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锦扬;章清;龚艳凤
为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的方法,本文联合应用核糖核酸和苦参素治疗慢乙肝并与单用核糖核酸组比较,以观察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许扬;张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1990~2000年住院治疗的皮肌炎患者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毅强;刘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学校食堂是学生集体用膳的地方,其卫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都很重视.为全面掌握了解鹰潭市各中学学校内食堂的卫生状况,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效果,2001年9月和10月,鹰潭市卫生防疫站组织了对全市21所中学校内的30个食堂卫生状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任兵;陈克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境内四周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昔日疟疾流行猖獗,危害深重.建国后经45年的积极防治,疟疾发病率不断下降,至2000年全省已有90%的县(市、区)经省级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以县为单位年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为掌握全省疟疾流行态势,总结疟疾防治工作经验,现将全省1955~2000年的疟疾防治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金锦扬;章清;龚艳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病,诱发眩晕的病因遍涉临床各科,除梅尼埃病外,与内科,神经内、外科,骨科等科的疾病关系也很密切.故眩晕不仅是临床各科的共同症状,更是当前耳鼻咽喉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3].自1996年瑞典Kiockhoff和Lindlom报道对典型梅尼埃病患者口服甘油可获得听力改善的效果以来,不少学者对甘油试验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甘油的临床价值[6],1984年我们在上海二军大进修期间,受王晋泉、李兆基他们的影响,返院后开始积累观察这方面的病例.
作者:罗米祥;娄智鹏;陈海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49岁,因反复上腹隐痛、乏力1月,便血4h量共约100ml入院.即往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硬史.查体:血压12/8kPa,心率100次/min,重度贫血外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无移动性浊音.入院后急查血红蛋白82g/L,红细胞2.98×1012/L,拟诊下消化道出血.给予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静滴止血芳酸、口服奥美拉唑,并用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锡类散保留灌肠等处理10h后,症状体征无明显缓解.
作者:熊震伟;冯青青;李春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电图中T波是心室复极顺序发生细微变化的敏感指标.T波异常是一常见现象,它可见于轻重不一的心脏疾病,心外疾病,也可见于正常人.T波异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可区分依据T波异常与QRS波变化的关系.
作者:郭晓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晚期妊娠引产中,宫颈成熟与否是引产成功的关键.与传统的催产素引产方法比较,米索前列醇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引产成功率高的优点,文献报道米索前列醇常用的方法有阴道给药、直肠内给药和口服给药3种方法.
作者:蔡静;付芬;刘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麻疹曾经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麻疹疫苗前时代,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冬末春初,患者年龄大多在5岁以下,且临床症状典型.60年代初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问世,扩大免疫规化的开展,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度地下降.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发现,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麻疹病毒基因有变异.尽管麻疹病毒(MV)被认为只有一种血清型,且Tamin等[1]报道,ED疫苗株对现流行株均有免疫保护力,但免疫血清中和野生株滴度低于中和疫苗株.同时人们发现,MV能在体内持续性感染引起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与非SSPE相关性疾病.因而,MV可能存在着基因变异(Genetic Diversity)与抗原漂移(Antigentic Drlft).
作者:董华生;张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道内营养(EN)在严重胸部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行早期肠道内营养,取同期的30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行早期肠道外营养(PN).并动态观察其白蛋白、淋巴细胞数(LC)、体重、谷丙转氨酶(ALT)、血糖、应激性溃疡发病率等变化.结果伤后10天,EN组与PN组的白蛋白、LC、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伤后10天,EN组ALT低于PN组,分别为(35±4.7)u/L,(38±4.3)u/L,(P<0.05);EN组血糖也低于PN组,分别为(8.3±3.3)mmol/L,(10.4±3.5)mmol/L,(P<0.05);EN组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低于PN组,分别为6.67%和26.67%(P<0.05).结论早期肠道内营养与肠道外营养具有同样的营养价值,但在保护肝脏、降低血糖、降低应激性溃疡等方面明显优于肠道外营养.
作者:易云峰;甘旭坤;林村河;杨晟;张丙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缺氧缺血脑病、重症肺炎、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均可导致新生儿缺氧性损害,使患儿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本作者应用特异性吗啡受体阻滞剂纳络酮,拮抗β-内啡吠浓度的增高,减少其释放,以观察临床效果.
作者:胡华著;陈余粮;李文莉;胡冰;聂微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危急的综合症,如不及时诊治易造成患者不可逆的脏器损害及难治的并发症.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117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现将急诊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强;陈自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介绍78例鞍上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应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72例,占92.3%;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2.6%.术后随访1月~22年,平均3.6年.能正常日常工作或生活者67例,生活需要照顾者6例,死亡3例.结论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鞍上颅咽管瘤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庚生;李美华;陈恒;李义云;郝向阳;洪涛;邹安琦;王淳良;况建国;周东伟;李东海;曾春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肠内容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肛门排气、排便停止.延误诊断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感染和中毒性休克.产生严重的后果.从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超声诊断急性肠梗阻患者25例,由于诊断和治疗及时,均获得痊愈.
作者:傅震宁;傅林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预防或减少术后胰瘘发生,国内外学者对胰肠吻合方式进行了较多的改进和探索,但均不太理想,我院外科自1995年开始对胰十二指肠切除16例病人应用空肠浆肌袖式胰肠吻合方式,无一例发生胰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学武;吕玉良;欧阳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观察了异丙酚麻醉对硝酸甘油降压的影响,并与硫贲妥钠麻醉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海虎;曾金;鄢冰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研究表明,低温,心肌保护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可导致外周血甲状腺激素含量的改变,呈现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并认为是术后心功能障碍及低心排出量原因之一[1].本文动态观察29℃血停搏液间歇灌注心肌保护状态下心内直视手术后的血清T3T4的变化,旨在进一步观察心内直视手术后低T3综合征的发生与心肌保护的温度关系.
作者:许国安;张小强;方向明;刘振玉;陈帆;徐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原因的预防办法.方法对72年以来手术治疗2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126例疗效不佳的病例资料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手术疗效不佳原因是综合性的,其中诊断错误11例;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10例;手术中操作中不细发生并发症51例;术后感染与血肿压迫5例;术后粘连30例;术后下床活动过早18例.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虽是一种有效的常规治疗办法,但仍从诊断、手术指征、术中操作、术后处理等进行严格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取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廖忠林;刘庆志;邹鸿星;黄朝辉;姜良洪;俞新胜;杨淮河;邵银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骨外固定器作为治疗骨折的又一手段,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及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有感染创面的骨折及其它骨折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和价值,但它在临床应用中也常发生一些并发症.
作者:李秀文;许永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系急诊临床中一少见但又是急危的中毒性疾病.我科1995年3月~1997年4月共收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50例,现将诊治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姚新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