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臀肌挛缩症32例

张义峰;苏兰海;李国胜;姜立祥

关键词:臀, 挛缩, 纤维化, 青少年
摘要:臀肌挛缩症是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异常,该病并非少见,但许多患者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才到医院就诊.现将我科1994年8月-2003年10月治疗的32例总结如下.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厂家盐酸氟西汀胶囊溶出度的比较

    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此外,对强迫症、贪食症、惊恐发作和经前期焦虑障碍等也有效.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是影响其体内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笔者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溶出度的比较,旨在考察不同厂家同类产品的内在质量,以期为国内生产厂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徐萍;李晓华;杨金荣;房志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微创内窥镜诊治术后感染伤口的疗效观察

    伤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有时反复发作,有时经久难愈,是外科常见且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的内窥镜对感染伤口进行诊治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王绍山;陈立军;胡香萍;王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贲门癌根治术三种径路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经腹、经胸及经胸腹联合径路行贲门癌根治术的利弊,指导临床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7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从手术损伤、操作便利性、术后恢复、允许的切除范围及术后生存率几方面,对3种径路进行比较.结果:经腹径路失血少、手术时间短;经胸径路上切缘距离长但全胃切除少;全胃切除及胰脾联合切除多经胸腹联合径路完成;3种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及术后生存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3种径路各有利弊.对于病变局限于腹内、未侵犯食管或心肺功能较差者,宜选择经腹径路;对于有食管侵犯、而胃部病灶较小、未发现腹内转移的较早期病变,宜经左胸施术;对于病灶较大,胸、腹内均可能存在外侵或淋巴转移,并且能够耐受者,可考虑经胸腹联合径路施术.

    作者:黄景陶;赵锡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37例感染肉芽创面治疗分析

    由外伤、烧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长达数月不愈的慢性感染肉芽创面处理比较困难.我科1994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7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军;刘名龙;王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CK技术与多巴酚丁胺负荷对冠心病的评价

    超声心动图彩色室壁运动(color kinesis,CK)技术能实时、动态以彩色形式显示出心室壁内膜运动的位移与相应的时间,将室壁运动的收缩过程完整、客观地以彩色成像并加以保留.笔者就该技术与多巴酚丁胺药物结合,对33例临床拟诊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心肌室壁运动的检测,并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做对照,以探讨超声CK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耿庆国;刘玉洁;骆永娟;李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儿门静脉积气征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门静脉积气(portal venous gas,PVG)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在门静脉及其肝内门静脉分支异常积聚形成的影像学征象[1],通常是通过腹部X线片诊断.由于临床医生对PVG的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认识不足,影响了对该病的诊断.2002年5月-2004年2月,我院超声发现PVG 6例,现就其声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作者:裴广华;李林;王世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心肺复苏期家兔血浆内分泌激素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取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作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肺复苏期各时相血浆ET、CGRP、NO、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初始血浆ET未见明显升高(P>0.05),心肺复苏5min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NO水平降低(P<0.05),复苏后0.5 h血浆ET明显升高(P<0.01),复苏后2h血浆ET、CGRP、NO均较复苏前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期血浆ET变化是机体的应激过程和代偿反应,但持续高浓度对机体重要器官将造成进一步损伤,而CGRP、NO有明显拮抗ET异常升高所致的损伤作用,这可能是一种调节机制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梁华;陶国才;郭永军;王立文;马秀光;杨焕杰;贺雅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部的表现,该病呈全球性逐年成倍增加的趋势.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持续和固定,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大类.

    作者:王学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41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直肠的解剖、直肠癌病理认识的提高,手术技巧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器械设备的更新,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直肠癌外科治疗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根治性保肛手术逐渐成为首选的术式[1].

    作者:耿树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缬沙坦未能控制血压的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抗高血压疗效比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洁治术后不同牙面抛光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波洁治术及喷砂术后进行牙面磨光的理想方法.方法:选择32颗因牙周炎而拔除的牙齿,随机分为6组,未经超声洁治术组;超声洁治术后,不作抛光处理组;洁治术后用橡皮杯轮蘸国产抛光膏抛光组;洁治术后用美国3种不同直径颗粒抛光膏抛光组;洁治术后用喷砂抛光牙面组;洁治术后用日本产矽粒子抛光牙面组.磨光牙面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未洁治牙齿表面有呈纤维状或块状的牙垢和牙菌斑,洁治后未抛光牙面粗糙不平或有划痕缺损.抛光后表面整洁,且小颗粒抛光剂抛光后,表面平整光洁,见不到缺损痕迹.用日本产固体矽粒子抛光后,表面光洁度高,原有缺损需极仔细对比观察方可判定.喷砂牙面表面光洁但可见众多浅凹痕,多数为不规则小点状.结论:经过超声波洁治术、喷砂后应该用一些进口的细颗粒抛光膏或矽粒子进行牙面磨光,使牙面提高光洁度,用矽粒子效果好.

    作者:王永兰;吴陈炫;陈东来;董亚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消毒含漱液漱口对口腔科诊室菌落数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消毒含漱液漱口对口腔诊室空气质量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嘱患者治疗前使用指定含漱液(普通清水、玉洁新、双氧水或洗必泰)漱口,每种含漱液连续使用5 d,每天于8:00、10:00及12:00采集空气样本,观察各诊室在不同时点、不同含漱液漱口后空气菌落数的差别.同时选择高峰时段观察漱口前后椅旁痰盂表面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使用不同含漱液漱口后诊室空气菌落数玉洁新<双氧水<洗必泰<普通清水.使用3种含漱液漱口后痰盂表面的细菌杀灭率均大于90%,但玉洁新与双氧水细菌杀灭率高于洗必泰.结论:就诊前使用消毒含漱液漱口可改善口腔科诊室空气质量及减少物体表面污染.

    作者:高津福;徐菁玲;宁培勇;孙晨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改良尿道拖入术治疗外伤后陈旧性后尿道狭窄

    2002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改良Badenoch氏尿道拖入术治疗外伤后陈旧性后尿道狭窄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昭夷;张廷继;范玉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近几年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应用Amplatzer双盘封堵器封闭房间隔缺损,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新方法,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经超声心动图筛选,在X线及超声引导下,应用介入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兵;张玉兰;徐乃勋;马卫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5例

    近年来老年人患顽固性鼻出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全身因素,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反复发作,多数患者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痛苦大,效果差,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笔者2001年1月-2004年1月在内窥镜下微波治疗不同时期顽固性鼻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云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频通气在气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气管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常需在气管、支气管与隆突部位行手术治疗.这些部位手术的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关键在于气道的管理,必须确保气道通畅、通气氧合良好.同时还需为手术提供开阔的手术野.

    作者:蒋大中;徐明;刘俊英;施乙飞;边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心脏外科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的致死原因.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术后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在逐年增多,VAP的患者也在相应增加.笔者对2002年1月-2004年10月23例机械通气(MV)时间≥48 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发现23例VAP患者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病原体,并探讨其耐药特点及治疗对策.

    作者:李培军;李军山;孙得权;杨冬艳;简凯陶;刘昌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免疫印迹法检测鼻炎及哮喘儿童的变应原

    变态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的发生是因接触过敏原,如粉尘螨、花粉尘、霉菌等外源性变应原作用于人体所至.变应原物质作为外表的诱发因素固然重要,而人体对这种物质的易感性则是关键,是变态反应发病的内在基础[1].

    作者:陈亚秋;林书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心肌桥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桥亦称壁冠状动脉,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挤压,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该段冠状动脉于心脏收缩期受心肌桥不同程度压迫,产生短暂的、间歇的狭窄,甚至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但大多可于舒张期恢复.

    作者:郭玉军;赵晓赟;梁爽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