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周新春;陈早芳;张璋;鄢飞奔;黄新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消耗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为常见.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可引起女性患者月经不调,但文献报道肺结核继发功能性闭经的较少.现回顾性分析2例因继发功能性闭经就诊而发现肺结核的病例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郑宏兴;郑玉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4年来经B超及CT检查的115例脂肪肝病例,采用肝脾CT值比值及肝内血管相对密度等定量CT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肝/脾CT比值法分级诊断,轻度脂肪肝57例,中度36例,重度22例;(2)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分级诊断,轻度58例,中度34例,重度18例,正常5例;(3)两种定量方法诊断符合率87%.结论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和肝/脾CT比值法结合应用在脂肪肝的定量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徐小平;龙建新;宦丽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重症哮喘的呼吸机治疗经验.方法12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呼吸机通气.结果所有病人在3~7d后停机,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结论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型哮喘者,可予以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潘群婕;郑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48h内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对其脑CT改变及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其病灶位于基底节区者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5.61%,平均血糖8.36±1.28mmol/L与非基底节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升高组患者临床表现较重,预后较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影响,并可作为其预后指标.
作者:林强;仇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RV-Ag(IgM)阳性159例,随机分成儿对照组、儿泻停组、培菲康组和联合治疗组,并对四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儿泻停组、培菲康组和联合治疗组3d总有效率分别为20.5%、55.0%、56.8%和88.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优于单独给药.
作者:罗芳;黄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高水平复制患者建立拉米夫定(LM)、干扰素(INF)序贯治疗方案,并采用对比研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抗病毒序贯治疗组32例,LM先连续服用6个月(100mg/d),第5个月时重叠使用α-INF3M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8个月;INF治疗组29例,前6个月α-INF 3M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后6个月3MU/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LM治疗组29例,LM服用12个月(100mg/d)以上.结果经治疗6月后抗病毒序贯治疗组、INF组、LM组的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有效率)分别为75.0%,37.9%,24.1%,抗病毒序贯治疗组效果均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持续有效率分别为78.4%,34.4%,20.6%,抗病毒序贯治疗组效果均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抗病毒序贯治疗组、INF组、LM组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YMDD变异率,分别为3.1%,0,20.6%,表明LM容易造成HBV-DNA变异.结论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具有显著增加抗病毒效果,有较好的短期和持续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从而提高了干扰素、LM各自药物的疗效,能显著缩短LM的抗病毒治疗疗程,减少停药后的反跳和病毒耐药性突变的发生.
作者:于强;聂忠;高世定;席启辉;彭伟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对108例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西药致肝损害70例(64.8%),中药致肝损害38例(35.2%);HBsAg阳性3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6例,占43.9%,重症肝炎6例,占16.7%,死亡2例,占6.5%,HBsAg阴性72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18例,占25.0%,重症肝炎2例,占2.8%,无死亡病例.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炎的预后因素有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
作者:刘国焰;邱荣锋;汤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6周,A组服用中药方剂,B组口服强的松.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A组明显好于B组(P<0.01).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徐荣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骨后压榨样痛5d,加重3h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体查:脉搏82次/min,血压13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第3心音.心肌酶CK-MB:30u/L,心电图示:V1~V3ST段抬高1.0mv.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经桡动脉途径),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一管状病变,狭窄>90%.3d后经右肱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加支架植入术.在动脉搏动明显部位(肘皮肤皱折上方1~2cm处)进针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置7F动脉鞘;经泥鳅导丝送入6FJL4.0导引导管,退出泥鳅导丝造影后,小心送入NT导丝;经导丝送入2.0×20mm球囊,10个ATM扩张后退出,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0.2mg后置入3.0×23mm支架,12ATM释放.造影见血管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治愈出院.
作者:王晓华;周新春;陈早芳;张璋;鄢飞奔;黄新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经验,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8例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死亡,均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其余23例全部治愈.结论个体化综合治疗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改善、维持重症胰腺炎患者心、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剑峰;刘合春;高崇茂;邱国萍;温洪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阑尾蛲虫病在临床上不难见到,但子宫内膜蛲虫感染却很难为临床及病理医生所想到.我们自2002年1月发现第一例子宫内膜蛲虫感染起至2005年1月共搜集19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1例行膝关节镜术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及康复锻炼.结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优54例,良25例,可2例,优良率97.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丽华;包光辉;王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88例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入组,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46例,观察组42例,使用HAMA判断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77例完成试验(文拉法辛缓释剂41例,观察组36例),结果显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有效率为69%,显著优于观察组36%(P<0.0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后各随访点HAMA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疗效肯定,显著优于观察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张吉营;赵红苏;高静芳;金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其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180例,随机分3组,A组、B组为治疗组,A组静脉滴注酚妥拉明,B组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C组为对照组静滴氨茶碱,3组综合治疗相同,其中A、B组分别进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组A、B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酚妥拉明对小儿哮喘有明显治疗作用,且采用雾化吸入方法不良反应少,比静脉点滴更值得推广.
作者: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和评价.方法对37例甲状腺肿块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除1例因肿块体积偏大,位置偏上极而术中中转常规手术外;36例全部顺利完成小切口手术,术后平均住院3d,无并发症.结论无注气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具有操作创伤偏小,美观、恢复快、且达到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挺;颜育祥;倪耀忠;牟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孕妇高血脂的意义.方法检测181例孕妇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并以56例非孕妇女作对照组.结果孕妇组的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LP(a)两组差异显著(P<0.05),TC、TG、HDL-C、LDL-C、apoA1、apoB指标两组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TG相差大,约为对照组的2.4倍,apoA1/apo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高血脂是特殊生理的需要,不同于临床的高脂血症,更不能用临床诊断标准来评判.
作者:叶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讨心电图对诊断低血钾的临床价值,尽早诊断,治疗低血钾临床急症.方法对于38例低血钾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钾高低与心电图改变并不呈绝对平行关系,各种原因所致低血钾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的测定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原因低血钾心电图有不同的表现.结论认为心电图对低血钾改变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可作为诊断低血钾,判定其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易红;曾红;颜素娟;王兰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打工族精神障碍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临床特点及影响其发病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我院住院的639例打工族首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打工族首发精神障碍者具有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未婚、农村者所占比例大;打工距发病时间短;多数有精神刺激并以急性起病等特点.结论打工族首发精神障碍与上述特点有密切关系,其心理健康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作者:彭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B超检查对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B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手术患者的术前B超诊断与术中所见结果相对照,将保守治疗患者的B超诊断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相对照.结果92例中,6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果与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93.7%(60/64),其中肝破裂、脾破裂、肾裂伤、小肠破裂、腹膜后血肿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00%、91%、50%、100%;另28例行保守治疗,超声诊断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B超检查能确定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程度,估测腹腔积血的多少,并可了解有无多脏器损伤,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舒丽清;许志辉;韩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水针在中晚期引产分娩疼痛中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种注射方法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60例要求引产镇痛妇女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取第五腰椎棘突左右2点施行水针,对照组30例取第五腰椎棘突左右4点,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和出血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显效率36.7%,有效率63.3%,对照组分别为43.3%和56.7%,x2=0.277,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6.8±2.69h),出血量(84.44±11.33ml),对照组分别为(7.18±2.84)和(81.67±7.76ml),P>0.0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水针镇痛能有效地减轻引产的分娩痛苦.腰部注射2点与4点在镇痛效果上无明显差异.水针引产镇痛仅需腰部注射两点就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邹民;丁思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