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啸洪;林文森
目的:探索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进行了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检测.结果: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降低,IFN-γ的降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两者呈负相关.结论:IFN-γ在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IL-10与感染后喘息的发作有关.
作者:邹映雪;鲁继荣;纪树萍;宁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HI)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氧代谢变化规律.方法:对13例SHI患者(GCS≤8分)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采用Neurotrend-7TM多参数监测系统持续监测脑组织氧分压(RbtO2)、二氧化碳分压(PbtCQ2)、pH值(pHbt)及脑温(BT),比较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3例患者伤后平均PbtCO2 9.69 mmHg,PbtCO2 58.08 mmHg,pH bt6.825,在亚低温治疗中PbtCO2与pH bt逐渐升高,PbtCO2逐渐降低,达到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2)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未见与监测有关的并发症.(3)SHI后脑氧代谢指标与GCS、GOS均无明显相关,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与GOS呈正相关.结论:脑氧代谢持续监测安全、有效,有利于早期发现SHI后脑组织缺氧及酸中毒.亚低温治疗能有效缓解 SHI 后的脑组织缺氧及酸中毒,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治疗中脑氧代谢的相对变化与其绝对数值相比,在进行伤情、预后评估及治疗评价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荷红;只达石;张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丁丙诺啡为混合型阿片激动-拮抗剂,在多种动物模型中显示了较强的镇痛活性,作用强度比吗啡强数十倍至上百倍[1].本研究主要比较丁丙诺啡和吗啡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的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闫东来;王国林;于泳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例1 女,36岁.因下腹憋胀8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1年9月12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间歇性憋胀感,能忍受,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阴道不规则出血,未行任何处理.
作者:陈文雪;苏杏满;米文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护骨素配基(OPGL)反义RNA对成骨细胞OPGL和护骨素(OPG)mRNA表达及破骨细胞样细胞(OLC)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OPGL cDNA反义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成骨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通过RT-PCR研究其OPGL和OPG mRNA表达的变化.将转染有OPGL反义基因的成骨细胞与小鼠骨髓细胞共培养,观察OPGL反义RNA对OLC生成的影响.结果:转染有反义OPGL cDNA的成骨细胞OPG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G mRNA表达不受影响.其诱导的OLC数目显著减少.结论:OPGL反义RNA抑制了OPGL基因的表达,使得成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分化的能力减弱.
作者:王宝利;邱明才;梁东春;郭刚;张镜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常有心悸、胸闷、憋气及不典型胸痛等症状,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可有缺血性ST-T改变,多被诊断为冠心病,因而大量服用各种扩张冠状动脉及抗血小板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我院2002年1月-6月,对有上述临床症状且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的253例更年期妇女,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128例既无糖尿病,又无高血压,笔者分析了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作者:董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国外于1990年开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治疗冠脉严重钙化的患者,据多中心调查报道成功率达94%,证明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治疗冠脉的严重钙化病变及长段病变较PTCA安全有效,辅以支架术可获得良好的血运重建[1,2].笔者自1999年为5例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实施冠脉内旋磨术治疗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姜华;刘玉洁;赵茹;张我素;孙根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脑室炎是指发生在脑室系统及其周围的炎症[1].以化脓性脑室液为特征,较一般颅内感染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笔者采用颅内压(ICP)监测持续抗生素灌洗法治疗9例外伤性化脓性脑室炎,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昕;张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常按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临床表现患病区域疼痛剧烈,皮疹消失后可遗有长期的神经痛.笔者运用梅花针叩刺、拔罐、中药内服及红光照射法治疗此病36例,观察皮疹的消退状况及疼痛程度并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子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龋病发展过程中牙髓组织内T、B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以探讨牙髓免疫防御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4组不同龋坏深度牙髓组织中的T、B细胞,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4组龋病牙髓龋坏区CD45RO阳性T细胞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龋坏区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龋组T细胞数多于正常组和其他各龋病组,各龋病组牙髓龋坏区T细胞数均多于非龋坏区(P<0.05);中龋组和深龋组CD20阳性B细胞数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免疫系统对龋源性刺激产生了积极的应答,早期阶段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而进展期阶段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进一步增强.
作者:吴丽更;杨若愚;王岷峰;侯芝艳;陈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腰椎椎弓崩裂是指腰椎椎弓峡部不连,如单独存在,也称腰椎峡不连或腰椎滑脱前征.腰椎椎弓崩裂的基本形态改变在峡部,即椎弓的窄处,一侧或两侧不连,而将脊椎骨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包括椎体、椎弓根、横突及上关节突,后者包括椎板、下关节突及棘突.对于其诊断目前又有新报道,而对于其治疗方案更是众说纷纭,治疗效果也大相径庭.且存在较多争议,笔者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郝永宏;赵合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1年1月-6月,我科应用天津市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商品名安福隆)和天津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了60例带状疱疹,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志良;徐小丽;任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筛查国人脂蛋白脂肪酶(LPL)外显子9基因突变和Ser447→stop突变频率,并探讨该突变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依血脂测定结果,将169例分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组(HTG组),48例和正常甘油三酯组(对照组)121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待测人群的LPL基因外显子9及其相邻内含子区域进行突变筛查,并对典型单链构象电泳图谱携带者进行PCR产物测序.结果:在169例中检出1例Ser447→stop突变纯合子,50例Ser447→stop杂合子,未检出其它位点的突变;HTG组的Ser447→stop突变检出率(25.0%,12/48)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8/121),HTG组的Stop447等位基因频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16.5%),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国人群中LPL外显子9突变种类单一,Ser447→stop是一高频率的多态性位点,Stop447等位基因可能有轻微的降低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
作者:穆云翔;赵郁;钟媛;刘新宇;解用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进入缺血性心肌病血管重建时代以后,人们发现心肌在缺血条件下不仅只有缺血坏死的结局,而且还有心肌缺血后心肌冬眠这一特殊时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笔者拟对心肌冬眠在概念界定、临床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等几个方面的新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尚跃丰;王佩显;吴恩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肾聪耳片对卡那霉素致豚鼠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方法:卡那霉素致聋制作动物实验模型,用中药制剂补肾聪耳片进行干预,通过听力和耳蜗病理实验观察其改善听力和对耳蜗毛细胞的修复作用.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各项观察指标(耳廓听域反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外毛细胞听毛缺失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微结构检查发现中药制剂对耳蜗结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补肾聪耳片能恢复神经反射的功能,改善耳听力,促进毛细胞修复.
作者:沈啸洪;林文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克隆Survivin基因的cDNA,为分子信标定量检测其mRNA提供模板标准物.方法:以国人胎脾为材料提取总RNA作为模板,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Survivin cDNA,并将其重组到pUC18质粒中,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克隆的Survivin cDNA序列与Gene Bank中的该基因序列相比较仅有1个碱基出现差别,并导致编码相应氨基酸的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Survivin基因的cDNA克隆,为建立Survivin基因mRNA的定量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红;梁东春;张镜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乳过氧化物酶(LPO)是一个以过氧化氢(H2O2)为供体的氧化还原酶类,其分子质量约为80~100ku,它存在于人体的唾液和眼泪中,与硫氰酸根(SCN-)和H2O2共同形成人体唾液和眼泪中天然防御系统即乳过氧化物酶系统(LPO/SCN-/H2O2),具有广谱抑菌的功能[1].
作者:张艳君;李明润;高向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是了解子宫和输卵管情况的重要检查方法.以往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时妇科医生暴露于X线下将造影剂推注到子宫输卵管内.受曝光次数的限制不能动态显示造影过程,且对医生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将造影方法进行了改进,用微量注射泵代替手工推注造影剂,在数字型X线机下动态观察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过程.
作者:赵晓徽;随笑琳;王雅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