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芃芃;钱林华;徐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肥胖成年女性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肥胖成年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有氧运动组,每组30例.3个有氧运动组分别以大、中、小运动强度进行12周的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30 min),于试验前后检测4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试验前各组的BMI、HOMA-IR和血清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12周后,3个有氧运动组的BMI、HOMA-IR和血清内脂素较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下降明显,与大、小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BMI、HOMA-IR和血清内脂素水平在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肥胖成年女性血清内脂素水平.
作者:刘英佳;马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主因咽痛剧烈、吞咽困难伴发热3d,于2011年3月20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疾病史.查体:体温(T)38.5℃,脉搏(P)98次/min,呼吸(R) 25次/min,血压(BP) 125/7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达咽后壁中线,表面可见点状分布的脓苔,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余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 12.4×109/L、红细胞(RBC)3.17x1012/L、血红蛋白(HGB)116 g/L、血小板(PLT)167x109/L,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正常.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20709)4.5 g溶人0.9%氯化钠溶液250 mL内缓慢静脉滴注,1次/d.4d后患者主诉在右前臂沿所穿刺的静脉出现胀痛、灼热,查体见右前臂沿注射静脉走向条索状红线,按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无局部皮肤破溃及外伤感染征象.
作者:杨靓靓;杨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因素及Ki-67、Bcl-2的表达.方法:选取50例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组织(息肉组)、息肉旁正常内膜组织(内膜组)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Ki-67和Bcl-2表达的检测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Ki-67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Bcl-2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浆.息肉组的Ki-67和Bcl-2在腺上皮和间]质的阳性表达高于内膜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膜组与对照组Ki-67在间质Bcl-2在腺上皮和间质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因素,Ki-67及Bcl-2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某一区域持久地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珺;李建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快通道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是近年来应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新技术.此法具有微创、无体外循环、患者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7月采用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行VSD封堵术2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其麻醉处理与经食管超声监测操作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伟;韩建阁;于泳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用于保护电烧伤创面间生态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VSD治疗电烧伤患者30例共42处电烧伤创面,其中37处创面血运不佳者经早期清创后直接应用VSD治疗,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游离植皮修复或行扩创缝合术;另5处基底情况尚可者于早期清创行游离植皮修复后应用VSD治疗.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创面渗出液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并在患者入院及拆除VSD系统时计数创面细菌.结果:42处创面应用VSD治疗后,37处直接应用VSD治疗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后完全愈合;5处植皮后应用VSD治疗的创面,皮片成活良好,创面均完全愈合.治疗后创面引流液中EGF含量明显增加.创面细菌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在清创后应用VSD治疗电烧伤创面,可有效保留间生态组织,促进皮片成活,有利于电烧伤创面的修复与治疗.
作者:颜莘;张明谏;李小兵;刘宁;刘光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CS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1次/晚;C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并加用普罗布考250 mg,2次/d.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取血,测定hs-CRP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项血脂指标及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较A组均降低(P<0.05),TC及HDL-C水平较B组均低(P<0.05),而TG及LDL-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中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各组hs-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或大剂量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及hs-CPR水平,尤以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许振坤;姚朱华;王佩显;曹月娟;李永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将dbcAMP 0.5、1.0、2.0 mmol/L作用于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SW579细胞增殖的变化;经dbcAMP 0.5 mmol/L作用24h后,ELISA法检测细胞成熟促进因子(MPF)的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c2-Tyr15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不同浓度dbcAMP处理的SW579细胞株的增殖均受抑制.在0.5 mmol/L dbcAMP作用下24 h,SW579细胞MPF活性为(22.87±2.57) ng/L,远小于对照组的(115.50±7.5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P<0.05).实验组cdc2-pTyr15磷酸化水平(0.258 ±0.026)高于对照组的(0.142±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4,P<0.05).与对照组相比,应用0.5 mmol/L dbcAMP处理细胞之后,G0/G1期无显著变化,S期细胞数量减少,G2/M显著增多.结论:dbcAMP能够显著降低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的活力,使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作者:高月;肖建英;赵颂;张秀梅;刘超;王翠瑶;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研究,于发病第10天及第90天进行2次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VD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VD组和脑梗死后非痴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血脂水平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后V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84例患者诊断为VD(21.4%).单因素分析中,VD组与非痴呆组病灶的数目、部位、脑萎缩及脑白质病变(W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发现有左侧或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病灶的数目多和有脑萎缩为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958、1.375和2.297.2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及饮酒史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VD很常见,小血管病变是VD的主要类型,应早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和延缓VD的发生.
作者:卢红艳;程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胫骨远端软组织覆盖少,具有骨折后组织易发生水肿、靠近关节面、外形不规则等特点,其治疗成为骨科医生的棘手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37例闭合性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资料,了解其临床疗效和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双;吕廷灼;张英剑;王文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联合表达,探讨其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血清中CEA、NSE及CYFRA21-1的浓度,分析其表达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EA、CYFRA21-1的浓度在不同的T、N分期及不同淋巴结转移组数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NSE浓度只在T1与T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N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的浓度对准确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孙大强;王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阻滞剂替米沙坦对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OLETF大鼠47只,高脂喂养14周诱导建立IR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5组:IR对照组(IR组)、二甲双胍(MET)组、吡格列酮(P)组、替米沙坦(L)组、低剂量替米沙坦(VL)组,12只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NC)组.干预26周后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内脂素、空腹血糖(FBG)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I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L组较IR组的血清网膜素、ISI升高(P<0.05或P<0.01);RBP4、内脂素、FBG、HOMA-IR、TC、LDL-C和FFA降低(P<0.05或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网膜素、ISI是RBP4水平的影响因素;网膜素、HOMA-IR是内脂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提高血清网膜素、降低血清RBP4和内脂素调节血脂水平,从析改善IR.
作者:赵姜;田凤石;雒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再血管化治疗方案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成功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56例,根据其再血管化方式分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组(n=288)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n=168),依据SYNTAX评分将各组分为高、中、低分亚组进行各亚组组间比较.评价的主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致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致死/非致死性卒中),次要终点为12个月再次血运重建.结果: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肌梗死比例PCI组高于CABG组(P<0.05),2组间总不良事件、死亡、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YNTAX评分PCI组高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CABG组(P<0.05),而在低分亚组与中分亚组,PCI组和CABG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接受CABG治疗并不优于PCI治疗,但SYNTAX评分高分组患者接受CABG治疗可能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樊少博;李曦铭;高铭佑;赵茹;肖建勇;丛洪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构建含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A区编码基因(pacA)、葡糖基转移酶催化区编码基因(gtfB-cat)及霍乱毒素B亚单位编码基因(ctxB)的嵌合表达质粒并表达目的蛋白.方法:将目的基因pacA、gtfB-cat、ctxB克隆至原核克隆载体pET32-a(+)构建嵌合质粒pET-pacA-cat-ctxB,将其转入表达宿主菌E.coliBL21(DE3),并测量其表达情况.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PCR鉴定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均正确插入到载体pET-32a(+)中,插入的相位正确,未改变目的基因的阅读框架,经诱导后表达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嵌合质粒pET-pa-cA-cat-ctxB,且它们均在原核细胞内获得正确表达.
作者:张剑;赵秀;杨德琴;顾瑜;吴家媛;刘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于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1 mg,其中正常肺功能亚组24例,非正常肺功能亚组24例;对照组40例,其中正常肺功能亚组20例,非正常肺功能亚组20例,4组患者经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4组患者检查前后气道阻力指标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周围弹性阻力(X5)及共振频率(Fres)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检查后R5、R20、X5及Fres均降低(P<0.01).2亚组间R5、R20、X5的改变量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中,正常肺功能亚组的气道阻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正常肺功能亚组在检查后R5、R20、X5、Fres均增加(均P<0.01),且R20、X5、Fres改变量均大于正常肺功能组,R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肺功能患者中,实验组R5、R20及Fres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X5也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正常肺功能患者中,实验组R5、R20、X5及Fre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预防性应用异丙托溴铵可降低患者检查后的气道阻力,从而减小支气管痉挛发生率.
作者:李磊;张逊;韩洪利;徐医军;韩兴鹏;石珍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Mosaic瓣膜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表现及左心功能变化.方法.33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行Mosaic生物瓣膜置换术,于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33例患者术后1年大跨瓣压差(18.4±4.4)mm Hg,平均跨瓣压差(6.6±1.3)mm Hg,有效瓣口面积(1.9±0.4)cm2,大跨瓣流速(2.1±0.3) m/s.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左房径、左室舒末径、左室缩末径、肺动脉压力显著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saic生物瓣置换术后1年血流动力学表现良好,患者左心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杨寅;刘建实;姜楠;张炜;王联群;陈庆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苯丁酸钠(SPB)对荷卵巢癌细胞系SKOV3裸鼠上皮钙黏素(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上,分别应用及两者联合应用5-Aza-CdR、SPB,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腔移植瘤中DNMT1、HDAC1及E-cad的表达变化情况;检测各组移植瘤E-cad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况及移植瘤E-cad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对照组中,DNMT1和HDAC1的阳性表达较多,5-Aza-CdR能抑制DNMT1的表达,SPB能抑制HDAC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Aza-CdR能够诱导E-cad基因去甲基化,使E-cadmRNA及蛋白恢复表达或者表达增强,联合应用5-Aza-CdR和SPB可更大程度上诱导甲基化的E-cad基因去甲基化而恢复mRNA和E-cad蛋白的表达.结论:5-Aza-CdR能够降低E-cad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可恢复其表达;联合应用5-Aza-CdR和SPB可产生协同效应,对卵巢癌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曲芃芃;钱林华;徐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夜间室性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COPD组患者36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图(PS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结果:(1)COPD患者发生夜间低氧血症19例,对照组均未发生;COPD组夜间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3%vs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VA的发生无相关性(rs=-0.077,P=0.646).(3)COPD患者在快速动眼期(REM)和非快速动眼期(NREM)发生VA的频次[(5.51±0.53)次/hvs(5.58±0.32)次/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出现夜间低氧血症和VA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相关性.
作者:熊晓琦;宋新宇;陈世雄;曾凡军;刘辉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重型颅脑创伤大鼠脑组织中COX-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各组均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及Caspase-3蛋白表达.再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水迷宫测试.结果:脑创伤组COX-2及Caspase-3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塞来昔布治疗组的COX-2及Caspase-3水平低于脑创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创伤组大鼠脑创伤后7~10d搜索平台所需的时间均大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大鼠重型颅脑创伤有脑保护作用,其可降低COX-2、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能够改善脑创伤后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离体免左心房肌细胞的急性分离模型并分析其电生理特性.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0只,通过Langendoff灌流系统,经冠状动脉灌流、酶解消化法分离兔左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细胞膜动作电位(AP)、内向L型钙通道电流(ICaL)和快钠通道电流(INa),分析APD90和APD50时程大小及随频率的适应性变化;分析ICaL和INa的电流密度-电压(I-V)曲线特征.结果:收获的单个左心房肌细胞形态良好,成功记录到典型的AP、ICaL和INa.AP静息电位为(-62.8±2.4)mV.随着刺激频率增加,APD90和APD50均相应缩短,与基础刺激频率1 Hz比较,在4 Hz和5Hz时明显缩短(P<0.05).ICaL电流密度(pA/pF)为-4.79±1.28.INa电流密度(pA/pF)为-118.41±16.67.ICaL在-40 mV去极化电压下开始激活,在+10 mV处电流达大峰值,反转电位在+40~+50 mV范围.INa激活电位在-60 mV处,-40 mV处电流达大峰值,反转电位在+20~+30 mV范围.结论:此模型分离的左心房肌细胞具有正常的电生理活性和特征,可用于研究房颤的电重构及离子通道重构现象.
作者:刘长乐;李广平;富华颖;李健;程立君;杨万松;刘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一个马凡氏综合征家系的遗传致病基因.方法:对此家系中全部患者临床表型进行完整地分析,对家系全部参与者的DNA进行排除连锁定位和FBN1基因的直接测序研究.结果:连锁分析在此家系中排除了TGFBR2位点,而将此家系连锁到位于15q21.1区的FBN1基因附近的位点.直接测序结果显示此家系中存在一个新的FBN1基因的无义突变.结论:这个严重的突变与此家系中的严重临床表现可能相关.
作者:赵丰;徐美林;姜楠;刘建实;张秀梅;赵晨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