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队医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和绩效管理工作的改进,切实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并促进医院目标的实现;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存在不作为指标、评分标准不明确、临床科室按绩效分考评对科室超劳影响有限等。医院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周期性修改,增加重要效率、质量指标,明确指标评分标准,并提高超劳补助中绩效奖占比;军队医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仍需灵活修改,提高评估指标可操作性,注重反应性等公益性指标,依托信息化提高评估效率。
作者:邸傲南;李淮涌;林庆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筛选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和考核指标。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专家会议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和考核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12项指标中有10项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经研究确定专病方向;学术任职;专病方向课题和成果;专病方向SCI论文;学术会议;专病方向患者占比、专病方向外地患者占比;临床研究多中心项目、专利、指南等7项指标。结论经筛选的7项指标能够较好地指导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与考核工作。
作者:刘厚佳;黎爱军;张玉霞;徐娟;黄丽斌;温世浩;贺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新医改政策实施背景下,国企公立医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讨绩效考核新体系。文章以医院推行的绩效考核实践为基础,探讨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按岗取酬、按工作业绩定酬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形成适合医院自己的绩效考核体系模式。
作者:徐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改使军队医院面临收容范围减少,核心竞争力弱化,人才保留更加困难等问题。结合新医改主要内容,分析对军队医院的影响,提出主动协调纳入医改,顺应医改推动转型,广泛协作共谋发展等应对措施,推动军队医院全面发展。
作者:刘晴;胡波;仲立儒;绳慧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就医联体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SWOT分析,结合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求,在医联体建设发展方面提出策略。
作者:胡雪莉;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制订一套具有科学性和有可行性的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的遴选和考核标准。方法采用专家咨询和专家会议相结合的方法制订标准,并对遴选标准进行检验。结果由7条指标构成的遴选和考核标准分为A、B两类,A类标准高于B类标准,考核标准高于遴选标准。遴选标准的实证研究表明标准能够对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科室和医师进行区分。结论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医师遴选和考核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能够促进医院建设。
作者:温世浩;张玉霞;朱熙;黎爱军;刘厚佳;黄丽斌;贺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成都军区总医院正开展以住院综合楼、门诊医技楼为中心的新建医疗建筑群建设。医院从规划设计开始,始终把以人为本摆在建设首位,注重构建多位一体交通体系,打造符合现代大型综合医院发展要求的交通流线。本文从建设概况、基本建设原则、主要交通流线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其他医院交通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作者:戴海龙;李运明;杨伟生;李坚;谭映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4年1—11月入院的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诊断标准及纳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为路径组,2013年同期同病种未纳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均次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次药费、平均住院天数、治愈好转率等医疗质量指标,并总结分析慢性病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实施经验。结果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实施组的均次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次药费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治愈好转率升高;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实施路径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2.33天。结论慢性病实施单病种分层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
作者:刘亚允;梁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保门诊特殊病种补偿方案对患者整体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0—12月期间来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以随机抽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取样,分别观察对比办理医保门诊特殊病种补偿方案患者和未办理特殊病种补偿方案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结果共收回调查问卷487份,其中男性298例、女性189例,年龄18~92岁(平均53.4±27.8岁)。医保组共174例,整体满意度(%)为85.32±10.21,而对照组共313例,整体满意度(%)为73.18±15.84;医保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保门诊特殊病种补偿方案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医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师的整体满意度,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作者:毛辉;沈建坤;董少良;金明亮;傅懋林;鲁秋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侵权责任法》施行以来,医疗类人身损害案件通常表现为:案件数量增加、社会关注度高、诉讼数额虚高等特点。本文从我国医疗损害案件赔偿的特点入手,总结现阶段我国医疗损害案件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对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作者:卢平;袁江帆;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不合格临床检验标本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原因及发生的比例,达到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分析前不合格的血液标本1728例、尿液标本829例、粪便标本372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液、尿液、粪便标本不合格率分别是3.71‰、3.61‰、11.53‰。不合格原因:血液标本以标本凝块常见占3.42‰,其中又以紫色EDTA-K2管发生标本凝块的风险高(χ2=248.779,P<0.001);尿液不合格标本主要原因是量少占2.08‰;粪便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无标本占7.19‰。结论及时反馈结果给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建立完善的控制标本不合格率的制度,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确保分析前质量。
作者:孙朝晖;屈琳琳;杭建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危机预警体系的量化指标。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和专家访谈法,从管理者、医务人员、患者、政府机构、大众媒体五个方面分析医院危机的量化指标。结果公立医院有20个可监控数据作为危机预警体系的量化指标。结论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的医院危机预警量化指标能够被大程度的挖掘,预判价值需要统计推断。
作者:农圣;唐毓金;董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介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引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进行医疗风险管理,以医疗安全事件上报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医疗风险应急信息管理制度,形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采集、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系统的实践及体会。
作者:徐朗;仇永贵;王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病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分析,提出整改意见。结果医师和护士掌握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管理和使用。结论建议应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加强信息化等措施,确保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
作者:王晓先;李飞;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部队基层卫勤训练是后勤训练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为贯彻落实《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某旅卫勤分队在卫勤训练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不断提升“平时能保障,急时能应急,战时能打仗”新时期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张峰;杨善利;房体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为军队医院应急医疗分队卫勤训练推向常态化,本文着重介绍以急诊外伤救治为平台,推进日常卫勤救治训练走向实练化的方法。此训练方法能将卫勤训练有机地融入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既能有效缓解工训矛盾,又能有效提升医疗队员的专科救治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通过训练使得受训队员基本上达到一专多能,一人多用的训练目的。
作者:陈利民;周赤龙;姚国庆;黄涛;洪求兵;董永强;谢峻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研究通过初步构建军队医学院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对明确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探索形成符合国情校情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郝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师定期考核是一项法定的工作,旨在加强医师执业管理,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广大医师树立“规范执业、终身学习”的理念。2014年上海市完成首次医师定期考核。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结合上海市首次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探讨方向与任务。
作者:陈权;谭鸣;陆廷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正在逐步转变,由上海地区向全国范围推广的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改革模式正逐步改变传统医学生的培养理念,新的“5+3”的培养模式将引领我国的医学教育更加侧重对医学生临床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积极有益的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临床医院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特点,更好、更有效地提升医学生临床操作水平,已经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教学实践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提出较为有效的组训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
作者:冷峰;罗虹;蔡剑飞;陆伟;潘碧波;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演练中的药材保障经验,探讨现代化战争中科学合理的药材保障体系。方法健全药材保障组织,收集综合信息,科学制定药材保障计划,在演练中全程跟进。结果与结论根据卫勤演练计划,结合医疗单元的药材配置,构建上下联动的药材保障体系,高质量完成卫勤演练的药材保障任务,获得实战化药材保障经验。
作者:王文森;孙洁;尹小飞;陈宗跃;陈华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护理文书的广泛应用使其优越性逐步显现,而护理文书质控则是电子护理文书质量乃至护理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文章总结梳理电子护理文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质控模式和方法,为实现电子护理文书质量全面信息管理提供实践依据。
作者:廖锦钗;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数据技术是新形势下的一个技术热点,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本文简要分析大数据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并就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孙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付费制度的改革给医院管理带来冲击和挑战。某医院为适应医保门诊规定病种管理的新形势、新情况,通过加强政策培训、规范医疗行为、完善信息平台、引导合理就医、健全规章制度等措施,建立门诊规定病种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满足就诊需求、确保诊疗效果、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成效。
作者:杨莉华;何多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和传统人工配置冲洗液用于导管冲洗、封闭护理时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7—10月,选取某综合医院的ICU两个病房,采取整群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2人,对照组98人。实验组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导管进行冲、封管;对照组用传统的人工配置的冲洗液对导管进行冲、封管,以导管堵塞及相关感染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为效益值,进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成本高于对照组,但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会避免护士配置冲洗液时的针刺伤并能通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带来效益。结论对于传染性强、高感染病房首选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于卫生条件和护理操作规范尚差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可以选择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工作量大的三级医院建议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冲、封管。
作者:金春林;李婷;段光锋;田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住院收费处是负责医院对外医疗收费的主要窗口之一,其特点是资金结算流量大,结算方式多样化。如果流程设计不规范、配套制度不严谨、管理手段不到位都会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某军队医院根据上级有关资金管理要求,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和特点对住院收费采取“票款分离”的管理模式,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荣玉勤;姜福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住院欠费是各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欠费已影响到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也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医疗服务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对某军队医院自2000—2014年HIS系统运行以来,地方出院的住院患者的欠费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从欠费的发生、欠费的原因和欠费的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欠费的发生。
作者:张庆华;张亚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海勤疗养员对疗养期间疗养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并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疗养服务满意情况调查表》对海勤疗养员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护服务、后勤保障、疗养活动安排、总体满意度等4个方面27项具体内容。结果海勤疗养员对疗养服务总体质量非常认可,满意度达4.64分。满意度较高的前5位依次是医护巡诊、入院情况介绍、医师的工作态度、疗养环境和理疗满意度,满意度均在4.70分以上;满意度较低的后5位依次是体疗、文化娱乐活动、文体活动场地与设施、票务保障和景观治疗。结论通过对疗养服务满意度高和低的原因分析,就4个方面提出可以有效提高海勤疗养员疗养满意度的方法。
作者:齐艾江;刘守东;李静;赵然;李林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部队医院为部队官兵健康体检工作的做法与体会。方法通过设立部队体检月、军人体检专区、专门军人健康管理室,深入为部队官兵健康体检及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官兵体检满意度调查,评估为兵服务效果。结果健康管理中心从多方位深化健康体检管理,为部队官兵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部队官兵对健康体检专业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体检流程等满意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健康管理中心从多方位深化健康体检管理,为部队官兵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作者:杨天煌;许贤照;黄雅香;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院做好远离体系医院离退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建立“四位一体”的急诊急救保障机制,坚持上门送药机制,开展“家庭病房”服务,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立医疗热线电话畅通制度,坚持主动上门体检和巡诊制度,坚持“三级”回访机制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改进,为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得到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让离退休干部满意、让上级满意。
作者:刘德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舰船长期远离陆地,官兵既要应对复杂海况和艰巨任务,同时心理上还要承受长期的紧张、担心和孤独。构建海上心理工作体系,有意识地培养官兵英勇顽强的军人品格、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合力制胜的协作精神,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指出当前海上心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构建实战、训练、生活“三位一体”的心理工作体系。
作者:文诚;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项目管理的“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项目收尾”5个基本过程分阶段实施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并对实施前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1年时间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开展与实施,护理管理骨干的临床技能、基础和专科知识、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结论项目管理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作者:赵蓉;侯丹;孙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后使用系数管理在护士夜班排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系数与夜班排班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夜班系数应用于夜班管理中,观察制度实施后夜间护理质量安全及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护士夜班排班在原有双岗制基础上实现系数管理后,夜间护理质量安全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对夜班安排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系数管理护士夜班,优化护理人员结构,有效减轻低年资护士值夜班的心理压力,提高夜间护理安全工作质量,稳定护士群体。
作者:冷英杰;缪羽;林平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层干部既是医院的中坚力量,又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医院内涵质量建设水平的高低。本文从端正价值取向、提升思维层次、抬升学术水平、提高管理素质等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中层干部素质,以此推动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发展。
作者:易贤楚;郭长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护士护师进行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的制定及职业规划指导,使护士护师能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护理职业化快速转变及提升。方法根据医院开展住院诊疗技术内容设置护士护师的职业规划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知识培训内容,医院编印了《护士护师职业规划执行手册》,配发给每位入职护理人员,由个人、科室、护理部完成对每名护士的职业规划的督导、培训、持续改进,从而实现护士护师的职业化快速成长。结果《护士护师职业规划执行手册》使用两年来,科室及护理部按照每月、每季、每年检查督导护士职业规划内容及目标的完成情况,分阶段对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个性化分析及指导,护士的专业理论掌握及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显著提升,成长期望能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顺利完成。结论医院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手册能有效促进护理人员职业成长和成熟。
作者:于丽娜;伍世珍;江珉;宋玲;彭小兰;陈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通过对国内外和上海市部分三级医院对管理干部和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的梳理,结合本院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分别针对现职干部培养和后备干部培养两方面提出对策,从而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医院管理干部队伍培养体系。
作者:黄海红;郑宁;朱燕刚;郭业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监督模式在手术室护工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科室20名护工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4-10月对其进行走动式管理监督模式,比较前后考核成绩、消毒隔离评分、不良事件率,以及患者和医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走动式管理监督模式后,护工的考核成绩、质量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显著提升(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和医师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走动式管理监督模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工队伍的配合素质,提升安全转运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高效进行。
作者:高春燕;羊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系统地阐述在“卫勤使命———2014”演练中机动卫勤力量野战外科救治能力考核标准的构建,同时探讨考核方式改进措施,为我军机动卫勤力量的训练和考核提供借鉴。
作者:于跃;马砥;王志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为军队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雷达图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各医院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且信息安全和制度建设保障均较为薄弱。结论研究结果与军队医院信息化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该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蓓;宋斌;陈大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研究分析国外的医疗风险管理专职机构、医疗风险管理制度与法规、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系统、患者安全教育制度的实施等内容,对比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作者:于伯洋;许苹;徐铮;沙金昊;汪卫龙;胡亚鸿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