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定期考核是一项法定的工作,旨在加强医师执业管理,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广大医师树立“规范执业、终身学习”的理念。2014年上海市完成首次医师定期考核。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结合上海市首次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探讨方向与任务。
作者:陈权;谭鸣;陆廷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层干部既是医院的中坚力量,又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医院内涵质量建设水平的高低。本文从端正价值取向、提升思维层次、抬升学术水平、提高管理素质等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中层干部素质,以此推动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发展。
作者:易贤楚;郭长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付费制度的改革给医院管理带来冲击和挑战。某医院为适应医保门诊规定病种管理的新形势、新情况,通过加强政策培训、规范医疗行为、完善信息平台、引导合理就医、健全规章制度等措施,建立门诊规定病种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满足就诊需求、确保诊疗效果、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成效。
作者:杨莉华;何多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演练中的药材保障经验,探讨现代化战争中科学合理的药材保障体系。方法健全药材保障组织,收集综合信息,科学制定药材保障计划,在演练中全程跟进。结果与结论根据卫勤演练计划,结合医疗单元的药材配置,构建上下联动的药材保障体系,高质量完成卫勤演练的药材保障任务,获得实战化药材保障经验。
作者:王文森;孙洁;尹小飞;陈宗跃;陈华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成都军区总医院正开展以住院综合楼、门诊医技楼为中心的新建医疗建筑群建设。医院从规划设计开始,始终把以人为本摆在建设首位,注重构建多位一体交通体系,打造符合现代大型综合医院发展要求的交通流线。本文从建设概况、基本建设原则、主要交通流线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其他医院交通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作者:戴海龙;李运明;杨伟生;李坚;谭映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筛选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和考核指标。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专家会议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和考核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12项指标中有10项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经研究确定专病方向;学术任职;专病方向课题和成果;专病方向SCI论文;学术会议;专病方向患者占比、专病方向外地患者占比;临床研究多中心项目、专利、指南等7项指标。结论经筛选的7项指标能够较好地指导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与考核工作。
作者:刘厚佳;黎爱军;张玉霞;徐娟;黄丽斌;温世浩;贺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不合格临床检验标本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原因及发生的比例,达到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分析前不合格的血液标本1728例、尿液标本829例、粪便标本372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液、尿液、粪便标本不合格率分别是3.71‰、3.61‰、11.53‰。不合格原因:血液标本以标本凝块常见占3.42‰,其中又以紫色EDTA-K2管发生标本凝块的风险高(χ2=248.779,P<0.001);尿液不合格标本主要原因是量少占2.08‰;粪便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无标本占7.19‰。结论及时反馈结果给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建立完善的控制标本不合格率的制度,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确保分析前质量。
作者:孙朝晖;屈琳琳;杭建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侵权责任法》施行以来,医疗类人身损害案件通常表现为:案件数量增加、社会关注度高、诉讼数额虚高等特点。本文从我国医疗损害案件赔偿的特点入手,总结现阶段我国医疗损害案件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对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作者:卢平;袁江帆;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制订一套具有科学性和有可行性的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的遴选和考核标准。方法采用专家咨询和专家会议相结合的方法制订标准,并对遴选标准进行检验。结果由7条指标构成的遴选和考核标准分为A、B两类,A类标准高于B类标准,考核标准高于遴选标准。遴选标准的实证研究表明标准能够对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科室和医师进行区分。结论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和考核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能够促进医院建设。
作者:温世浩;张玉霞;朱熙;黎爱军;刘厚佳;黄丽斌;贺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危机预警体系的量化指标。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和专家访谈法,从管理者、医务人员、患者、政府机构、大众媒体五个方面分析医院危机的量化指标。结果公立医院有20个可监控数据作为危机预警体系的量化指标。结论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的医院危机预警量化指标能够被大程度的挖掘,预判价值需要统计推断。
作者:农圣;唐毓金;董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和传统人工配置冲洗液用于导管冲洗、封闭护理时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7—10月,选取某综合医院的ICU两个病房,采取整群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2人,对照组98人。实验组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导管进行冲、封管;对照组用传统的人工配置的冲洗液对导管进行冲、封管,以导管堵塞及相关感染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为效益值,进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成本高于对照组,但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会避免护士配置冲洗液时的针刺伤并能通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带来效益。结论对于传染性强、高感染病房首选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于卫生条件和护理操作规范尚差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可以选择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工作量大的三级医院建议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冲、封管。
作者:金春林;李婷;段光锋;田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部队基层卫勤训练是后勤训练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为贯彻落实《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某旅卫勤分队在卫勤训练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不断提升“平时能保障,急时能应急,战时能打仗”新时期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张峰;杨善利;房体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就医联体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SWOT分析,结合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求,在医联体建设发展方面提出策略。
作者:胡雪莉;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部队医院为部队官兵健康体检工作的做法与体会。方法通过设立部队体检月、军人体检专区、专门军人健康管理室,深入为部队官兵健康体检及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官兵体检满意度调查,评估为兵服务效果。结果健康管理中心从多方位深化健康体检管理,为部队官兵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部队官兵对健康体检专业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体检流程等满意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健康管理中心从多方位深化健康体检管理,为部队官兵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作者:杨天煌;许贤照;黄雅香;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院做好远离体系医院离退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建立“四位一体”的急诊急救保障机制,坚持上门送药机制,开展“家庭病房”服务,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立医疗热线电话畅通制度,坚持主动上门体检和巡诊制度,坚持“三级”回访机制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改进,为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得到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让离退休干部满意、让上级满意。
作者:刘德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后使用系数管理在护士夜班排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系数与夜班排班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夜班系数应用于夜班管理中,观察制度实施后夜间护理质量安全及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护士夜班排班在原有双岗制基础上实现系数管理后,夜间护理质量安全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对夜班安排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系数管理护士夜班,优化护理人员结构,有效减轻低年资护士值夜班的心理压力,提高夜间护理安全工作质量,稳定护士群体。
作者:冷英杰;缪羽;林平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4年1—11月入院的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诊断标准及纳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为路径组,2013年同期同病种未纳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均次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次药费、平均住院天数、治愈好转率等医疗质量指标,并总结分析慢性病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实施经验。结果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实施组的均次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次药费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治愈好转率升高;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实施路径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2.33天。结论慢性病实施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
作者:刘亚允;梁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护士护师进行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的制定及职业规划指导,使护士护师能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护理职业化快速转变及提升。方法根据医院开展住院诊疗技术内容设置护士护师的职业规划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知识培训内容,医院编印了《护士护师职业规划执行手册》,配发给每位入职护理人员,由个人、科室、护理部完成对每名护士的职业规划的督导、培训、持续改进,从而实现护士护师的职业化快速成长。结果《护士护师职业规划执行手册》使用两年来,科室及护理部按照每月、每季、每年检查督导护士职业规划内容及目标的完成情况,分阶段对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个性化分析及指导,护士的专业理论掌握及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显著提升,成长期望能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顺利完成。结论医院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手册能有效促进护理人员职业成长和成熟。
作者:于丽娜;伍世珍;江珉;宋玲;彭小兰;陈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介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引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进行医疗风险管理,以医疗安全事件上报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医疗风险应急信息管理制度,形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采集、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系统的实践及体会。
作者:徐朗;仇永贵;王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