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青山治疗甲亢验案

董倩;尹柱汉

关键词:青山, 治疗, 血液检查, 心悸怔忡, 患者, 双下肢, 肾功能, 多发性, 水肿, 失眠
摘要:患者,女,27岁,2000年3月15日就诊.患者心悸怔忡2个月,多食易饥,失眠多梦1个月,双下肢胫前水肿1周,经检查,肝、肾功能正常,24hEKG示多发性室早,血液检查:WBC4.8×109/l,LYM%:56%;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金汤加减方治疗上尿路结石38例临床疗效观察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我院1995年2月~2000年8月收治的病人,共38例.其中住院11例,门诊27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

    作者:李顺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内经>理论临证举验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在中国医学史上,许多医家学者以及医学流派的出现,就其继承性来说无不源于《内经》,千百年来它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作者:周杰;段延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痤疮诊治经验谈

    一、痤疮病损部位与相关脏腑面部痤疮的发生是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所引起.经笔者对1992~1999年治疗的660例痤疮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生的部位与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及所影响因素似有一定规律可循.

    作者:朱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槲芪散抗肝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原发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为第3位.目前,经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36.6%.因此探求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十分重要.

    作者:王学江;钱英;丰平;文朝阳;姜大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加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可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用复金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消痰散结方对MKN-45人胃癌细胞E-Cad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粘附分子E-Cad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作用环节.方法:制备消痰散结药物血清,体外培养MKN-45人胃癌细胞,拟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干预培养细胞,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结果:中药组胃癌组织中E-Ca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环节可能和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粘附性机制有关.

    作者:王建平;魏品康;许玲;李毅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育嗣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临床总结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益肾填精,温肝散寒,温补命门,养血益阴之法自拟育嗣汤治疗精液异常之不育症.自1986年至今观察了7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味生化汤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疗效观察——附1600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选择自1997~1999年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600例.年龄17-42岁,停经≤49天,尿HCG阳性,患者均经妇检、B超确定为宫内早孕,无药流禁忌症.

    作者:谢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山百合保健面膜治疗痤疮1629例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自1997~2000年,笔者临床累计观察了1629例痤疮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毒蕴(急性发作期),其中年龄小者15岁,大者为35岁,平均年龄为25岁;18~28岁1452例,占89%.

    作者:韩树勤;王树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七四草汤治疗慢性精囊炎50例临床体会

    慢性精囊炎是男科临床常见病,间断性血精是其主要症状.由于其病机虚实夹杂、病程较长而反复难愈.笔者采用自拟三七四草汤为基本方,治疗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振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内外合治静脉曲张50例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血回流障碍所致的一种病症,多发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者.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其发病率高.近两年来,笔者选用活血通脉片内服,自制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50例,获显著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叶明;王延;张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中药处方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一、规范化处方的格式与要求使用处方笺应将处方项目填齐,版面整洁,书写正规,不得潦草,不得随意使用不规范的药名和文字,计量单位按标准写出克或g,写明医嘱与服用方法.

    作者:杨建平;幺颖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运用滋肾活血法治疗老年眩晕的体会——附31例临床小结

    一、临床资料本组31例,均为98、99年门诊病人,男56岁以上,女49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大73岁,小49岁,平均年龄59岁.

    作者:郭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芪茸保元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芪茸保元汤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随机分组对比观察.结果临床观察,对血红蛋白含量,芪茸保元汤优于中、西药对照组(t检验,P<0.05和<0.01=;实验研究芪茸保元汤各组RBC、HGB、HCT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芪茸保元汤能较好地纠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状况.

    作者:孙淑玲;李斌;郭德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疏调益智方及针灸元神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运用神经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中药复方以及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核心目的,并通过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的几种血管活性物质探讨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因素.

    作者:张志真;周德安;刘慧林;盛丽;刘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益肾健脑汤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根据1990年5月在北京全国老年痴呆专题研究会上修订的《老年痴呆诊断评定标准》[1]为依据,凡年龄在60岁以上,起病缓慢渐进,表现为痴呆,记忆缺损,人格障碍,病程超过6个月,可诊断为本病.中医辨证与“虚者”证相符.

    作者:袁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论治80例疗效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该病有发展成为胃癌的趋向,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即将其列为癌前状态,西医对本病无特效法.笔者在临床辨证治疗本病时注重从瘀论治,调节全身功能,更注意改善胃粘膜的局部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疏肝益肾法治疗不孕验案

    不孕的病因很多,除器质性病变外,排卵功能失调较为多见,临床常见肾虚肝郁证患者.肾虚精少,冲任失养,使卵泡发育不良;肝郁气滞,疏泄失和,使排卵机能紊乱.病人以不孕主诉就诊,同时具有肾虚肝郁的主要症候.治以益肝肾养冲任,培固真元之本;疏肝柔肝,条畅气血之经隧.

    作者:梁志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用细辛治疗脱疽疼痛

    脱疽,现代医学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性缓慢的动脉和静脉节段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是以疼痛严重为其特征,终导致肢端坏死.

    作者:蒋希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诸参”反藜芦析说十八反

    “诸参”反藜芦记载在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的十八反歌诀中.早由五代后,以韩保升为主编著的《蜀本草》提出“《本经》载药365种,有单行者71种,相须者12种,相使者90种,相畏者78种,相恶者60种,相反者18种,相杀者36种.”其中“相反者18种”是早“诸参”反藜芦理论的出处,但未见有更详细记载.

    作者:赵文瑞;刘宝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