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氧自由基变化与病变程度及病毒含量的关系

张文中;张彤;贺丽香;陈俊梅;赵秀英;梁瑞彬

关键词:肝炎, 乙型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DNA, 病毒
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氧自由基与病变程度及病毒含量的关系.方法:10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单纯携带组(XD)、急性肝炎组(AH)、慢性活动性肝炎组(CAH)及肝硬化组(LC),另设对照组20人.分别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40例CAH患者行HBV-DNA定量分析后,其中19例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另2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疗程6个月后复测血清HBV-DNA、SOD及MDA水平.对各组间SOD、MDA水平及治疗前后HBV-DNA水平、SOD及MD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OD及MDA变化显著(P<0.05).CAH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DNA含量下降,伴随SOD上升及MDA下降.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氧自由基代谢异常,其水平与病变程度及病毒含量明显相关.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对单支冠脉病患者AMI后长期生存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提高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的治愈率,减少死亡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3例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病人,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手术入路,参照5型分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本组根治性切除(Ⅰ~Ⅱ级)28例;次全切除(Ⅲ级)5例,无1例死亡,仅1例术后偏瘫.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术的运用,合理处理残留瘤,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术后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作者:翟博智;刘春生;佟小光;杨玉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新出现的药物:Eplerenone——一种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SARA)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1987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椎管内表皮样囊肿14例,皮样囊肿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合有关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

    作者:陈文裕;刘春生;杨玉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氧自由基变化与病变程度及病毒含量的关系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氧自由基与病变程度及病毒含量的关系.方法:10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单纯携带组(XD)、急性肝炎组(AH)、慢性活动性肝炎组(CAH)及肝硬化组(LC),另设对照组20人.分别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40例CAH患者行HBV-DNA定量分析后,其中19例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另2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疗程6个月后复测血清HBV-DNA、SOD及MDA水平.对各组间SOD、MDA水平及治疗前后HBV-DNA水平、SOD及MD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OD及MDA变化显著(P<0.05).CAH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DNA含量下降,伴随SOD上升及MDA下降.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氧自由基代谢异常,其水平与病变程度及病毒含量明显相关.

    作者:张文中;张彤;贺丽香;陈俊梅;赵秀英;梁瑞彬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单纯性肥胖引起的HAIR-AN综合征-附二例报告

    HAIR-AN综合征是发生于女性的一个多系统的疾病,包括睾酮水平增高(hyperandrogenism,HA)、胰岛素抵抗(insuiin resistance,IR)和黑棘皮病(acanthosis mgricans,AN)[1].其主要病生理紊乱是胰岛素抵抗和睾酮增高,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皮肤表现.

    作者:吴粤秀;马中书;邱明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胎窘时施行急症剖宫产对脐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在胎窘时施行急症剖宫产对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计分级(ASA)1级已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剖宫产孕产妇40例,分为腰麻(SA)组20例和连续硬膜外(CEA)组2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新生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SA组脐动脉血气的pH、PO2明显高于CEA组(P<0.01),SA组的PCO2明显低于CEA组(P<0.01),两组BE、HCO3-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症剖宫产尤其有胎儿宫内窘迫者选择腰麻较硬膜外麻醉对新生儿更为有利.

    作者:顾晨桃;朱秀敏;王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思密达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影响

    近年我国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60年代报道只占母乳喂养者1%,80年代提高到8%,1984年达30%[1].虽然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性脑病,不需特殊处理.

    作者:郝淑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130例白内障术后屈光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为了解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变化特点,笔者对130例160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作连续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于1995年6月-2000年6月,共计行白内障手术130例160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04眼,先天性白内障10眼和并发性白内障46眼.

    作者:施惠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新型α-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萘哌地尔(naftopidil,KT-611)是新型α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前列腺压力,改善尿流动力学,并有较弱的钙拮抗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高血压[1,2].本文将其与同类药物多沙唑嗪进行对比观察,以评价其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作者:陈树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腹子宫切除并膀胱直肠膨出修复术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疾患合并生殖器脱垂经腹1次完成的新术式.方法:研究组58例均患有生殖器疾患,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经腹行子宫附件切除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38例腹式子宫附件切除加阴式阴道前后壁修补.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 h 20 min~2 h 10 min,平均为1 h 42 min.对照组为2 h~3 h 20 min,平均2 h 31 min(P<0.01).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2 mL、303 mL(P<0.01).结论:开腹直视下手术操作解剖关系清楚,操作简化,较阴式手术难度小,创伤小,不易损伤膀胱、输尿管、直肠等周围脏器,且血管结扎、韧带悬吊牢靠,意外情况发生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徐虹;涂持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中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变化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治疗中的重要问题,是决定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影响手术近期病死率和远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监测患儿血浆中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浓度,观察肺血管舒缩平衡的变化,了解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作者:常诚;郑捷;董维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病理形态学研究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对32例主动脉夹层标本和10例正常主动脉壁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1)弹力纤维断裂、囊性中层退行性变、中层坏死等病理改变并非主动脉夹层所特有,正常主动脉壁亦可出现上述组织学改变.(2)病变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P<0.05),且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并无必然联系.结论:(1)主动脉夹层并没有特征性组织病理改变作为其发病基础.(2)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局部性损伤-修复机制.

    作者:李卫民;左景珍;于昂;孙衍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脐部弧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笔者自1997年6月-2000年6月采用经脐部弧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62例,取得满意效果,并与我院同期经肋缘下斜切口手术的41例进行对比,现分析如下.

    作者:牛军;叶祖萍;房志勤;戴春娟;孙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是以肝静脉或肝后段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科自1996-1998年共收治7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海;于国涛;何菊;张秀军;黄梅;张晶;张岩;关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人龋病牙髓中肽能感觉神经纤维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龋病发展过程中人牙髓内感觉神经纤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变化特点,以探讨龋病病变程度对牙髓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不同程度的龋病牙髓中CGRP、SP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4组牙髓中CGRP数量随龋病进展而增多,各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牙髓中SP数量中龋时明显增多(P<0.05);而深龋时反而减少.结论:正常牙髓中存在SP、CGRP,其数量与龋坏深度呈正变关系,龋坏早期,神经肽对龋源性刺激做出了反应,随着龋坏的发展,局部免疫应答增强.龋源性刺激可能引起末梢神经纤维释放SP、CGRP.

    作者:郝玉梅;杨若愚;孙保存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抗体-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

    目的:建立一种随访肝硬化患者早期发现肝细胞癌(HCC)的方法.方法:用生物素抗体亲和印迹方法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AFP-P4+P5.结果:HCC患者AFP-L3和AFP-P4+P5水平分别为(49.57±18.09)%和(43.96±14.03)%,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的(4.98±5.53)%和(10.0±11.0)%.其诊断肝癌敏感性分别为96.55%和93.75%,特异性为100%和88.24%.结论: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更方便临床随访高发人群,早期发现HCC.

    作者:李菲;孙克诚;赵树清;刘兆江;张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X线诊断(附26例报告)

    成神经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原发瘤可发生于肾上腺、腹部及交感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很快即可发生转移,一般可沿淋巴或血行转移至肝、淋巴结及骨骼等部位,且常在未发现原发肿瘤时就已发生了骨转移.笔者对26例成神经细胞瘤的骨转移X线改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杨;马达智;沈世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56例临床分析

    肺弥漫性病变是常见病,病因不一.笔者分析我院1993年-2000年期间获诊断的56例弥漫性肺疾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检查的结果,并结合临床讨论其病原学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6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37~74岁,平均(52±14)岁.

    作者:邵宝生;马淑萍;李淑花;朱亚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重组变异纤维蛋白原体外表达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培养方法制备纤维蛋白原(Fbg)β链K 318 E/D 320 S变异蛋白,观察此变异蛋白对凝血反应的影响.方法:用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方法构建变异重组质粒;磷酸钙法将此质粒转染CHO细胞;经细胞培养表达变异蛋白;硫酸铵沉淀法和免疫亲和层析法获取蛋白.进行纤维蛋白多肽A、B释放实验和在3种Ca2+浓度下的纤维蛋白聚合实验,并评价此变异蛋白的功能.结果:变异与正常Fbg纤维蛋白多肽A、B释放实验无差异.纤维蛋白聚合实验显示,在不同Ca2+条件下两者间Lag period,Vmax和终光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 β链变异蛋白可能引起Fbg D区结构的变化,使纤维蛋白聚合位点和Ca2+结合位点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致使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度减慢及纤维蛋白纤维粗细出现异常.

    作者:毛用敏;平立芳;程津新;陈倩;赵福梅;赵炳让;崔让庄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