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陶善平;王峰;黄美芳;沈其星;周丽艳;单永华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肥胖指数, 脂肪率, 耳穴贴压
摘要:单纯性肥胖症,即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成的肥胖症.此症不仅影响形体美,还容易并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我们在嘉定区开设了首家针灸减肥专科门诊,对大量肥胖患者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除湿胃苓汤治愈掌跖脓疱病1例

    患者,男,42岁,2006年2月6日初诊.双手、足心水疱、脓疱反复发生1年,经治未愈.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掌跖部对称的皮损,掌部皮损初发于大小鱼际,以后逐渐扩展到掌心、跖中部及内侧.皮疹时轻时重,经久不愈;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作者:吴春燕;李永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心功能Ⅲ~Ⅳ级,辨证属气(阳)虚血瘀、水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对照组给予苓桂术甘加丹参汤,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益气温阳利水汤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安海英;侯雅军;尚菊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拟桂枝柴胡连翘汤治疗流行性感冒28例临床观察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群普遍易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目前西医无特效药物.笔者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用桂枝柴胡连翘汤治疗流感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淑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简易疗法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简易手法和气囊扩肛疗法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统计了2003年5月-2007年5月接受简易手法和气囊扩肛疗法治疗且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150例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150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总临床治愈率为49.3%(74/150),其中以痉挛性梗阻为主者改善显著,治愈率为80.0%(32/40).追访治疗后1年的80例患者,远期临床治愈率为46.3%(37/80),痉挛性梗阻为主者治愈率为77.3%(17/22).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有效手段,尤其对以痉挛性梗阻为主者疗效较好.

    作者:杨志生;荣文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昌阳泻心汤加减治疗湿热泄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昌阳泻心汤加减对湿热泄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寻找符合东南亚地区治疗湿热泄泻病证的佳中医方药.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昌阳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昌阳泻心汤与葛根芩连汤都取得满意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昌阳泻心汤对改善症状和临床痊愈率方面优于葛根芩连汤(P<0.05).

    作者:江义墩;杨晋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试论建立临床八年制中医教育的可行性

    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才素质的提升,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中医专业功底和良好的中医学思维,还应具备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以及宽广的行为、社会、伦理和哲学等人文科学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一个较长期的教育规划之下.七年制中医临床专业教育的实践证明,长学制专业培养对中医临床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现状出发,根据国际长学制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在条件成熟的院校内试办八年制中医教育,以便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中医临床专业,并籍此进一步优化中医临床教育教学体系,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教育支持.本文围绕建设意义、建设重点和具体方案设想等对建立八年制中医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作者:胡鸿毅;严世芸;徐竹林;谢建群;赵海磊;阎晓天;夏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中医药辨证治疗FD的研究较多,但FD的中医分型尚未统一.本文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著和书籍进行检索,收录近15年间的相关文献,选择资料相对完整、全面的文章21篇,进行概括和总结.

    作者:魏育林;刘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田从豁治疗痹证经验

    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事业5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之一.在针灸治疗中,田教授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理、法、方、穴、术,主张当针则针、当药则药或针药并用,倡导中西医相结合、主动治疗与被动治疗相配合,临床擅长治疗中风后遗症、精神紧张症、各种神经痛和麻痹、风湿病、胃肠痛、哮喘和过敏性疾患等.

    作者:赵华;田从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配方颗粒工艺研究概况

    中药配方颗粒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中药饮片改革剂型,但是对于免煎饮片的生产工艺,一直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本文通过对当前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研究现状的介绍,对不同种类、不同成分的中药配方颗粒工艺方法进行了探讨,分门别类地介绍中药生产工艺的设计方案和理论依据,从药理学、药效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综合考察并优选佳工艺,在配方颗粒的防潮问题上,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中药配方颗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付静;陈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因及发病特点的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发病诱因、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的分布以及中、西医分型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各科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共计95例,填写病历回顾表,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诱因、中西医分型等.结果 入选病例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5~55岁,以中青年为主;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病程多集中在1~60个月左右;发病可能与精神因素、饮食不节或不洁、感染、劳累等因素相关;西医分型以慢性复发型为多,中医分型以湿热内蕴证为主.结论 对95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的分析研究结果为中医辨证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作者:王艳;陈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单纯性肥胖症,即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成的肥胖症.此症不仅影响形体美,还容易并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我们在嘉定区开设了首家针灸减肥专科门诊,对大量肥胖患者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陶善平;王峰;黄美芳;沈其星;周丽艳;单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清末医院概况

    1902年,京师发生霍乱,死亡无数.为了救助贫民和乞丐,成立了临时的医疗机构--京师官医局.1903年,京师官医局变成常设医疗机构--医院.1906年,内、外城官医院开业,这是比京师官医局更为标准、医疗规模也更大的近代医院,西医受到空前重视,且基本取得与中医并列的历史地位.京师官医局和内、外城官医院是清政府在新政时期开办的医疗机构,标志着专制社会医疗体系的重大改变,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心,开始从以宫廷为中心走向以普通民众为中心,一直被忽视的普通民众的医疗问题,逐渐被列入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

    作者:梁峻;曹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 将62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控制血糖.对照组以复方α-酮酸(开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温补脾肾、化瘀行水、通腑泻浊中药内服,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脂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中药联合开同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又能显著改善肾功能,从而延缓透析.

    作者:苗桂珍;曹柏龙;朱学敏;缪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络活喜治疗中青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络活喜治疗中青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6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服用络活喜,治疗组同时服用加味天麻钩藤饮汤剂,服药时间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腰酸膝软、头痛、失眠的改善率分别为86.7%、80.0%、84.6%,各症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P<0.05.结论 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络活喜治疗中青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振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降浊清丸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降浊清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切除大鼠7/8肾脏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连续给予降浊清丸12周的治疗作用,测定尿量,尿蛋白,尿中尿素氮、肌酐,血中肌酐、尿素氮及胆固醇含量;摘取肾脏称重,计算肾脏指数,并在光镜下进行肾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观察该药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灌胃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降浊清丸可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尿量、尿蛋白、尿中尿素氮,并明显降低血中肌酐、尿素氮及胆固醇含量.病理学观察显示降浊清丸可部分修复肾切除模型大鼠的肾组织,表现为肾指数降低,肾小球直径减小,间质炎症减轻,并能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结论 降浊清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冬平;李蜀平;王大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益气通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通阳活血中药对气虚血瘀兼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诊断标准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和肠溶阿司匹林,共4周;静点10%葡萄糖注射液、硝酸甘油、15%氯化钾、维生素C、普通胰岛素,每日1次,共7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益气通阳活血中药,每日1剂,共4周.对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胸痹心痛证候改善、心电图及血脂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胸痹心痛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益气通阳活血中药对气虚血瘀兼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且能调节血脂.

    作者:赵成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3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肝气郁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口服,对照组单纯用阿米替林口服,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治疗组HAMD减分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能明显改善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少有不良反应.

    作者:赵海梅;姜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通痹强脊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通痹强脊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湿热瘀阻证强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通痹强脊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湿热痹片,每次6片,每日3次.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为观察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脊柱活动度、缩短指地距和晨僵时间、减轻疼痛程度等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沉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缓解腰骶疼痛、腰背或颈部疼痛、疼痛夜甚、活动不利、晨僵、关节肿痛和口干等7项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痹强脊胶囊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蜀平;刘冬平;王大千;马韶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王氏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 HAMD量表分值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但在第2周、第4周治疗组分值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钱洁;张捷;裴音;陈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30例,以中药血府逐瘀胶囊合并小剂量西药抗抑郁剂--西酞普兰与单纯西酞普兰为治疗药物,均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对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疗效相近,但起效快,西药用量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综合效果更好,患者依从性强,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