.2±1.1)(7.4±1.2)mmol/L vs.(5.8±0.8)];而思瑞康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氯氮平组(21.7%,10例)患者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高于思瑞康组(4.3%,2例),差异有显著性(x2=6.13,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血糖有影响,而思瑞康对血糖的影响甚微.

    作者:黄鑫;刘军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6周,A组服用中药方剂,B组口服强的松.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A组明显好于B组(P<0.01).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徐荣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用包皮环扎专用器械行小儿包皮环扎术630例

    目的介绍用包皮环扎专用器械行小儿包皮环扎手术.方法63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年龄5~15岁,平均10.5岁,在局麻下行包皮环扎术.结果630例手术均成功,环平均11.3d自行脱落,术后出血1例,获1个月以上随访567例,外观满意.结论包皮环扎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胡金钟;朱再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骨和鼻中隔骨折移位早期联合闭合复位体会

    目的评价鼻骨和鼻中隔骨折移位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进行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结果80例中55例鼻中隔居中,25例Ⅰ°偏曲,无并发症.结论鼻骨和鼻中隔移位可采用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

    作者:李小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肱动脉途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植入术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骨后压榨样痛5d,加重3h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体查:脉搏82次/min,血压13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第3心音.心肌酶CK-MB:30u/L,心电图示:V1~V3ST段抬高1.0mv.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经桡动脉途径),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一管状病变,狭窄>90%.3d后经右肱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加支架植入术.在动脉搏动明显部位(肘皮肤皱折上方1~2cm处)进针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置7F动脉鞘;经泥鳅导丝送入6FJL4.0导引导管,退出泥鳅导丝造影后,小心送入NT导丝;经导丝送入2.0×20mm球囊,10个ATM扩张后退出,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0.2mg后置入3.0×23mm支架,12ATM释放.造影见血管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治愈出院.

    作者:王晓华;周新春;陈早芳;张璋;鄢飞奔;黄新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进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及龈健康维护的研究

    目的通过完善的准备、优化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有效地维护龈组织的健康.方法采取个性化设计、肩台预备角度改变、改进的冠桥准备及固位支持力的加强等完成烤瓷冠桥修复后,分阶段观察临床效果和龈炎发生情况.结果<1年、1~2年、>2年的成功率分别为99.35%、98.79%,98.31%,龈炎发生率分别为0.32%、0.81%、0.84%.结论优化的个性化的设计,90~95°角肩台制备,翼状边缘伸展加强固位与支持有助于烤瓷冠桥修复效果的提高和龈健康的维护.

    作者:罗和平;胡爱知;熊筱艳;杨芳;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LC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

    目的探讨LC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5年6月256例LC术中常规经胆囊管行胆总管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胆总管结石17例,占6.6%(17/256),均在腹腔镜下探查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痊愈出院,随访未见胆总管再发结石.结论LC术中造影易于发现未能诊断的胆总管结石及解剖结构的异常,对减少医源性胆总管结石及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和胆道损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避免术后因胆总管结石2次手术,减少痛苦.

    作者:裴再军;朱文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凝血指标监测对骨创伤及术后形成DVT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监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其在骨创伤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创伤骨折及关节置换患者223例,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DVT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Fib测定采用PT导出法,D-Dimer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P-selectin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结果Fib、D-Dimer、P-selectin在健康对照组、创伤骨折组及DVT组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创伤骨折组之间Fib、D-Dimer、P-selectin阳性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Dimer、P-selectin在关节置换组中DVT组与非DVT组之间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创伤骨折患者Fib、D-Dimer、P-selectin对排除创伤后DVT形成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杨军;白雪;王毅;杨玉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对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B超检查对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B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手术患者的术前B超诊断与术中所见结果相对照,将保守治疗患者的B超诊断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相对照.结果92例中,6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果与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93.7%(60/64),其中肝破裂、脾破裂、肾裂伤、小肠破裂、腹膜后血肿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00%、91%、50%、100%;另28例行保守治疗,超声诊断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B超检查能确定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程度,估测腹腔积血的多少,并可了解有无多脏器损伤,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舒丽清;许志辉;韩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摘除术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手术中瑞芬太尼和异丙酚与异氟醚在术中对比及术中并发症的比较.方法择期选择ASAⅠ-Ⅱ级4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n=20)和异氟醚组(n=20).分别测定两组术中循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组较异氟醚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术后并发症也更少.

    作者:朱雷;沈国容;赵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

    目的了解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GElogiq 4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颅外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对有、无心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心血管疾病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疾病组(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对老年患者十分重要.

    作者:雷荣土;周立英;金珏;王鑫;洪乐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高水平复制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高水平复制患者建立拉米夫定(LM)、干扰素(INF)序贯治疗方案,并采用对比研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抗病毒序贯治疗组32例,LM先连续服用6个月(100mg/d),第5个月时重叠使用α-INF3M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8个月;INF治疗组29例,前6个月α-INF 3M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后6个月3MU/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LM治疗组29例,LM服用12个月(100mg/d)以上.结果经治疗6月后抗病毒序贯治疗组、INF组、LM组的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有效率)分别为75.0%,37.9%,24.1%,抗病毒序贯治疗组效果均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持续有效率分别为78.4%,34.4%,20.6%,抗病毒序贯治疗组效果均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抗病毒序贯治疗组、INF组、LM组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YMDD变异率,分别为3.1%,0,20.6%,表明LM容易造成HBV-DNA变异.结论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具有显著增加抗病毒效果,有较好的短期和持续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从而提高了干扰素、LM各自药物的疗效,能显著缩短LM的抗病毒治疗疗程,减少停药后的反跳和病毒耐药性突变的发生.

    作者:于强;聂忠;高世定;席启辉;彭伟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异丙嗪不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报道

    患儿,女,4岁,因咳嗽5d加重伴发烧1d就诊.患儿5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夜间为重,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在家给予新达罗(头孢克洛)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5d,疗效欠佳,并且出现发烧来诊.查体:体温38.8℃,神志清醒,咽充血,双扁桃体Ⅱ°肿大,其上附化脓点,双肺呼吸音粗,左侧为著,心腹无异常.考虑到患儿已服头孢类药物5d,疗效欠佳并且当时我市正在流行支原体肺炎,因此给予阿齐霉素0.16g地塞米松3mg静脉滴注,约输入药物5ml后,患儿诉手背进针处发痒,咽喉部不适.查体:体温,38.5℃,神志清醒,手背进针处发红,全身未见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80次/min,律齐,脊柱四肢无异常.处理:立即给与5%葡萄糖250ml静滴,持续低流量吸氧,地塞米6mg静脉推注.

    作者:白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症哮喘的呼吸机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哮喘的呼吸机治疗经验.方法12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呼吸机通气.结果所有病人在3~7d后停机,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结论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型哮喘者,可予以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潘群婕;郑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水针镇痛在中晚期引产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水针在中晚期引产分娩疼痛中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种注射方法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60例要求引产镇痛妇女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取第五腰椎棘突左右2点施行水针,对照组30例取第五腰椎棘突左右4点,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和出血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显效率36.7%,有效率63.3%,对照组分别为43.3%和56.7%,x2=0.277,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6.8±2.69h),出血量(84.44±11.33ml),对照组分别为(7.18±2.84)和(81.67±7.76ml),P>0.0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水针镇痛能有效地减轻引产的分娩痛苦.腰部注射2点与4点在镇痛效果上无明显差异.水针引产镇痛仅需腰部注射两点就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邹民;丁思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