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卫华
编辑同志:我前几天着凉感冒后,一直咳嗽不停,为此,服用了多种镇咳药,也没有止住咳嗽,尤其是到晚上咳嗽得更厉害,感觉很难受.请问:镇咳药该怎样选择效果才好?解放军海南某部:谢波谢波同志:进入冬季,天气寒冷,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发烧,引起咳嗽等症状.特别是基层部队官兵忙于训练和工作,更容易患感冒、咳嗽等疾病.我们知道: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肿结核等呼吸道疾病,以及胸膜炎等非呼吸道疾病,都会引起咳嗽.有的战士遇到咳嗽就要求军医丌镇咳药,还经常将两三种止咳药一起服用,这是百害而无益的.
作者:寻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尿病对中老年人来说较常见,治疗糖尿病很重要的一条是注意科学饮食,特别对食材选用要严格控制.蔬菜青菜可作为糖尿病患者主要食物,多吃可以减少饭量.慈姑对糖尿病有益处,可以用来烧汤或做菜吃.红小豆对糖尿病有好处,它的做法很多,可以变着花样吃,但不能放糖.南瓜对糖尿病也有好处,可以把它和红小豆、海带加在一起炖菜吃.
作者:连承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编辑同志:我每天上班都是舒舒服服地坐着,不干什么体力活,也不需要很费脑子,但为什么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累呢?请问:感觉累也是病吗?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北京读者 蒋女士蒋女士:你遇到的问题,是由专家所谓的“情绪劳动”引起的.如:空姐付出热情,护士付出热心,医生付出冷静,等等.如果情绪劳动跟内心感受一致,就不会觉得辛苦;如果情绪糟糕,还要强装笑颜、假装开心,那么就会感觉累.这种累是情绪过劳的表现,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和易激惹、焦虑、神情沮丧等心理状态,以及尿频、食欲减退、头昏头痛、睡眠差等躯体症状.对长期负面情绪,不应一味控制,而应积极调节,使情绪劳动成本降低,使自己轻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作者:周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颈椎病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机体退行性病变,由长期慢性劳损等使颈椎及椎旁软组织受伤害、颈间盘突出或椎骨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和韧带钙化,导致颈椎正常弧度消失、引起椎间隙狭窄.颈椎病重在预防,关键是做好颈椎保养,以避免或减缓长期慢性劳损和退行性变化而发生颈椎病.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编辑同志:前几天,我到食堂吃饭时,不知什么原因,对那些平常吃起来喷香可口的饭菜,忽然闻不到味道了.请问:这就是所谓的“嗅觉失灵”吗?对于这种病,我该怎么办?解放军某部 李帅李帅同志:人的鼻子是个非常敏感的嗅觉器官,正常情况下它能够觉察到各种物质发出的气味.但当人体不适或发病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嗅觉减低、嗅觉丧失等嗅觉失灵.嗅觉失灵是鼻部常见疾病,易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嗅觉失灵是由鼻腔血管瘤、急慢性副鼻窦炎、高位鼻中枢偏曲及其他鼻腔肿瘤等疾病而引起的.随着疾病的治愈,多数患者的嗅觉可恢复如初.肿瘤切除后等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永久丧失嗅觉.嗅觉失灵的病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作者:俞益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高血压与颈椎病,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疾病竟暗藏瓜葛,让许多老年人因患上颈性高血压而吃足苦头.近几年来,随着颈椎病发病率持续增高,颈性高血压症也呈高发态势.高血压合并颈椎病患者,明显的症状就是头晕.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体位改变而发生晕厥,伴有颈部肌肉酸痛等不适症,服用降压药后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患者弄清该病临床症状表现,平时多加防范.
作者:吕若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痛风是血中尿酸浓度过高引发的病变,并且是突然发作且极易复发,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的关节炎性疾病,痛风往往同时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据统计,痛风患者中,伴发高血压的人群高达67.96%,伴发高血脂症的占51.46%,伴发糖尿病的占3.05%.此病原为中老年男性高发疾病,但是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嗜好“海味”、烟酒而加入了痛风患者的队伍,发病率目前已达到千分之三,且越来越低龄化,男性的发病几率比女性高出20倍,这与男性饮酒过多有关.
作者:邢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为一名军嫂,我对《解放军健康》杂志颇为熟悉.大概从1998年来到济南开始吧,因爱人与文字打交道,时常会带一些报纸和杂志回家.别的看过也就过去了,唯有《解放军健康》杂志,让我孜孜以求,爱不释手.家里的书橱柜角,写字台床头,都有她的影子.
作者:丽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什么样的人格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被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健全人格”是一个表达人的本质存在状态的新时代概念.概括来说,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于自身而言,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正视现实,对他人对社会具有理性认知,有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等等.
作者:李雪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媒体报道了服用头孢拉定胶囊的患者饮酒致病或丧命的消息,教训极为惨痛.头孢拉定胶囊,能抑制酒精在人体代谢,造成酒精体内蓄积,损伤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引起肌体毒性反应.为此,医生建议患者服用头孢拉定胶囊及其他很多药物期间不宜饮酒,至少停药3天后才能喝酒,以免导致发病或死亡.
作者:常怡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心理游戏是心理服务工作的突破口.心理游戏是以“游戏”作为中介,使成员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因为游戏可以让人在无压力环境中自由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它是打开人们心智枷锁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凯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呈逐年下降趋势,身体随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失眠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掌握方法,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失眠症状,确保自己休息好、身体棒.找到适合的生物钟.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物钟,老人与青年人不同之处在于,青年人为应付工作不得不强行改变睡眠时间和生活习惯.老年人特别是退休之后则完全有条件使自己全身心放松,有足够时间摸索适合自己的睡眠周期,然后,据此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作者:任万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现实生活中,很多骨关节炎患者急于摆脱骨关节炎疼痛而盲目治疗,其结果只能是贻误或加重病情.为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适的治疗,缓解临床症状,避免闯入治疗误区.盲目使用抗生素.很多患者觉得骨关节炎也是炎症,因此需要用抗生素来消炎.其实,医学所说的炎症包括感染性炎症、无菌性炎症两种.感染性关节炎除关节疼痛、肿胀之外,往往合并有全身发热、关节周围发红发热等症状,血常规等血液指标也会有所变化.而大部分中老年人关节炎属于退变性骨关节炎,只需要服用消炎镇痛药和营养软骨药就能缓解症状.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还会引起细菌耐药、真菌感染等.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共襄盛会的金秋时节,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强军伟业前所未有的时代步伐.5年的砥砺奋进刻骨铭心,5年的辉煌业绩令人惊叹.从思想政治建设,到实战化军事训练;从国防和军队改革,到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5年间,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作者:贾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冬天到了,寒潮不时来袭.人们开始注意适量运动、多穿衣服保暖、多吃御寒食物,以确保安全过冬.怕冷女性更要掌握一些过冬的招数,以提高自身御寒能力.多点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每日补水应保持2000至3000毫升.
作者:刘姿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白露时节,人间臻美.阳光下,广袤无垠的原野飘荡着玉米、大豆,以及各种作物成熟的醉人馨香.我驾车带着妻女奔驰在220国道上,此行送17岁的女儿到故乡一所学院渎书.熟悉的道路,熟悉的环境和气息,把我的思绪带回了30年前,那一年我也17岁.往事百转千回,历历在目,心中余痛隐隐袭来.
作者:秋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当前,军队医院在医保新形势下面对诸多新问题,笔者建议军队医院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院内医保管理组织及实施机构医院要成立由分管副院长挂帅的医保领导小组,医务处专门设立医疗保险办公室,抽调精通医保制度的专职人员负责抓医疗保险的日常管理和制度落实.
作者:连承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水果色、香、味俱佳,口感好,还能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是一种良好的食品,能吃水果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必须肯定的是,水果中含糖,有些水果中还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因此,糖尿病人在吃水果前,至少要了解两件事:一个是现在自己的血糖控制得怎么样;第二个是要吃的水果中含葡萄糖有多少.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已近两亿,中国社会进入了老年社会.面对暮年时光,有的老年人感慨来日不多,忧心忡忡;有的老人感到年迈体衰,满腹惆怅.有的老人却保持平和心态,以微笑面对夕阳红.微笑如霞.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傍晚,面对夕阳,老年人该静静微笑观赏,面容应该淡定祥和.正所谓“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残阳”.以如此心态面对暮年,不知世间还有什么风景比夕阳红更令人感到温馨.微笑面对年轮,那是洒脱自如、幸福快乐的回味.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伴夕阳红,霞飞双颊润.如此心态,怎能不令人保持健康长寿呢?
作者:杜学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