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竞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健康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听说自己有室性早搏,就认为是患了心脏病,而显得非常紧张,并到处求医问药,甚至长期应用各种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供血药物,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浪费.相反,原有心脏病的人发生室性早搏后却未足够重视及正确治疗,使病情延误,甚至猝死.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室性早搏是很重要的.
作者:王仁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美国心身医学学会年会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悲观情绪会影响心脏病患者的生存,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能挽救生命.这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巴夫特博士等对2825例住院心脏病人进行多年的心理评估后得出的新结论.巴夫特博士等要求上述病人描述他们对治愈疾病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期望,并随访了6~10年,此期间有978例病人死亡,其中66%的病人死于心脏病.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黄瓜具有清热、解渴、利尿的作用.它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黄瓜中还含有一种叫丙醇二酸的物质,可以抵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茄子 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增强细胞粘着性,提高微血管弹性,能降低胆固醇,还能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损害,可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病.
作者:余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责任”是我们的语言中高贵的词,你要尽责,不能多一分,更不能少一分.要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做医疗保健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奉献和吃苦精神,做好服务工作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了责任心才能敬业,自觉把岗位职责、分内之事铭记于心,对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及早谋划,未雨绸缪.
作者:姜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一天吃米饭超3碗易得糖尿病日本研究者对6万名志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平时不怎么运动的健康女性一天食用米饭超过3碗(普通饭碗),可能会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1天食用3碗米饭的女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约为1天食用1碗米饭女性的1.48倍,而饭量超过4碗的女性发病风险会上升到1.65倍.而男性食用米饭的量和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也有关联,但要小于女性.
作者:何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我看来,如果智慧可以丈量的话,那么容忍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尺度.容忍,有宽容和忍耐两层含义.一个人的容忍力的大小,除了很少一部分是因为天性使然外,更多的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及其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小容忍,小智慧;大容忍,大智慧.容忍意味着退让,但这种退让往往是暂时的,尽管有时会以损失利益或面子为代价,却可以让容忍者储蓄能量,冷静地分析自己,清楚地看清事态的发展形势,进而做出更合理的选择,赢得更辉煌的成功.
作者:王培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科学研究发现,在人体内部的自然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人体内的病变就会通过人体的外部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皮肤、甚至是睡眠习惯,都在向我们发布身体深层的健康信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将这些信号一一解码吧!信号一:眼睑下垂眼皮越来越厚重,还忽然有些下垂,早晨轻,晚上重.这时你不要只想着到美容院按摩去浮肿,而应该警觉到这是不是重症肌无力的先兆,或者是因为患了可怕的颅内动脉瘤.如果你的眼睑下垂是一侧性、突然的,并且瞳孔散大,就更应该立即到神经科治疗,刻不容缓.
作者:冷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德国有一部影片叫《平衡》,深刻揭示了关于平衡的两大主题:一是“平衡”总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永恒的;二是“失衡”容易“平衡”难.这部影片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平衡对人生的极端重要性.平衡是一种和谐,它能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平衡左右人生,人生需要平衡, 人生责在平衡.大到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小到涉及人民生活的运动、健康,都有许许多多两者、三者甚至若干者“之间”的关系或者矛盾都需要平衡.体操竞赛中有一个项目叫“平衡木”,参赛者不仅要在一条很窄的木头上行走,还要做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动作.
作者:栾世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地沟油可分为3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把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数次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作者:萤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压抑,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专指个人在生活中,把意识所不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不知不觉地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逐渐形成了压抑心理.压抑能起到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但不能使焦虑完全消失,而是使其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起来.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自卑、沮丧、自我封闭和孤僻等病态心理.因此,充分认识压抑心理的危害性,积极做好对压抑心理的自我调适.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宝宝学会走路,是一件让人兴奋又骄傲的事.可是,宝宝从开始学习走路,到完全掌握走路技巧,平平稳稳地上路,要经过一段时间.有的宝宝甚至从十几个月一直练习到2岁左右,才能摆脱摔跤的困扰.学习走路和学习说话相似,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爸爸妈妈不要心急.这个过程中,宝宝可能出现种种问题,因此,要细心观察宝宝走路时的细节,帮他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进“点”补 冬季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食补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对于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全家上下齐进补.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选用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作者:赵志康;侯继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时往往会买些保健品去看望老人,老人们也觉得吃了保健品就有好处,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要想拥有健康,不能过于依赖保健品,要依靠平衡膳食、锻炼、生活规律、情绪乐观才行.保健品是为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而准备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也不是什么保健品都可以吃的.正常人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好不要吃保健品.
作者:孙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编辑同志:我弟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可他近因在干活时稍一疲劳就觉得胸闷气短.到医院一查,医生诊断他患了心肌病.医生还说,这种病如果不治疗,他很可能活不过5年.请问:真的是这样吗?得了这种病后应该怎么办?84653部队 张云天张云天同志:心肌病是一种由于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而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其中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为常见.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前几天,老干部大学召开联欢会,当我面色红润、步履轻松、精神饱满地出现在老友们面前时,大伙一时惊呆了:这还是那个有名的“病篓子”吗?我年轻时在生产队里受了不少累:夏天下河起塘泥,冬天刨冰起黑土;春天钻垄沟播种,秋天上山摘果子,重活、脏活没少干,落下了一身病.进入晚年后,由于日子过得舒心,我的体重又严重“超标”,因此,我的身上“冒”出很多病: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慢性支气管炎等,家里堆满了药罐子,一年四季离不开药,老姐妹们都称我为“病篓子”!
作者:刘慧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我国广大地区都可栽种.其品种繁多,有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等.相传三国时曹操领兵南下,兵丁等多患瘟疫,危难之时,百姓送来萝卜,曹军终得解脱.民间把萝卜当成看家菜,有“入秋萝卜似良药、冬令萝卜小人参”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我医生开处方”等说法.
作者:沈套;周明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编辑同志:我近这段时间总是觉得自己的咽部有干燥、发痒的感觉,吞咽时有异物感和轻微的疼痛感,早晨起床时因咽部有黏稠分泌物而出现刺激性咳嗽,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卫生队的军医诊断说我患了慢性咽炎.请问:患了慢性咽炎后应该如何治疗呢?72611部队李平李平同志:据有关资料统计,慢性咽炎在我国城市人群中的发病率占所有咽部疾病的10%~20%,多发于成年人.你所述的那些症状属于典型的慢性咽炎症状.
作者:赵宁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退休后,我在家里养了多种花卉.每天,我都在浇水、施肥、松土、定型、采摘、移植的繁忙中度过,感受生命的美好,享受芳香的暮年.养花,使我在有花有实、有香有色的日子里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培添乐趣、身心受益,真是“不负苦心人,取悦花芳蕊;斗室育润泽,人间争春晖”.在莳弄花草中锻炼体质.退休后,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莳弄花草上.俗话说“干啥吆喝啥”,养花也需掌握一些必要的栽培技术.
作者:钱玉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据统计,肺炎每年造成全世界约2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幼儿死于肺炎.其实,肺炎是可防、可控的,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是治疗肺炎的关键.由于肺炎的早期症状跟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相似,所以疑似肺炎患儿的家长,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进行鉴别.
作者:杨永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妊娠期感冒:多喝开水,谨慎用药怀孕期间,孕妇怕的就是感冒了.一般的感冒,症状较轻,如流清涕、打喷嚏等,对胎儿影响不大,也不必服药,休息几天就会好.但妊娠早期(3个月内)是胎儿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症状较重,则对胎儿影响较大,服药对胎儿也有较大风险.妊娠后,孕妇体内的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使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发生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儿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感冒引发继发性感染,那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这时就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作者:黎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