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

李莹;陈新梅

关键词:熊果酸, 分光光度法, 大山楂丸
摘要:目的 建立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自制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以熊果酸标准品为对照,波长545 nm处测定自制大山楂丸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 熊果酸在12~60 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r=0.999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1.57%.精密度、重现性好;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在1h内稳定.结论 此法操作方便、简练、高效,可用于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3种茶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中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普洱茶(熟茶)、铁观音、红茶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药物组及低、中、高剂量普洱茶(熟茶)、铁观音、红茶组(0.5,1.0,2.0 g/kg·bw).试验大鼠灌胃授试茶样水浸提物35 d后采血处死,分离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活性;用RT-PCR法检测试验大鼠肝脏细胞中IGF-I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药物对照组,中、高剂量普洱茶组,低、中剂量铁观音组,低、中剂量红茶组T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药物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普洱茶组,低、中剂量铁观音组,低、中、高剂量红茶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低、中、高剂量普洱茶组,低、中剂量铁观音组和高剂量红茶组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低、中、高剂量普洱茶组和低、高剂量红茶组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高剂量普洱茶、中剂量铁观音组IGF-I基因表达较高.结论 普洱茶(熟茶)、铁观音、红茶对IGF-I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基因表达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普洱茶(熟茶)的作用更好.

    作者:刘家奇;邵宛芳;王蕊;黄业伟;赵宝权;侯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LC测定氟他胺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氟他胺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 μL;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 氟他胺与各杂质能得到有效分离,各杂质在0.04~2.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 本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氟他胺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崔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钠冻干粉针的研制

    目的 制备雷贝拉唑钠冻干粉针.方法 选用单因素筛选冻干粉针的支架种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的含量.结果 选用右旋糖酐40作为支架剂,氢氧化钠调节pH,雷贝拉唑钠含量测定表明雷贝拉唑钠进样量在47.87~71.81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7%,RSD=0.78%(n=9).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

    作者:郭绍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柱前衍生化法测定莫西沙星小环的对映异构体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法测定莫西沙星小环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方法 采用Symmetry C18 (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柱温为35℃;衍生试剂为2,3,4,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检测波长为252 nm.结果 莫西沙星小环对映体衍生物获得了基线分离,并确认了R,R-衍生物的色谱峰;浓度1.44~72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4 801C-6472 (r=0.9999).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莫西沙星小环对映异构体的拆分.

    作者:刘彩霞;孙利民;屈爱存;杨海霞;邢玉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LC测定吡嗪酰胺片的含量

    目的 为吡嗪酰胺片含量测定建立新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吡嗪酰胺片中吡嗪酰胺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269 nm,流速1.0mL/min,柱温30℃,理论板数按吡嗪酰胺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结果 在2.024~20.24 μg/mL浓度范围内,吡嗪酰胺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n=6),RSD=0.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及灵敏度高,可用于吡嗪酰胺片中吡嗪酰胺的含量测定.

    作者:毕言锋;仝桂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我国药品数据保护制度研究及发展建议

    创新药物研发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科学有效地保护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已成为政府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文中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在药品数据保护方面相关立法,并分析我国药品数据保护制度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皋婷婷;袁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雷他定片溶出度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氯雷他定片的溶出度.方法 色谱柱:Agilent C18柱(4.6 mm× 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钾2.28 g,加水800 mL溶解,磷酸调pH6.0,加水至1000 mL)-甲醇(20∶80);检测波长247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氯雷他定在0.1~1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9.09%,RSD=0.4%(n=6).结论 此法可排除辅料对溶出度的影响,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伶;王云;郭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苦菊提取物的肝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苦菊提取物在体内外的肝保护作用.方法 苦菊经95%乙醇加热回流、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提取、大孔树脂20%乙醇洗脱获得提取物.通过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氧化损伤模型及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1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体内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影响,评价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苦菊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细胞氧化损伤导致的死亡,对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物也对t-BH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体外和体内试验均表明,苦菊提取物具有很好的肝保护作用,可作为食品和药品进行开发利用.

    作者:王福鑫;林铌;邓安珺;秦海林;王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裙带菜的生理作用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属大型海洋褐藻,在我国北方海域有着广泛的地理分布.目前国内外关于裙带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养殖的育种、育苗及与其生物性状相关的生理生化和发育研究.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如何改良养殖品种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使之适应更严酷的生长环境等方面.这些研究均源于裙带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及广阔的市场经济前景.本文将近年有关裙带菜的生理作用及药用价值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石颖;侯和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美国药典肝素钠质量标准浅析

    肝素钠为糖胺聚糖类抗凝血药,是世界上有效和临床用量大的抗凝血药物之一,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透析治疗,还具有降血脂、抗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增生、促进血纤蛋白溶解等作用.美国药典收载了肝素钠的质量标准,2008年肝素钠事件后,美国数次修订肝素钠质量标准,对杂质含量、肝素原料来源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目前新版本为USP36,2012年12月出版,2013年5月生效.现就美国药典收载的肝素钠质量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说明,并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的肝素钠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作者:张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分析我国现行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目的 通过对我国现行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总结,为将来完善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分析总结我国现行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存在的问题,详细概括了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研究情况.结果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得以提高.结论 方法学验证试验的引入,为将来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提供了方向.

    作者:胡文红;刘广桢;徐晓洁;王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信息视角下医药信息行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 研究信息视角下医药信息行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法对医师及患者(门诊及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以医患双方对医药信息的获取途径及合理应用为指标,分析医患双方医药信息行为的作用.结果 医患双方对三方面问题的回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医师未能将医药信息完全传达给患者并得到患者的肯定.因此,医师的医药信息行为未能取得大多数患者的信任,使医患关系受到损害.结论 医药信息行为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艳;罗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 建立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自制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以熊果酸标准品为对照,波长545 nm处测定自制大山楂丸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 熊果酸在12~60 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r=0.999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1.57%.精密度、重现性好;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在1h内稳定.结论 此法操作方便、简练、高效,可用于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李莹;陈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苹果皮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苹果皮是果汁加工业的副产品,其产量大,利用率低.研究表明苹果皮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文综述国内外苹果皮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苹果皮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期望引起人们对苹果皮开发利用的重视,扩大药物活性成分的植物资源.

    作者:麻剑南;何倩倩;王雅丽;马超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喜读《硫酸软骨素》

    由凌沛学研究员和何兆雄高级工程师合作主编的《硫酸软骨素》一书于2012年5月问世了.该书是继2000年出版凌沛学主编的《透明质酸》之后,在糖胺聚糖药物领域又一高水平的专著.硫酸软骨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糖胺聚糖,自19世纪60年代被首次发现并提取分离后,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和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它的分离制备、结构解析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硫酸软骨素先后被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和中国药典等收载,更证明了其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广泛认知和普及应用.硫酸软骨素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如高脂血症、眼科疾病如干眼症、眼科手术辅助剂和骨科疾病如骨关节炎等,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滴眼剂等.在美国被批准为膳食补充剂用于改善关节疾病.除此已被多年临床应用证实明确的功效外,硫酸软骨素在抗肿瘤及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潜能也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证实和认可.

    作者:田景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 经8周治疗,停药时对炎性损害的有效率试验组为82.20%,对照组为79.66%;对非炎性损害的有效率分别为59.29%和66.36%;对所有损害的有效率分别为74.58%和72.0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有效、安全.

    作者:庄婕;晁磊;崔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噻吩吡啶类抗血栓药物的结构改进专利分析和发展趋势

    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噻吩吡啶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凝集的效果,并降低副作用,因此噻吩吡啶类药物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专利中噻吩吡啶类抗血栓药物的结构改进方向,希望为国内的制药行业在研发方向以及立项过程提供帮助.

    作者:孙文倩;龙巧云;李强;韩涛;康蕾;张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赶黄草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赶黄草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提取工艺、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赶黄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萌;吴霞;江云;张大永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药食兼用植物明日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明日叶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的药食兼用蔬菜,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综述了明日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生理活性的新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查尔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生理功效,并简要介绍近年已开发的明日叶相关产品.

    作者:刘畅;王正武;吴金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羧甲基壳聚糖的生物特性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经羧甲基化而得的一种水溶性多糖,与壳聚糖相比,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性提高,具有比壳聚糖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抗氧化、止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生理活性,并对其在药物载体、医用材料等医药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迪;刘辉;浦金辉;张婧;邹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