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药物与制剂学》书评

于路珍

关键词:眼科药物, 制剂学, 眼用制剂, 教授, 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 生产技术, 生产过程, 理化性质, 辅料, 出版社, 轻工业, 国内外, 专著, 中国, 制备, 眼睛, 系统, 特点, 设备
摘要:<眼科药物与制剂学>是凌沛学教授主编,张天民教授和陈祖基教授主审的一部专著.全书共六章,40余万字,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该书系统介绍了眼科药物对眼睛的作用,制备眼用制剂的生产技术和常用辅料,国内外常用的眼用制剂.论述了常用辅料理化性质、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生产过程中各主要工序的方法和设备,列举了百余个处方实例.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鼠尾草属药用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鼠尾草属药用植物多糖的制备、结构分析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鼠尾草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孙运峰;李海娜;周长征;刘玉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组黏质沙雷菌脂肪酶的可溶性表达及其性质研究

    目的 提高重组黏质沙雷菌ECU1010脂肪酶(GST-lipase)可溶性表达量,研究其相关理化性质.方法 PCR扩增lipase基因,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后转入E.coli BL21(DE3),优化培养提高可溶性表达量,表达产物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研究温度、pH等对酶活性的影响,重组酶的底物特异性以及对(±)-MPGM的手性拆分.结果 优化后可溶性酶的活性可达8 612.3 U/L,纯化9.8倍后比活性为3.3 U/mg.重组脂肪酶的适反应温度为30℃,适pH为9.0.温度低于30℃、pH 6.0~6.8的条件下比较稳定.C2+,Fe2+等金属离子和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提高酶的活性.硝基苯月桂酸酯(C12)是其适底物.以(±)-MPGM为底物,4 h后转化率达到47.3%,ee值为89.7%.结论 优化后可溶性脂肪酶的活性大大提高,研究了重组脂肪酶的相关性质,为地尔硫(草)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祎;赵健;范立强;李素霞;毛晓波;许建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由分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引起的思考

    原子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及由其衍生的分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争论由来已久.对于药学工作者,无论是查阅文献或发表文章,都经常接触分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这两个专业术语,但对这两个概念理解并不是非常清晰.笔者参考相应文献,从发展历史及争论等方面,结合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分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使用.

    作者:边玲;张天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药品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医院门诊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大限度地减少发药差错,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分析了2005~2008年北京同仁医院在门诊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其成因,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杨静;李荔;赵长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P-HPLC法测定薁磺酸钠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 测定薁磺酸钠滴眼液中薁磺酸钠的含量.方法 用RP-HPLC法,色谱柱:Dikma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体积比为33∶67,用磷酸调pH 4.5);检测波长:293 nm;柱温:室温;流速:0.9 mL/min.结果 薁磺酸钠在12.0~6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磺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14%.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薁磺酸钠滴眼剂质量评价的方法.

    作者:尤楠;邵恩颖;孟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积累5-甲基四氢叶酸双抗突变株的选育及条件优化

    目的 选育积累5-甲基四氢叶酸(5-MTHF)的双重药物抗性高产突变株,探讨发酵时间和温度对叶酸积累形式的影响.方法 紫外线和EMS联合诱变;磺胺、甲氨蝶呤药物培养基筛选菌株;单因素实验检测发酵条件对叶酸积累形式的影响;HPLC检测叶酸含量和存在形式.结果 获得稳定性良好的抗性突变株,其叶酸产量是原始菌株的2.2倍.适合5-MTHF积累的发酵时间为16 h,积累量为68.94 μg/g干菌.结论 抗性突变株能提高菌株产叶酸能力,5-MTHF含量受发酵时间影响大,而发酵温度对产物形式和产量影响不显著.

    作者:阚静;胡晓川;卞筱泓;许激扬;江春艳;沈继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温度敏感型眼用即形凝胶基质性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温度敏感型眼用即形凝胶产品的性能.方法 测量试验品及不同泪液配合比样品的动力黏度、试验品的相变温度及热可逆性,评价其流变学特性以及与温度的关系.结果 试验品的动力黏度在30℃以上时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加,37℃左右达到定值.随着人工泪液配合比增高,样品凝胶化温度逐步升高,温度升至30℃以上时试验品具有显著的成凝胶性能;成凝胶后温度降至25℃以下即可恢复原来的液体状态,缩小了相变范围,有利于产品使用和贮存.结论 试验品的流变学特性、凝胶化温度、相变温度、热可逆性等特性均较好,具有温度敏感型即形凝胶剂型的典型特点,优于国外专利产品.

    作者:董爱梅;张新房;祝美华;汤漩;曹心珂;张建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苦楝花挥发油GC-MS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苦楝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结果 分离出苦楝花挥发油74种成分,其中确定了63种化合物.结论 苦楝花挥发油以饱和烷烃为主,相对含量高的是十六碳酸,占7.984%,相对含量低的是二十八烷,占0.393%.这与此前报道不同.苦楝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相差较大,综合开发利用苦楝时应分 .部位提取.

    作者:丁凤伟;彭艳丽;李明;彭慧敏;牟宗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餐饮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卫生行为调查

    餐饮业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餐饮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广大餐饮消费者的身体健康.20094年7月我们调查了山东长岛县餐饮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与卫生行为现状.

    作者:任淑芳;王文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合成

    目的 合成盐酸帕洛诺司琼.方法 以1,2,3,4-四氢-1-萘甲酸为起始原料,经拆分、胺化、还原、关环、成盐制得盐酸帕洛诺司琼.结果 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及元素分析等确证其化学结构,总收率9.4%.结论 本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反应条件温和,产品质量易控制.

    作者:郑德强;刘文涛;张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玉竹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黄精属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和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及质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 (N-trans-feruloyl tyramine,Ⅰ),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fural,Ⅱ),(-)-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Ⅲ],3β,14α-二羟基-(25S)-螺甾烷醇-5-烯[3β,14α-dihydroxy-(25S)-spirost-5-ene,Ⅳ]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结论 化合物Ⅰ系首次从黄精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系首次从玉竹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海明;白虹;李巍;王元书;赵焕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波炉融化培养基灵敏度的检查

    目的 验证微波炉融化的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方法 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检查方法为依据,检查微波炉融化培养基的灵敏度.结果 微波炉融化培养基生长的菌落数与对照培养基生长的菌落数基本一致,灵敏度检查合格.结论 用微波炉融化培养基做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曲建全;赵长美;李美颜;穆淑娥;栾贻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在制药、功能食品、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表面活性剂也有一定的毒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溶血方法,溶血机制,抗溶血作用以及如何降低溶血等.

    作者:刁兆玉;成朋;王仲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眼科药物与制剂学》书评

    <眼科药物与制剂学>是凌沛学教授主编,张天民教授和陈祖基教授主审的一部专著.全书共六章,40余万字,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该书系统介绍了眼科药物对眼睛的作用,制备眼用制剂的生产技术和常用辅料,国内外常用的眼用制剂.论述了常用辅料理化性质、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生产过程中各主要工序的方法和设备,列举了百余个处方实例.

    作者:于路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致力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甄永苏院士

    甄永苏教授为微生物药学家、生物技术药学家和肿瘤药理学家,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6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师,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作者:李卓荣;李电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根据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要求及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

    作者:王坤;张桂菊;王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测定静痛灵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

    目的 测定医院制剂静痛灵胶囊中的天麻素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3∶97);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天麻素进样量线性范围0.005 5 ~0.0275 m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102.0%,RSD 2.3%.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作为控制静痛灵胶囊质量的方法.

    作者:陈运玖;赵亮;周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囊泡有较强的增溶能力,其双层膜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作为药物载体给药途径较广,载药稳定性、药物增溶量以及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本文介绍了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包括囊泡形成,膜结构选择和应用,以及囊泡在口服给药、局部给药和体内给药的应用.

    作者:赵静;王仲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姜黄素剂型的研究概况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水溶性差,口服吸收差.为增加其水溶性,便于临床用药,研究者对姜黄素的剂型进行了广泛研究.现将近年姜黄素的剂型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军;郭卫;翟光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裙带菜多糖3种脱蛋白质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筛选裙带菜多糖脱除蛋白质的佳方法.方法 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酶法对裙带菜多糖进行脱蛋白质处理,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多糖的脱蛋白质率及多糖损失率,确定佳的除蛋白质方法.结果 酶法的多糖损失率低,为10.22%,脱蛋白质率高,为61.10%;三氯乙酸法多糖损失率12.13%,脱蛋白质率57.37%;Sevag法多糖损失率14.21%,脱蛋白质率54.12%.结论 酶法是裙带菜多糖脱蛋白质的佳方法.

    作者:葛炳艳;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