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效果评价

赖登攀;叶怀庄

关键词:血液灌流, 毒鼠强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5年8月应用HP治疗急性毒草鼠强中毒病人9例,并用定量方法分析并动态观察HP过程中患者血中毒鼠强的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P前病人血中的毒鼠强平均浓度为34.08μg/ml,而HP后的平均浓度为20.87μg/ml;同时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并全部存活.结论HP治疗能清除体内的毒鼠强,临床诊断不能够单纯凭借血中毒鼠强浓度进行诊断、治疗,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统一考虑.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化疗加后装腔内放疗在Ⅱb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加后装腔内放疗在Ⅱb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3年1月~2005年12月,同期Ⅱb期宫颈癌136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68例,(1)术前介入化疗加后装腔内放疗组(A组):术前介入化疗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药物:顺铂80~100mg,长春新碱2mg,博来霉素30mg或顺铂80~100mg,5-氟脲嘧啶1.0~1.25g.共进行2个疗程.术前后装腔内放疗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A点剂量1000~2000CGY/2~4次,对肿瘤较大,中间采用组织间插植放疗,增加肿瘤消瘤量.(2)术前单纯后装腔内放疗组(B组):术前腔内放疗同A组腔内放疗.治疗后2周左右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术前肿瘤消退率:A组为94.1%,B组为7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均为100%;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如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宫旁肿瘤累及,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肿瘤累及,A组亦低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A组稍高于B组,但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Ⅱb期宫颈癌术前采用介入化疗加后装腔内放疗,术前肿瘤消退率,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均好于术前单纯后装腔内放疗者,是宫颈癌辅助治疗的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运胜;高国兰;徐仁根;杨心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骨和鼻中隔骨折移位早期联合闭合复位体会

    目的评价鼻骨和鼻中隔骨折移位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进行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结果80例中55例鼻中隔居中,25例Ⅰ°偏曲,无并发症.结论鼻骨和鼻中隔移位可采用早期联合闭合复位术.

    作者:李小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蛲虫感染临床病理观察

    阑尾蛲虫病在临床上不难见到,但子宫内膜蛲虫感染却很难为临床及病理医生所想到.我们自2002年1月发现第一例子宫内膜蛲虫感染起至2005年1月共搜集19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并同时胆囊切除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经腹腔镜或后腹腔途径用腹腔镜进行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治疗18例病人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经腹腔途径可同时切除胆囊.

    作者:李海军;游建平;刘道亮;陈有波;袁吴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6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7年7月~2005年8月间的6例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早期症状、病情发展、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例术后病情明显好转,2例恢复较慢,GOS Ⅳ级.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关键.

    作者:甘智龙;范新萍;李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颈部烧伤的治疗体会

    颈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烧伤时容易累及,治疗有其特殊性.我们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共治疗21例颈部烧伤病人,都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减轻化疗副反应,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第1次化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第2次化疗为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法,两次化疗后均使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护理干预组病人的舒适度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长托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长托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118例,分为阿托品组和长托宁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指标、不良反应,并通过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托宁组在用药次数、用药剂量、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优于阿托品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胆碱脂酶恢复时间快,副作用轻.结论新一代胆碱能拮抗剂长托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应用有较大的优势,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梅国丰;潘国良;徐建彪;金国如;沈来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2005年4月6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患随机分为金双歧治疗组及常规抗生素对照组30例,两组病儿入院时病程及病症相仿,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治疗组显效率46.7%,及总有效率96.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韩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epcidin的研究进展

    Hepcidin是2000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由肝脏合成的小分子肽,属于防卫素蛋白家族,机体的铁代谢重要的负性调节激素,同时与固有免疫、抗微生物感染、缺氧等有重要的联系.本文就其近年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曲志刚;钟福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HP)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时的护理资料.结果实验组痊愈2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治愈率为95.45%;对照组痊愈16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72.73%.结论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王莲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凝血指标监测对骨创伤及术后形成DVT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监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其在骨创伤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创伤骨折及关节置换患者223例,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DVT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Fib测定采用PT导出法,D-Dimer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P-selectin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结果Fib、D-Dimer、P-selectin在健康对照组、创伤骨折组及DVT组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创伤骨折组之间Fib、D-Dimer、P-selectin阳性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Dimer、P-selectin在关节置换组中DVT组与非DVT组之间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创伤骨折患者Fib、D-Dimer、P-selectin对排除创伤后DVT形成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杨军;白雪;王毅;杨玉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5年8月应用HP治疗急性毒草鼠强中毒病人9例,并用定量方法分析并动态观察HP过程中患者血中毒鼠强的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P前病人血中的毒鼠强平均浓度为34.08μg/ml,而HP后的平均浓度为20.87μg/ml;同时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并全部存活.结论HP治疗能清除体内的毒鼠强,临床诊断不能够单纯凭借血中毒鼠强浓度进行诊断、治疗,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统一考虑.

    作者:赖登攀;叶怀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88例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入组,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46例,观察组42例,使用HAMA判断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77例完成试验(文拉法辛缓释剂41例,观察组36例),结果显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有效率为69%,显著优于观察组36%(P<0.0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后各随访点HAMA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疗效肯定,显著优于观察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张吉营;赵红苏;高静芳;金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异丙嗪不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报道

    患儿,女,4岁,因咳嗽5d加重伴发烧1d就诊.患儿5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夜间为重,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在家给予新达罗(头孢克洛)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5d,疗效欠佳,并且出现发烧来诊.查体:体温38.8℃,神志清醒,咽充血,双扁桃体Ⅱ°肿大,其上附化脓点,双肺呼吸音粗,左侧为著,心腹无异常.考虑到患儿已服头孢类药物5d,疗效欠佳并且当时我市正在流行支原体肺炎,因此给予阿齐霉素0.16g地塞米松3mg静脉滴注,约输入药物5ml后,患儿诉手背进针处发痒,咽喉部不适.查体:体温,38.5℃,神志清醒,手背进针处发红,全身未见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80次/min,律齐,脊柱四肢无异常.处理:立即给与5%葡萄糖250ml静滴,持续低流量吸氧,地塞米6mg静脉推注.

    作者:白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1例行膝关节镜术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及康复锻炼.结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优54例,良25例,可2例,优良率97.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丽华;包光辉;王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RV-Ag(IgM)阳性159例,随机分成儿对照组、儿泻停组、培菲康组和联合治疗组,并对四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儿泻停组、培菲康组和联合治疗组3d总有效率分别为20.5%、55.0%、56.8%和88.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优于单独给药.

    作者:罗芳;黄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总结颈前路手术的术中并发症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154例病人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的并发症中有13例与手术直接相关,发生率为8.4%,可分为入路相关性并发症、减压相关性并发症、植骨融合相关性并发症.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和做好术前准备是降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中并发症重要手段.

    作者:徐聪;廖琦;陈伟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48h内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对其脑CT改变及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其病灶位于基底节区者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5.61%,平均血糖8.36±1.28mmol/L与非基底节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升高组患者临床表现较重,预后较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影响,并可作为其预后指标.

    作者:林强;仇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焦虑症艾森克个性问卷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总皮质醇及白介素-2测定及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和神经生化、内分泌和免疫等因素与焦虑症发病的关系,并对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去甲肾上腺素(NE)、总皮质醇及白介素-2(IL-2)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方法(1)对象病例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CCMD-3)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诊断标准60例患者.(2)EPQ评定.(3)血浆NE、血浆总皮质醇、血IL-2测定.(4)对EPQ和血浆NE、血浆总皮质醇、血IL-2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GAD组与PD组神经质与精神病质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GAD组和PD组N分和P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5),E分和L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GAD组和PD组血清NE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GAD组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3)GAD组和PD组N分与NE、血浆皮质醇、IL-2均成显著性正相关(P<0.05);两组P分均与NE成显著性负相关,与血浆皮质醇均无相关性,GAD组P分与IL-2无相关性(P<0.05);两组E分与NE显著性正相关,与IL-2无相关性,GAD组E分与血浆皮质醇无相关性,而PD组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1)GAD组和PD组存在神经质和精神质倾向.(2)GAD和PD存在神经生化和免疫改变如NE均增高,GAD血浆IL-2降低而PD增高.(3)从相关分析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是所选三个生物学检查与焦虑症人格关系相关程度高指标.

    作者:谢健;高力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