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静;辛显涛
基于某三甲医院社工在病房探访服务中的实践经验,实例分析社工在需求评估、情绪疏导、资源链接、转介与反馈、促进病友互助中的作用,总结医务社工在病房探访中的专业优势与独特意义,以期对其他医院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有所借鉴。
作者:孙振军;杜勤;卞薇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通过医师大会采用模拟纠纷现场的形式,进行纠纷病例分析点评对于医疗安全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3年开始通过医师大会对纠纷病例进行系统的分析点评,观察2011—2015年门诊医疗纠纷发生率(当年门诊医疗纠纷发生人次/当年门诊人次)和住院医疗纠纷发生率(当年住院医疗纠纷发生人次/当年出院人次)的差异。结果2011—2015年门诊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032‰、0.034‰、0.020‰、0.014‰、0.015‰;住院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64‰、2.23‰、1.71‰、0.93‰、0.94‰。经过统计学分析,2014年和2015年住院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医师大会进行纠纷病例分析点评对于医疗安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新军;董德朝;马俊鹏;赵海源;张津华;李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应用TOPSIS法对新疆某三甲医院医疗中心评价,探讨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整合医疗资源后医疗中心服务能力的变化。方法应用TOPSIS法对新疆某三甲医院医疗中心6个核心指标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核心指标变化优的前三名依次是:血液病中心、心理医学中心、妇科·生殖助孕中心。结论该排名显示整合后的医疗中心院内核心指标变化的综合排序、非综合实力排序。构建医疗中心对巩固优势专科,合力助推弱势专科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张南;李建文;姜小明;玛依娜·卡哈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医改制度的不断推进,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医院有较高的应对能力。某院纳入总额预付试点以来,通过采取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探索医疗保险新的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管理举措,顺利完成总额预付各项指标,提高医院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医院医疗保险良性发展。
作者:贺涛;王昆;李德昊;武娜;刘静;侯莹;贾仲愚;段飞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院管理伦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管理方式,从国内外学者关于医院管理伦理的研究情况、医院管理在伦理建设方面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发现有学者提出医院管理“大伦理”的管理模式:即涵盖研究伦理、临床伦理、管理伦理三方面;同时,介绍作者所在医院的几点做法。在文章的后,作者提出关于提升医院管理伦理建设水平的对策。
作者:唐月红;陈瑛瑛;石慧;姚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心理学领域介绍积极心理学范畴,通过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积极干预措施,引用国内外众多临床实验结果,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干预对护理临床、药学临床、基础临床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一些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干预领域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和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着局限和不足,需要深入探讨。
作者:杨媛媛;刘夏阳;连涌杰;王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加强军队医院经费使用管理,实现军事、经济、社会效益大化目标,是新形势下推进军队建设改革发展的紧迫需要。医院作为全军试点单位之一,根据军队医院经费管理绩效控制要求,在组织领导、前期编制、过程控制、监督评估、跟踪问效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经费绩效评价机制,从而为该项制度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龚维琴;陈颢;许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的科研产出情况及不同科研产出成果在临床医师科研评价中的重要性。方法以某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科研管理者和临床医师为目标人群,通过资料收集、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临床医师学术成果的产出现状,采用简单专家咨询法对多种学术成果作为科研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估。结果临床医师学术论文和基金课题产出量较高,专利和学术专著/教材/工具书产出量中等,技术标准产出量低。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学术论文和基金课题的重要性高,权重均为0.228;其次是技术标准和专利,权重分别为0.200和0.198;学术专著/教材/工具书的权重低,为0.147。结论实用性较强的专利和技术标准产出量较低,但专家认为其重要性较高,提示在科研评价中有必要科学地衡量各种成果的权重。
作者:叶强;张从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门诊患者专家预约率。方法分析影响专家预约率的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实施对策后,门诊专家预约率同比增长13.91%。结论通过信息化模式管理显著提高专家门诊预约率。
作者:孙炜臻;张丽杰;杨秋云;王志勇;魏民;项耀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某军队医院军队医改、基本医保、外地医保和自费四种不同付费方式工作量、医疗费用、病种、工作效率的差异,探讨不同付费方式对医院经济的影响,提出军队医院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军字一号”系统采集数据,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军队医院外地医保患者多,次均费用高;军队医改患者少,与基本医保患者次均费用基本相当。军队医改患者平均住院日长,药占比低。结论不同付费方式对医院经济结构产生不同影响,应当加快军队医院支付制度改革,将军队医院纳入地方公立医院改革,并强化医院自身管理,促进军队医院的发展。
作者:李淮涌;邸傲南;林庆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利用满意度测评调查分析,对医院服务进行诊断,发现医疗质量、就医环节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使持续改进更加具有针对性。方法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并用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分析满意度数据。结果方差分析显示5个维度间满意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管理机制低,组织氛围次之,自我认同高。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员工满意度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员工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均值为3.776分,各维度的满意度得分均值均处于3~4分(“不确定”和“同意”之间),为基本满意状态。
作者:叶锋;徐其吉;吉洪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微信群向临床护士发放关于临床护理科研现状的调查问卷,进行结果分析,评价护理科研现状,并指导下一阶段科研培训工作的开展。方法将护理科研现状调研的全部内容通过问卷网转换成电子版形式,利用微信群平台向全院临床护士发放问卷。结果参与微信问卷调研的护士614名,占全院护士总数的86%。数据真实可信,能够反映护理人员的科研现状。结论采用微信平台进行科研现状调研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还避免临床护士工作与填写问卷的时间冲突。护理科研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知识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是影响护理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雷利华;陈洁;刘云娥;宋庆;宋卜;卢敬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收入内控机制在机制和功能上都发生重大变化。对信息化条件下医院收入内控机制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医院收入内控机制建设的方向与重点环节。
作者:查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使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了解某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回顾性的流行病调查方法对某院2013年所有的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有938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2.1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所占比例大,占62.04%;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出以G-菌为主,占54.27%;医院感染在不同病区、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联用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的分布上有差异,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实时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医院感染的信息,从而为采取针对措施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宇方;汪涛;唐倩;裘璐珊;陈天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于优质护理的保障联席会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6月,由护理主管院长与后勤主管院长共同牵头、院办召集,每季度召开1次基于优质护理的保障联席会,临床护理单元与保障部门负责人对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比较分析联席会召开前后各类问题解决的及时性、临床护士对保障部门的服务满意率。结果基于优质护理的保障联席会实施前后,临床护理单元反馈问题的解决率分别为75.74%和9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4, P=0.000);实施联席会后,临床护理单元反馈问题解决的及时性以及临床护士对保障部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均较实施联席会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优质护理的保障联席会的召开,提高保障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临床护士的肯定,有力保障医院优质护理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作者:容根南;邹宁;朱瑜;黄冬枚;张黎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军队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医疗纠纷防范措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该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发生的73起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其发生特点及原因。结果医疗纠纷高发科室为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诊疗效果不满意、术中或术后死亡、手术不当等。结论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建立合理医患沟通制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患者风险意识、降低诊疗期望值等是医疗纠纷的主要防范措施。
作者:刘晴;许苹;李世东;绳慧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环节管理在控制跌倒/坠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安全小组,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对于高危跌倒/坠床的患者在环节上进行控制,采取制度的告知,流程的完善及对护士的培训等方法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结果控制前及控制后的高危患者跌倒率下降(P<0.01),护士的主动上报率上升。结论在高危跌倒/坠床患者中运用环节质量管理,对降低高危跌倒/坠床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并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跌倒/坠床的主动上报率;但同时也发现,护理人员对高危跌倒/坠床发生的评估能力和正确性直接影响高危跌倒/坠床评价和后续有效处理。
作者:盛荣;王蓓;刘尚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区域一体化基层部队军医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托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运用德尔菲法( Delphi )、层次分析法( AHP),通过3轮咨询建立区域一体化基层军医培训体系。结果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40项,并确立指标权重。结论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区域一体化基层军医培训的组织实施原则和组织实施基本模式,并为开展培训效果评价打下基础。
作者:陈勇;杨明;罗克品;向月应;李鹏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尝试在军队院校动物外科学教学中开展颅脑创伤第二课堂,以强化颅脑战创伤的重要性,提高军队院校学员的应急操作能力和战创伤急救能力。建立的颅脑创伤模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有望经后续大样本研究验证后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张晨冉;沈宏亮;胡国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参与西部地区妇幼卫生能力提升项目的分析,从理论上初步探索适合妇幼保健院之间的对口支援模式,为上级行政部门更好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法,对对口支援工作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解析西部地区妇幼卫生能力提升项目的对口支援现状与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对口支援的成效与对口支援的模式密切相关。结论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模式、方法,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对口支援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效果。
作者:王卫东;曾候霖;舒萍;胡晓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