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强;仇润生
目的通过完善的准备、优化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有效地维护龈组织的健康.方法采取个性化设计、肩台预备角度改变、改进的冠桥准备及固位支持力的加强等完成烤瓷冠桥修复后,分阶段观察临床效果和龈炎发生情况.结果<1年、1~2年、>2年的成功率分别为99.35%、98.79%,98.31%,龈炎发生率分别为0.32%、0.81%、0.84%.结论优化的个性化的设计,90~95°角肩台制备,翼状边缘伸展加强固位与支持有助于烤瓷冠桥修复效果的提高和龈健康的维护.
作者:罗和平;胡爱知;熊筱艳;杨芳;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颈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烧伤时容易累及,治疗有其特殊性.我们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共治疗21例颈部烧伤病人,都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思瑞康对糖耐量的影响.方法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思瑞康组,各4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8周末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1h、2h和3h血糖,并分析糖耐量.结果治疗后4周末和8周末,氯氮平组餐后1h和2h血糖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8.6±1.6)(8.8±1.8)mmol/L vs.(7.1±1.1)mmol/L,(7.2±1.1)(7.4±1.2)mmol/L vs.(5.8±0.8)];而思瑞康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氯氮平组(21.7%,10例)患者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高于思瑞康组(4.3%,2例),差异有显著性(x2=6.13,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血糖有影响,而思瑞康对血糖的影响甚微.
作者:黄鑫;刘军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袋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为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选择术式.方法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6.5mm反眉状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囊袋内手法碎核技术对76例76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76例76眼全部成功完成囊袋内碎核,术后第1d裸眼视力≥0.6者为(63.2%),半年后裸眼视力≥0.6者为(71%).结论小切口囊袋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继承了大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的手术经典,吸收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优点,小切口术后不用缝线、散光小、视力恢复快,而且手术消耗成本低,所需器械简单,是一种适合贫困地区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作者:关和雨;罗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中、后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9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血透前、中、后三阶段的心理特点,基本病情及其透析并发症等进行综合评分,并积极给予相关护理.结果19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安全完成血透疗程,并发症少,程度轻.结论详细了解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基本病情,在血透前、中、后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给确保满意血透效果,进一步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小珍;肖明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打工族精神障碍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临床特点及影响其发病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我院住院的639例打工族首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打工族首发精神障碍者具有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未婚、农村者所占比例大;打工距发病时间短;多数有精神刺激并以急性起病等特点.结论打工族首发精神障碍与上述特点有密切关系,其心理健康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作者:彭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防治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方法将∞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用生理盐水20血加尿激酶10万u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对照组20例用生理盐水20d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胸膜厚度及胸膜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鹰;戴希友;黎荣;钟玲;刘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减轻化疗副反应,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第1次化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第2次化疗为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法,两次化疗后均使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护理干预组病人的舒适度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头及壶腹部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术前评价,术中确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并发症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2003年6月间实施的6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死亡共4例(4/63),总死亡率为6.3%,手术后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4例(6.3%),上消化道出血6例(9.5%),胆漏4例(6.3%),胰漏5例(7.9%),腹腔内脓肿2例(3.1%),胃肠吻合口梗阻1例(1.5%),肺部感染5例(7.9%),切口裂开2例(3.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3.1%),肝肾功能衰竭2例(3.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的高难手术之一,手术经验,精心操作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勇;唐城;吴安涛;蔡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将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血液透析组(HD).HD+HP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1)HD+HP治疗后患者血PTH从(491.59±264.57)pg/ml降至(279.68±193.37)pg/m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59.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HD治疗后血PTH从(490.12±247.16)pg/ml降至(480.23±233.47)pg/m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12.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PTH.
作者:廖益飞;吴凌慧;张小如;程晓媚;邹毓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其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180例,随机分3组,A组、B组为治疗组,A组静脉滴注酚妥拉明,B组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C组为对照组静滴氨茶碱,3组综合治疗相同,其中A、B组分别进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组A、B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酚妥拉明对小儿哮喘有明显治疗作用,且采用雾化吸入方法不良反应少,比静脉点滴更值得推广.
作者: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88例不伴有抑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入组,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46例,观察组42例,使用HAMA判断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77例完成试验(文拉法辛缓释剂41例,观察组36例),结果显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有效率为69%,显著优于观察组36%(P<0.0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后各随访点HAMA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GAD疗效肯定,显著优于观察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张吉营;赵红苏;高静芳;金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型与流产型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例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与20例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及15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PGE2与bcl-2含量.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PGE2与bcl-2含量高于正常同期妊娠妇女,分别为(1992±402)ng/L、(90±44)u/L,(411±297)ng/L和(49±31)u/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PGE2与bcl-2蛋白含量高于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是(2159±386)ng/L、(104±45)u/L,(1775±315)ng/L、(72±38)u/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中PGE2与bcl-2含量高于流产型输卵管妊娠患者,PGE2与bcl-2含量与不同类型输卵管妊娠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儿,女,4岁,因咳嗽5d加重伴发烧1d就诊.患儿5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夜间为重,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在家给予新达罗(头孢克洛)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5d,疗效欠佳,并且出现发烧来诊.查体:体温38.8℃,神志清醒,咽充血,双扁桃体Ⅱ°肿大,其上附化脓点,双肺呼吸音粗,左侧为著,心腹无异常.考虑到患儿已服头孢类药物5d,疗效欠佳并且当时我市正在流行支原体肺炎,因此给予阿齐霉素0.16g地塞米松3mg静脉滴注,约输入药物5ml后,患儿诉手背进针处发痒,咽喉部不适.查体:体温,38.5℃,神志清醒,手背进针处发红,全身未见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80次/min,律齐,脊柱四肢无异常.处理:立即给与5%葡萄糖250ml静滴,持续低流量吸氧,地塞米6mg静脉推注.
作者:白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48h内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对其脑CT改变及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其病灶位于基底节区者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5.61%,平均血糖8.36±1.28mmol/L与非基底节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升高组患者临床表现较重,预后较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影响,并可作为其预后指标.
作者:林强;仇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3种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成3组,分别用3种药物治疗,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成本分别为:59.00元、56.98元、70.28元,有效率分别为87.27%、78.95%、75.00%.与方案A比较,方案B、C药品价格需分别下调5.78%、27.43%,方可获得与方案A相同的成本效果比.结论A方案为较佳方案.
作者:叶红;庞萍娟;徐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阑尾蛲虫病在临床上不难见到,但子宫内膜蛲虫感染却很难为临床及病理医生所想到.我们自2002年1月发现第一例子宫内膜蛲虫感染起至2005年1月共搜集19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HP)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时的护理资料.结果实验组痊愈2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治愈率为95.45%;对照组痊愈16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72.73%.结论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王莲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6周,A组服用中药方剂,B组口服强的松.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A组明显好于B组(P<0.01).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佳,安全性好.
作者:徐荣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对108例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西药致肝损害70例(64.8%),中药致肝损害38例(35.2%);HBsAg阳性3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6例,占43.9%,重症肝炎6例,占16.7%,死亡2例,占6.5%,HBsAg阴性72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18例,占25.0%,重症肝炎2例,占2.8%,无死亡病例.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炎的预后因素有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
作者:刘国焰;邱荣锋;汤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