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33例临床观察

赵海梅;姜红

关键词:抑郁症, 肝气郁结证, 加味逍遥散, 阿米替林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肝气郁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口服,对照组单纯用阿米替林口服,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治疗组HAMD减分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能明显改善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少有不良反应.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双球菌复制家兔温病发热模型的研究

    目的 复制反应温病病因病机、证候特点、传变规律的动物模型.方法 肺炎双球菌Ⅰ型标准株以1.5×109/ml,1.5 ml/Kg的剂量,经耳缘静脉感染家兔,观察体温、症状、病死率、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重要脏器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家兔体温明显升高,表现出卫气营血证候,同时出现白细胞增高、微循环瘀血,血流变指标异常、脏器充血、瘀血、炎细胞浸润等.结论 该模型能够复制出温病发生、发展、转归、传变过程,反应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特点,与急性重症感染模型一致.

    作者:周育平;李春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简易疗法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简易手法和气囊扩肛疗法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统计了2003年5月-2007年5月接受简易手法和气囊扩肛疗法治疗且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150例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150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总临床治愈率为49.3%(74/150),其中以痉挛性梗阻为主者改善显著,治愈率为80.0%(32/40).追访治疗后1年的80例患者,远期临床治愈率为46.3%(37/80),痉挛性梗阻为主者治愈率为77.3%(17/22).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有效手段,尤其对以痉挛性梗阻为主者疗效较好.

    作者:杨志生;荣文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血压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平肝活血明目方治疗高血压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7例高血压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中药平肝活血明目方治疗,将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出血吸收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眼底出血完全吸收率为18.92%,部分吸收率为67.6%.结论 中药平肝活血明目方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疗效.

    作者: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降浊清丸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降浊清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切除大鼠7/8肾脏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连续给予降浊清丸12周的治疗作用,测定尿量,尿蛋白,尿中尿素氮、肌酐,血中肌酐、尿素氮及胆固醇含量;摘取肾脏称重,计算肾脏指数,并在光镜下进行肾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观察该药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灌胃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降浊清丸可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尿量、尿蛋白、尿中尿素氮,并明显降低血中肌酐、尿素氮及胆固醇含量.病理学观察显示降浊清丸可部分修复肾切除模型大鼠的肾组织,表现为肾指数降低,肾小球直径减小,间质炎症减轻,并能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结论 降浊清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冬平;李蜀平;王大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单纯性肥胖症,即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成的肥胖症.此症不仅影响形体美,还容易并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我们在嘉定区开设了首家针灸减肥专科门诊,对大量肥胖患者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陶善平;王峰;黄美芳;沈其星;周丽艳;单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昌阳泻心汤加减治疗湿热泄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昌阳泻心汤加减对湿热泄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寻找符合东南亚地区治疗湿热泄泻病证的佳中医方药.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昌阳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昌阳泻心汤与葛根芩连汤都取得满意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昌阳泻心汤对改善症状和临床痊愈率方面优于葛根芩连汤(P<0.05).

    作者:江义墩;杨晋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3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肝气郁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口服,对照组单纯用阿米替林口服,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治疗组HAMD减分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能明显改善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少有不良反应.

    作者:赵海梅;姜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从肺主气失司论中风病机

    肺主气,首见于《内经》,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其中,肺主一身之气是通过肺主呼吸之气来实现的,即通过肺有节律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如此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宗气乃至一身之气的生成,并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赵海滨;沈承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拟理气和胃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理气和胃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自拟理气和胃健脾汤口服,对照组46例以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自拟理气和胃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段宗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文献质量的初步分析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性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分别从文献使用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临床研究方法、干预措施(针刺方法、手法)描述、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定的康复师人数方面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不同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所用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在干预措施描述方面也不够详细、具体.结论 在今后研究中应选用统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从不同方面进行疗效评价,以期增加试验的科学性、可信性.

    作者:王丽平;张彦红;解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30例,以中药血府逐瘀胶囊合并小剂量西药抗抑郁剂--西酞普兰与单纯西酞普兰为治疗药物,均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对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疗效相近,但起效快,西药用量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综合效果更好,患者依从性强,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心功能Ⅲ~Ⅳ级,辨证属气(阳)虚血瘀、水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对照组给予苓桂术甘加丹参汤,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益气温阳利水汤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安海英;侯雅军;尚菊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通痹强脊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通痹强脊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湿热瘀阻证强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通痹强脊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湿热痹片,每次6片,每日3次.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为观察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脊柱活动度、缩短指地距和晨僵时间、减轻疼痛程度等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沉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缓解腰骶疼痛、腰背或颈部疼痛、疼痛夜甚、活动不利、晨僵、关节肿痛和口干等7项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痹强脊胶囊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蜀平;刘冬平;王大千;马韶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田从豁治疗痹证经验

    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事业5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之一.在针灸治疗中,田教授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理、法、方、穴、术,主张当针则针、当药则药或针药并用,倡导中西医相结合、主动治疗与被动治疗相配合,临床擅长治疗中风后遗症、精神紧张症、各种神经痛和麻痹、风湿病、胃肠痛、哮喘和过敏性疾患等.

    作者:赵华;田从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周乃玉痹病学术思想探讨

    周乃玉教授治疗痹病经验丰富且独特,强调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结合,辨证与辨病互参.关于痹病的病因,内因突出脾肾阳虚和气血不足,外因包括寒湿凝滞、湿热壅塞、湿毒侵淫.临床总以寒热错杂、虚实相兼者多见,确立健脾补肾、温化寒湿、通经活络、逐瘀解毒为治疗痹病之基本大法.治疗中常以温补脾肾为先,重用附子、肉桂、黄芪;同时重视从肝论治,调气和血,广泛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特别擅用虫类药物,搜剔通络,逐瘀止痛.临床疗效卓著.

    作者:谢幼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茶多酚对乳腺癌组织及重要器官微血管密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小鼠乳腺癌组织及重要脏器(心、脑、肾)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用以判定茶多酚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特异性.方法 应用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EMT6细胞株,经培养传代后,以纯系BALB/c小鼠为荷瘤动物,并以茶多酚灌胃及局部注射两种干预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乳腺癌组织和心、脑、肾组织MVD.结果 茶多酚灌胃组、局部注射组肿瘤组织MVD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心、脑、肾组织MVD茶多酚灌胃组、局部注射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茶多酚可选择性地抑制乳腺癌组织微血管生成,对心、脑、肾组织无显著的影响.

    作者:张燕明;陈信义;徐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干预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期60~79岁CAP逐渐增加.我们在临床中用清气化痰丸配合西药治疗老年C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寇焰;张晓霞;董明霞;吴之煌;陶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注重毕业生调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毕业生调查与分析

    我校对除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以外的17所中医医院(含综合性医院中医科)进行了近三届毕业生的调查,其调查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外语水平等方面.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基本能适应社会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结果提示,今后在教育教学上应有所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作者:徐竹林;徐茵;王秀兰;舒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因及发病特点的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发病诱因、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的分布以及中、西医分型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各科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共计95例,填写病历回顾表,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诱因、中西医分型等.结果 入选病例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5~55岁,以中青年为主;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病程多集中在1~60个月左右;发病可能与精神因素、饮食不节或不洁、感染、劳累等因素相关;西医分型以慢性复发型为多,中医分型以湿热内蕴证为主.结论 对95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的分析研究结果为中医辨证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作者:王艳;陈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拟桂枝柴胡连翘汤治疗流行性感冒28例临床观察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群普遍易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目前西医无特效药物.笔者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用桂枝柴胡连翘汤治疗流感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淑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