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外合治静脉曲张50例

叶明;王延;张清

关键词:活血通脉片, 静脉曲张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血回流障碍所致的一种病症,多发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者.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其发病率高.近两年来,笔者选用活血通脉片内服,自制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50例,获显著疗效.兹介绍如下: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踩跷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痛和腰腿痛常见的病证之一,以青、壮年发病较多,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国城市发病率已达1‰,国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则在1.5‰以上.

    作者:高维;魏俊杰;王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槲芪散抗肝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原发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为第3位.目前,经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36.6%.因此探求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十分重要.

    作者:王学江;钱英;丰平;文朝阳;姜大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诸参”反藜芦析说十八反

    “诸参”反藜芦记载在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的十八反歌诀中.早由五代后,以韩保升为主编著的《蜀本草》提出“《本经》载药365种,有单行者71种,相须者12种,相使者90种,相畏者78种,相恶者60种,相反者18种,相杀者36种.”其中“相反者18种”是早“诸参”反藜芦理论的出处,但未见有更详细记载.

    作者:赵文瑞;刘宝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及随访期血清肝功能、免疫和病毒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期总有效率达90.0%和86.7%,其降低ALT、AST水平,提高CD4,CD4/CD8比,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能调达肝气,健脾化湿,恢复肝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李秀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李广钧治疗胃脘痛经验

    李广钧教授业医40余载,精研经典,谙熟各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更是精深.其临证功底深厚,疗效卓著,对内科、妇科、儿科等症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尤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肖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山百合保健面膜治疗痤疮1629例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自1997~2000年,笔者临床累计观察了1629例痤疮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毒蕴(急性发作期),其中年龄小者15岁,大者为35岁,平均年龄为25岁;18~28岁1452例,占89%.

    作者:韩树勤;王树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瘾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40例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多采用镇静、抗过敏及激素治疗,效果往往不够满意.笔者近年来运用中医理论,自拟瘾疹汤治疗该病14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金汤加减方治疗上尿路结石38例临床疗效观察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我院1995年2月~2000年8月收治的病人,共38例.其中住院11例,门诊27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

    作者:李顺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疏肝益肾法治疗不孕验案

    不孕的病因很多,除器质性病变外,排卵功能失调较为多见,临床常见肾虚肝郁证患者.肾虚精少,冲任失养,使卵泡发育不良;肝郁气滞,疏泄失和,使排卵机能紊乱.病人以不孕主诉就诊,同时具有肾虚肝郁的主要症候.治以益肝肾养冲任,培固真元之本;疏肝柔肝,条畅气血之经隧.

    作者:梁志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血府逐瘀胶囊内服治疗痤疮89例

    一、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男42例,女47例;年龄小14岁,大30岁;病程短2个月,长8年.二、治疗方法1.针刺主穴:肺俞、胃俞、大肠俞、血海、足三里、曲池.配穴:便秘者加天枢;月经不调者加关元.

    作者:宋玉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中药处方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一、规范化处方的格式与要求使用处方笺应将处方项目填齐,版面整洁,书写正规,不得潦草,不得随意使用不规范的药名和文字,计量单位按标准写出克或g,写明医嘱与服用方法.

    作者:杨建平;幺颖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用细辛治疗脱疽疼痛

    脱疽,现代医学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性缓慢的动脉和静脉节段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是以疼痛严重为其特征,终导致肢端坏死.

    作者:蒋希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益肾健脑汤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根据1990年5月在北京全国老年痴呆专题研究会上修订的《老年痴呆诊断评定标准》[1]为依据,凡年龄在60岁以上,起病缓慢渐进,表现为痴呆,记忆缺损,人格障碍,病程超过6个月,可诊断为本病.中医辨证与“虚者”证相符.

    作者:袁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菝葜抑瘤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发菝葜对S180荷瘤鼠的抑癌机理.方法:将S180腹水瘤小鼠随机分为4小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和预防给药组,用复方菝葜灌胃,观察复方菝葜对S180荷瘤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结果:复方菝葜有增加荷瘤鼠血液中SOD活力、降低LPO含量的作用.结论:复方菝葜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SOD活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来延长荷瘤鼠生存时间的.

    作者:文朝阳;丰平;丁相海;王学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凉血散瘀法与温通经脉法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是:肢体末端麻木、疼痛,感觉迟钝,肌无力或萎缩.

    作者:张广辉;徐大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青山治疗甲亢验案

    患者,女,27岁,2000年3月15日就诊.患者心悸怔忡2个月,多食易饥,失眠多梦1个月,双下肢胫前水肿1周,经检查,肝、肾功能正常,24hEKG示多发性室早,血液检查:WBC4.8×109/l,LYM%:56%;

    作者:董倩;尹柱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脾肾阳虚型脉图参数特征分析

    本研究通过考察慢性乙型肝炎脾肾阳虚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各临床常见证型之间的脉图参数变化规律,发现脾肾阳虚组与其它证型组、正常组比较脉图参数大多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Ph降低,∠U变小,∠P增大,S1、S2、S3都变小,这些变化与脾肾阳虚的病机特点相符,亦与临床切诊脉象一致,故我们认为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脾肾阳虚型辨证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秋云;车念聪;王融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内外合治静脉曲张50例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血回流障碍所致的一种病症,多发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者.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其发病率高.近两年来,笔者选用活血通脉片内服,自制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50例,获显著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叶明;王延;张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内经>理论临证举验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在中国医学史上,许多医家学者以及医学流派的出现,就其继承性来说无不源于《内经》,千百年来它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作者:周杰;段延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疏调益智方及针灸元神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运用神经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中药复方以及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核心目的,并通过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的几种血管活性物质探讨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因素.

    作者:张志真;周德安;刘慧林;盛丽;刘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