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蛲虫感染临床病理观察

王红卫

关键词:子宫内膜, 蛲虫感染, 临床及病理, 现报道如下, 蛲虫病, 医生, 搜集, 阑尾, 病例
摘要:阑尾蛲虫病在临床上不难见到,但子宫内膜蛲虫感染却很难为临床及病理医生所想到.我们自2002年1月发现第一例子宫内膜蛲虫感染起至2005年1月共搜集19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epcidin的研究进展

    Hepcidin是2000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由肝脏合成的小分子肽,属于防卫素蛋白家族,机体的铁代谢重要的负性调节激素,同时与固有免疫、抗微生物感染、缺氧等有重要的联系.本文就其近年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曲志刚;钟福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1例行膝关节镜术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及康复锻炼.结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优54例,良25例,可2例,优良率97.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丽华;包光辉;王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骨和鼻中隔骨折移位早期联合闭合复位体会

    目的评价鼻骨和鼻中隔骨折移位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进行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结果80例中55例鼻中隔居中,25例Ⅰ°偏曲,无并发症.结论鼻骨和鼻中隔移位可采用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

    作者:李小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肱动脉途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植入术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骨后压榨样痛5d,加重3h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体查:脉搏82次/min,血压13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第3心音.心肌酶CK-MB:30u/L,心电图示:V1~V3ST段抬高1.0mv.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经桡动脉途径),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一管状病变,狭窄>90%.3d后经右肱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加支架植入术.在动脉搏动明显部位(肘皮肤皱折上方1~2cm处)进针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置7F动脉鞘;经泥鳅导丝送入6FJL4.0导引导管,退出泥鳅导丝造影后,小心送入NT导丝;经导丝送入2.0×20mm球囊,10个ATM扩张后退出,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0.2mg后置入3.0×23mm支架,12ATM释放.造影见血管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治愈出院.

    作者:王晓华;周新春;陈早芳;张璋;鄢飞奔;黄新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10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患者年龄,自身基础性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10例住院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胸神经,其次是三叉神经、腰神经;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伴有基础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内脏肿瘤、SLE及移植病人等;重症带状疱疹发生率(24.14%),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者(6.3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带状疱疹的发生可能和患者在基础疾病背景下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活跃有关.

    作者:洪钢;方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及应用

    细胞或组织培养泛指所有体外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等特定的体外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生存并生长[1].目前细胞或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平滑肌细胞作为构成人体管道组织和空腔脏器的重要成分,其细胞培养对临床和基础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就平滑肌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章杰;刘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08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对108例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西药致肝损害70例(64.8%),中药致肝损害38例(35.2%);HBsAg阳性3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6例,占43.9%,重症肝炎6例,占16.7%,死亡2例,占6.5%,HBsAg阴性72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18例,占25.0%,重症肝炎2例,占2.8%,无死亡病例.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炎的预后因素有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

    作者:刘国焰;邱荣锋;汤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心电图对低血钾症诊断的体会

    目的为了探讨心电图对诊断低血钾的临床价值,尽早诊断,治疗低血钾临床急症.方法对于38例低血钾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钾高低与心电图改变并不呈绝对平行关系,各种原因所致低血钾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的测定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原因低血钾心电图有不同的表现.结论认为心电图对低血钾改变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可作为诊断低血钾,判定其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易红;曾红;颜素娟;王兰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进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及龈健康维护的研究

    目的通过完善的准备、优化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有效地维护龈组织的健康.方法采取个性化设计、肩台预备角度改变、改进的冠桥准备及固位支持力的加强等完成烤瓷冠桥修复后,分阶段观察临床效果和龈炎发生情况.结果<1年、1~2年、>2年的成功率分别为99.35%、98.79%,98.31%,龈炎发生率分别为0.32%、0.81%、0.84%.结论优化的个性化的设计,90~95°角肩台制备,翼状边缘伸展加强固位与支持有助于烤瓷冠桥修复效果的提高和龈健康的维护.

    作者:罗和平;胡爱知;熊筱艳;杨芳;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高水平复制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高水平复制患者建立拉米夫定(LM)、干扰素(INF)序贯治疗方案,并采用对比研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抗病毒序贯治疗组32例,LM先连续服用6个月(100mg/d),第5个月时重叠使用α-INF3M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8个月;INF治疗组29例,前6个月α-INF 3M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后6个月3MU/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LM治疗组29例,LM服用12个月(100mg/d)以上.结果经治疗6月后抗病毒序贯治疗组、INF组、LM组的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有效率)分别为75.0%,37.9%,24.1%,抗病毒序贯治疗组效果均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持续有效率分别为78.4%,34.4%,20.6%,抗病毒序贯治疗组效果均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抗病毒序贯治疗组、INF组、LM组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YMDD变异率,分别为3.1%,0,20.6%,表明LM容易造成HBV-DNA变异.结论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具有显著增加抗病毒效果,有较好的短期和持续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从而提高了干扰素、LM各自药物的疗效,能显著缩短LM的抗病毒治疗疗程,减少停药后的反跳和病毒耐药性突变的发生.

    作者:于强;聂忠;高世定;席启辉;彭伟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征,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骨科手术228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用药指征,用药方法是否正确等评价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228例病人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有207例,占90.8%,平均用药(0.7±0.4)d,单一用药率92%;术后228例病人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平均用药(8.1±3.8)d,其中联合用药63.8%.结论骨科手术预防性抗菌素的应用存在滥用,需加以纠正,合理应用.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哮喘的体会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其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180例,随机分3组,A组、B组为治疗组,A组静脉滴注酚妥拉明,B组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C组为对照组静滴氨茶碱,3组综合治疗相同,其中A、B组分别进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组A、B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酚妥拉明对小儿哮喘有明显治疗作用,且采用雾化吸入方法不良反应少,比静脉点滴更值得推广.

    作者: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蛲虫感染临床病理观察

    阑尾蛲虫病在临床上不难见到,但子宫内膜蛲虫感染却很难为临床及病理医生所想到.我们自2002年1月发现第一例子宫内膜蛲虫感染起至2005年1月共搜集19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氯氮平和思瑞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思瑞康对糖耐量的影响.方法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思瑞康组,各4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8周末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1h、2h和3h血糖,并分析糖耐量.结果治疗后4周末和8周末,氯氮平组餐后1h和2h血糖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8.6±1.6)(8.8±1.8)mmol/L vs.(7.1±1.1)mmol/L,(7.2±1.1)(7.4±1.2)mmol/L vs.(5.8±0.8)];而思瑞康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氯氮平组(21.7%,10例)患者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高于思瑞康组(4.3%,2例),差异有显著性(x2=6.13,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血糖有影响,而思瑞康对血糖的影响甚微.

    作者:黄鑫;刘军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6周,A组服用中药方剂,B组口服强的松.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A组明显好于B组(P<0.01).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徐荣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切口囊袋内碎核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袋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为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选择术式.方法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6.5mm反眉状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囊袋内手法碎核技术对76例76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76例76眼全部成功完成囊袋内碎核,术后第1d裸眼视力≥0.6者为(63.2%),半年后裸眼视力≥0.6者为(71%).结论小切口囊袋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继承了大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的手术经典,吸收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优点,小切口术后不用缝线、散光小、视力恢复快,而且手术消耗成本低,所需器械简单,是一种适合贫困地区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作者:关和雨;罗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88例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入组,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46例,观察组42例,使用HAMA判断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77例完成试验(文拉法辛缓释剂41例,观察组36例),结果显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有效率为69%,显著优于观察组36%(P<0.0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后各随访点HAMA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疗效肯定,显著优于观察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张吉营;赵红苏;高静芳;金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48h内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对其脑CT改变及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其病灶位于基底节区者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5.61%,平均血糖8.36±1.28mmol/L与非基底节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升高组患者临床表现较重,预后较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影响,并可作为其预后指标.

    作者:林强;仇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5年8月应用HP治疗急性毒草鼠强中毒病人9例,并用定量方法分析并动态观察HP过程中患者血中毒鼠强的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P前病人血中的毒鼠强平均浓度为34.08μg/ml,而HP后的平均浓度为20.87μg/ml;同时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并全部存活.结论HP治疗能清除体内的毒鼠强,临床诊断不能够单纯凭借血中毒鼠强浓度进行诊断、治疗,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统一考虑.

    作者:赖登攀;叶怀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减轻化疗副反应,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第1次化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第2次化疗为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法,两次化疗后均使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护理干预组病人的舒适度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