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6例

甘智龙;范新萍;李翼

关键词:微型血肿, 横窦沟, 手术清除血肿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7年7月~2005年8月间的6例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早期症状、病情发展、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例术后病情明显好转,2例恢复较慢,GOS Ⅳ级.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外伤性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关键.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囊袋内碎核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袋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为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选择术式.方法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6.5mm反眉状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囊袋内手法碎核技术对76例76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76例76眼全部成功完成囊袋内碎核,术后第1d裸眼视力≥0.6者为(63.2%),半年后裸眼视力≥0.6者为(71%).结论小切口囊袋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继承了大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的手术经典,吸收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优点,小切口术后不用缝线、散光小、视力恢复快,而且手术消耗成本低,所需器械简单,是一种适合贫困地区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作者:关和雨;罗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在同位素治疗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同位素治疗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221例临床诊断血管瘤的患儿行疗效分析.结果221例患儿痊愈62例,显效85例,有效65例,无效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在同位素治疗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舒莉;朱鸿剑;王珍丽;文萍;宋薇薇;肖秋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给药途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两组不同给药途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400例,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0.4mg口服,0.2mg阴塞,必要时每2~3h阴道加塞0.2mg.对照组400例,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必要时2~3h加服0.2mg,多重复给药4次.结果两组流产有效率分别为99.5%、99.25%,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引流产时间分别为(3±2.2)h、(5±3.5)h,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用量分别为(0.71±0.44)mg、(1.27±0.16)m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75%、81.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两组均能有效终止10~16周妊娠,试验组可明显缩短引流产时间,减少米索前列醇的用量,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红;任金祥;吴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妊娠期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卵巢肿瘤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在妊娠期行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妊娠期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早产流产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华七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颈部烧伤的治疗体会

    颈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烧伤时容易累及,治疗有其特殊性.我们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共治疗21例颈部烧伤病人,都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防治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的体会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防治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方法将∞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用生理盐水20血加尿激酶10万u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对照组20例用生理盐水20d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胸膜厚度及胸膜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鹰;戴希友;黎荣;钟玲;刘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1例行膝关节镜术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及康复锻炼.结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优54例,良25例,可2例,优良率97.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丽华;包光辉;王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破裂型与流产型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型与流产型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例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与20例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及15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PGE2与bcl-2含量.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PGE2与bcl-2含量高于正常同期妊娠妇女,分别为(1992±402)ng/L、(90±44)u/L,(411±297)ng/L和(49±31)u/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PGE2与bcl-2蛋白含量高于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是(2159±386)ng/L、(104±45)u/L,(1775±315)ng/L、(72±38)u/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含量高于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PGE2与bcl-2含量与不同类型输卵管妊娠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RV-Ag(IgM)阳性159例,随机分成儿对照组、儿泻停组、培菲康组和联合治疗组,并对四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儿泻停组、培菲康组和联合治疗组3d总有效率分别为20.5%、55.0%、56.8%和88.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泻停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优于单独给药.

    作者:罗芳;黄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LC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

    目的探讨LC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5年6月256例LC术中常规经胆囊管行胆总管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胆总管结石17例,占6.6%(17/256),均在腹腔镜下探查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痊愈出院,随访未见胆总管再发结石.结论LC术中造影易于发现未能诊断的胆总管结石及解剖结构的异常,对减少医源性胆总管结石及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和胆道损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避免术后因胆总管结石2次手术,减少痛苦.

    作者:裴再军;朱文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10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患者年龄,自身基础性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10例住院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胸神经,其次是三叉神经、腰神经;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伴有基础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内脏肿瘤、SLE及移植病人等;重症带状疱疹发生率(24.14%),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者(6.3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带状疱疹的发生可能和患者在基础疾病背景下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活跃有关.

    作者:洪钢;方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2005年4月6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患随机分为金双歧治疗组及常规抗生素对照组30例,两组病儿入院时病程及病症相仿,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治疗组显效率46.7%,及总有效率96.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韩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用包皮环扎专用器械行小儿包皮环扎术630例

    目的介绍用包皮环扎专用器械行小儿包皮环扎手术.方法63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年龄5~15岁,平均10.5岁,在局麻下行包皮环扎术.结果630例手术均成功,环平均11.3d自行脱落,术后出血1例,获1个月以上随访567例,外观满意.结论包皮环扎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胡金钟;朱再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中、后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9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血透前、中、后三阶段的心理特点,基本病情及其透析并发症等进行综合评分,并积极给予相关护理.结果19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安全完成血透疗程,并发症少,程度轻.结论详细了解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基本病情,在血透前、中、后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给确保满意血透效果,进一步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小珍;肖明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焦虑症艾森克个性问卷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总皮质醇及白介素-2测定及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和神经生化、内分泌和免疫等因素与焦虑症发病的关系,并对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去甲肾上腺素(NE)、总皮质醇及白介素-2(IL-2)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方法(1)对象病例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CCMD-3)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诊断标准60例患者.(2)EPQ评定.(3)血浆NE、血浆总皮质醇、血IL-2测定.(4)对EPQ和血浆NE、血浆总皮质醇、血IL-2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GAD组与PD组神经质与精神病质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GAD组和PD组N分和P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5),E分和L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GAD组和PD组血清NE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GAD组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3)GAD组和PD组N分与NE、血浆皮质醇、IL-2均成显著性正相关(P<0.05);两组P分均与NE成显著性负相关,与血浆皮质醇均无相关性,GAD组P分与IL-2无相关性(P<0.05);两组E分与NE显著性正相关,与IL-2无相关性,GAD组E分与血浆皮质醇无相关性,而PD组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1)GAD组和PD组存在神经质和精神质倾向.(2)GAD和PD存在神经生化和免疫改变如NE均增高,GAD血浆IL-2降低而PD增高.(3)从相关分析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是所选三个生物学检查与焦虑症人格关系相关程度高指标.

    作者:谢健;高力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孕妇血脂和脂蛋白水平的观察

    目的评价孕妇高血脂的意义.方法检测181例孕妇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并以56例非孕妇女作对照组.结果孕妇组的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LP(a)两组差异显著(P<0.05),TC、TG、HDL-C、LDL-C、apoA1、apoB指标两组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TG相差大,约为对照组的2.4倍,apoA1/apo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高血脂是特殊生理的需要,不同于临床的高脂血症,更不能用临床诊断标准来评判.

    作者:叶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对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B超检查对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B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手术患者的术前B超诊断与术中所见结果相对照,将保守治疗患者的B超诊断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相对照.结果92例中,6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果与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93.7%(60/64),其中肝破裂、脾破裂、肾裂伤、小肠破裂、腹膜后血肿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00%、91%、50%、100%;另28例行保守治疗,超声诊断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B超检查能确定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程度,估测腹腔积血的多少,并可了解有无多脏器损伤,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舒丽清;许志辉;韩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epcidin的研究进展

    Hepcidin是2000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由肝脏合成的小分子肽,属于防卫素蛋白家族,机体的铁代谢重要的负性调节激素,同时与固有免疫、抗微生物感染、缺氧等有重要的联系.本文就其近年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曲志刚;钟福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08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对108例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西药致肝损害70例(64.8%),中药致肝损害38例(35.2%);HBsAg阳性3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6例,占43.9%,重症肝炎6例,占16.7%,死亡2例,占6.5%,HBsAg阴性72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18例,占25.0%,重症肝炎2例,占2.8%,无死亡病例.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炎的预后因素有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

    作者:刘国焰;邱荣锋;汤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附28例临床报告)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经验,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8例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死亡,均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其余23例全部治愈.结论个体化综合治疗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改善、维持重症胰腺炎患者心、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剑峰;刘合春;高崇茂;邱国萍;温洪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