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邹本良
目的:观察蜂蜜敷料换药法和传统换药法对浅表脓肿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5例脓肿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蜂蜜组33例和传统组32例.蜂蜜组使用蜂蜜敷料填塞切口,传统组使用利凡诺纱条填塞切口,直至切口愈合.结果:第3天及第7天切口部位的渗液量蜂蜜组少于传统组,第21天的疗效评价蜂蜜组优于传统组,蜂蜜组换药时的疼痛程度轻于传统组[(2.12±0.96)分vs(2.91±1.55)分,t=2.443,P<0.05],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17.55±3.82)d vs(20.69±5.03)d,t=2.842,P<0.01].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蜂蜜敷料换药法对浅表脓肿切开患者的感染性切口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耿爱香;韩恩崑;唐万斌;刘海波;胡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心力衰竭是许多器质性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复杂.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患者住院率,但其5年病死率仍超过50%[1].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认识的逐渐深入,基因治疗为心力衰竭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宋衍秋;毛用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玉米须乙醇及水提取物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观察其降血糖作用.方法:改良寇氏法计算玉米须提取物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观察玉米须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葡萄糖致高血糖模型小鼠、肾上腺素致血糖升高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玉米须乙醇提取物LD50=203.106 g/kg(95% CI 188.665~218.652 g/kg);水提取物LD50=105.203 g/kg(95% CI 95.249~116.197 g/kg).玉米须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乙醇提取物30 g/kg可明显降低葡萄糖导致的小鼠血糖升高(P<0.01);水提取物与乙醇提取物30 g/kg可明显降低肾上腺素致小鼠升高的血糖值(P<0.05或P<0.01),且乙醇提取物可明显升高高血糖小鼠的肝糖原含量(P<0.01).结论:玉米须水和乙醇提取物为无毒级中药提取物.两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无降低血糖作用,对高糖和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高血糖有降低作用,同时具有促进糖异生,调节糖代谢的作用.
作者:贾淑杰;王蕾;李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测定胸腔积液(胸水)中胆固醇(Pch)含量以判定胸水的性质.方法:回顾性研究148例诊断明确且为单一因素所致胸水患者的Pch、胸水乳酸脱氢酶活性(PLDH)、胸水蛋白(Pprot)、血清蛋白(Sprot)值及胸水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P/Sprot),按病因分为漏出液组、结核性胸膜炎(TB)组、炎症组和恶性胸水组,比较各组Pch、PLDH、Pprot、P/Sprot值的差异,及Pch、PLDH、P/Sprot诊断胸水渗漏性的价值.结果:漏出液组Pch、PLDH、Pprot、P/Sprot低于渗出液各组相应值(P<0.001).取Pch 1.25 mmol/L作为诊断渗、漏出液的临界值,Pch、PLDH、P/Sprot、Pch联合PLDH对胸水渗出液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2.1%、71.9%、86.8%和97.4%,特异性分别为100%、100%、97%和100%,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8.4%、90.5%和98.0%.结论:Pch是胸水中相对稳定的参数,其检测简单易行,对胸水渗漏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Light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作者:李海英;李月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L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66例GIST、10例平滑肌肿瘤、6例神经鞘瘤及14例正常肠壁组织中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中L1蛋白及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57.6%(38/66)和83.3% (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1在不同侵袭危险性GIST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在GIS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平滑肌肿瘤及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P<0.01),与其在神经鞘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1表达在GIST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L1可作为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姜忠敏;成元华;王淑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诊治过程中合并患有严重外科疾患需手术治疗又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疾病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给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带来了巨大矛盾和风险,在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并且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目前尚少见持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临时中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获益和风险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前瞻性研究.现将我院自2006年1月-2011年12月共6例相关患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欣;张峰;杨泉;孙丽莹;卢成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57例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54例)、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患者,采用Borthe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高压氧组良好率高.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亚低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后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较好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胡群亮;张民;涂悦;程世翔;张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肥胖儿童34例(肥胖组),男22例,女12例.并随机抽取同年龄健康查体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测定所有受试者体格参数、血清vaspin、血脂、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比较2组儿童的上述指标,并对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体格参数及糖脂代谢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vaspin、腰围(WC)、BMI、B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FINS、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HDL-C)/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ISI低于对照组.vaspin与BMI、WC、WHR、BF%、TG、FINS、HOMA-IR、(TC-HDL-C)/HDL-C呈正相关,与ISI、HDL-C呈负相关,与年龄、DBP、SBP、FPG、LDL-C、LDL-C/HDL-C、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vaspin水平升高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代偿性反应;在肥胖儿童早期,其水平测定可用于评价肥胖程度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并评估成年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作者:高芳芳;刘戈力;杨箐岩;郑荣秀;姜丽红;魏莹;鲍鹏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检测上皮膜蛋白基因1 (EM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60例OSCC患者组织切片中的EMP1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不同临床参数中EMP1的表达差异,并计算EMP1表达评分用于诊断OSC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EMP1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和(或)胞浆中,淋巴细胞及细胞间质中无明显表达.临床早期OSCC的EMP1表达评分高于晚期,无淋巴结转移OSCC的EMP1表达评分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于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9%和77.8%,用于诊断OSCC临床分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70.0%.结论:EMP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OSCC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张军;李江;王丽珍;徐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脂对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的慢性作用.方法:雌性NMRI小鼠6~10周龄,苯巴比妥腹腔麻醉,常规开腹,取小鼠胰腺组织,应用胶原酶技术消化胰腺分离胰岛.传代培养的INS-1E细胞和分离的小鼠胰岛分别在含与不含棕榈酸的RPMI1640中培养72 h,然后在含3.3、16.7 mmol/L葡萄糖的Krebs-Ringer缓冲液中培养60min,留取上清液行胰岛素测定.INS-1E细胞在含不同浓度的棕榈酸的RPMI1640中培养72 h,提取其总RNA,合成相应的cDNA,再行RT-PCR检测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形盒1(Pdx1),胰岛素1、胰岛素2和葡萄糖转运子2的基因表达.结果:高脂培养后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的基础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减少,INS-1E细胞的胰岛素1,胰岛素2和葡萄糖转运子2的mRNA水平下降.结论:高脂显示了对胰岛B细胞的慢性毒性作用.
作者:张艳玲;邹本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环牵张微应变对体外培养的人退变髓核与纤维环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人退变椎间盘组织来源于1例2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取材,病理学诊断评估其退变程度,无菌条件下酶消化法分别原代培养髓核与纤维环细胞,并对细胞系进行鉴定.将第3代细胞接种于硅橡胶膜载体上,利用EF3200力学试验仪搭载的BioDynamic生物反应舱系统,对其施加频率为0.25 Hz,应变为0με、5万με、10万με和15万με的加载3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微应变环境下2种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退变髓核与纤维环细胞应力加载后生长状态良好.随着微应变的增加,髓核细胞S期细胞比例在10万με、15万με时均高于纤维环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环细胞增殖指数(PI)在各微应变加载组均高于髓核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应变刺激对人退变髓核与纤维环细胞的增殖总体效应是一致的,但相同的微应变刺激对纤维环细胞增殖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髓核细胞.
作者:张晓林;孙晓雷;马信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27岁.主因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干咳,活动后加重6d,于2011年7月29日入院.患者6d前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无粉红色泡沫痰、发热、咳血、胸痛、盗汗及乏力等症状.患者自幼即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常伴有阵发性咳嗽及喘息,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先后多次以肺炎收住院治疗,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作者:陈伟彬;李盖;冯莉;张惠英;宫凤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作为常见的社区感染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广泛应用和对非典型病原体以及病毒检测方法的提高,CAP的病原谱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下降,而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感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检测我院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及围甲型H1N1流感(甲流)期间CAP住院患者的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及病毒感染状况,为CAP住院患者的初始经验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李琳;李立群;王红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比2001年及2010年两年间PTMC患者的检出率,应用普通光镜观察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癌转移、包膜侵犯情况以及伴随病变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10年间PTMC共287例,其中多灶性PTMC 63例;2001年PTMC共39例,其中多灶性PTMC 6例,2010年检出均高于2001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2)两年间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侵犯包膜的发生率均表现为多灶性PTMC均显著高于单灶性PTMC,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3)多灶性PTMC常伴随发生桥本氏甲状腺肿,单灶性PTMC常伴随发生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PTMC的检出率有所升高,且多灶性病变更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包膜侵犯,可能是一组更具侵袭性的PTMC.
作者:李伟;孙保存;邱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胃淋巴瘤是相对少见的胃部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鉴别,其治疗方法和预后与其他胃部恶性肿瘤也不同.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本研究收集并分析26例胃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
作者:陈佳妮;白人驹;赵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干细胞(stem cells,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目前干细胞移植已广泛应用于造血系统、肾病、下肢缺血及脑瘫等疾病.但如何让干细胞更有效地动员并发挥作用仍然是干细胞治疗的难点.本文旨在就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干细胞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孙宁;陈剑秋;孙晋津;李辰运;王嘉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多器官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用橡皮带结扎动物双后肢根部4h,然后松解橡皮带恢复血流灌注4h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SM组在再灌注前30 min经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5mL/kg.手术取血处死动物,准确留取每只动物的心、肝、肾、肺、脑、肠及骨骼肌组织各1 g.恒温烘干后称其干重并计算各标本的湿干重比值(W/D).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IR后各组织W/D均增加(P<0.05),血浆SOD活性降低,而XOD活性和MDA水平增加(P<0.05),镜下可见各组织出现结构紊乱、组织间隙增宽和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而SM组与I/R组比较,血浆SOD活性回升,而XOD活性和MDA水平降低(P<0.05),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有所减轻.结论:LIR可导致多器官水肿,氧化应激是其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可通过抗氧化发挥抗组织水肿的作用.
作者:赵利军;孔小燕;门秀丽;李宏杰;吴静;刘丽华;张连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清醒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AFOI)中的应用.方法:择期拟行口腔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1 μg/kg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10 min静脉泵注完毕,局部浸润麻醉下行AFOI.记录入室(T1)、辅助药物泵注结束即刻(T2)和插管成功即刻(T3)3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2组的插管时间、插管耐受度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啶组T3时点的HR、SBP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T2、T3时点的BIS低于芬太尼组,Ramsay评分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需处理的HR、BP、SpO2下降.右美托咪啶组的插管耐受度和术后满意度均优于芬太尼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清醒状态下AFOI,具有镇静效果好、呼吸无抑制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势.
作者:张丽;刘宏伟;于泳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制备的辛伐他汀组织工程骨复合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质及力学强度.方法:将同种异体骨、Ⅰ型胶原、辛伐他汀进行系列理化处理,制备成单纯组织工程骨材料、胶原组织工程骨材料、辛伐他汀组织工程骨复合材料.制备后的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特征,用X线衍射分析材料成分,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单纯组织工程骨材料具有天然骨的网状孔隙系统;胶原组织工程骨材料具有天然骨的网状孔隙系统,微孔表面覆盖胶原膜;辛伐他汀组织工程骨复合材料具有骨组织的天然网状孔隙系统,微孔表面可见胶原膜覆盖;单纯组织工程骨材料、胶原组织工程骨材料、辛伐他汀组织工程骨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均为羟基磷灰石[HA,Ca10(OH)2(PO4)6],3种材料的孔径大小、空隙率、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组织工程骨复合材料与其他2种材料理化性质和力学强度相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天然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
作者:梁军;曹红彬;辛景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内pH值变化对复合树脂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MMV-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以滑石瓷为对磨物,在37℃人工唾液润滑的试验情况下,人工唾液pH值分别调整为2、4、6、8,载荷设置为20 N,对复合树脂P60进行二体摩擦磨损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测量磨损量,记录材料动态摩擦系数,显微硬度仪测试表面硬度.结果:P60树脂的摩擦系数随人工唾液中pH值的降低而呈增大趋势,体积损失量和显微硬度随人工唾液中pH值的降低而呈降低趋势.人工唾液pH值为2和4时,树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及腐蚀磨损;pH值为6和8时,树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结论:人工唾液pH值降低导致试样磨损量增加、耐磨性及显微硬度降低.
作者:李长春;胡欣;刘亚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