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强
目的 建立高原地区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德尔菲(Delphi)法,筛选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高原地区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Ⅰ级指标8个、Ⅱ级指标50个.结论 此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卫勤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尹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是军队卫勤保障改革的有益探索.文章应用SWOT方法综合分析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实施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的策略,指出要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统筹协调,聚焦保障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信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制度建设、争取政策支持.
作者:姜敏;罗群生;夏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院从基层部队卫生干部培训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加强基层卫生干部队伍建设机制进行探索,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创新卫生干部培训方式,促进部队卫生干部活动;初步形成一套基层卫生干部规划、培训、流动和使用的机制.
作者:曹野;刘成刚;王金生;李明宏;赵中华;霍丽杰;王晓鹏;卢海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我军基层军医对中医药的认知与需求情况,为提升基层部队中医服务保障能力、培养基层部队中医药骨干、推广基层部队中医药非药物疗法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4年春季学期在某军医大学接受继续教育的基层军医开展普查.结果 129例调查对象(54.0%)对中医药认识较少;144例(60.3%)认为中医药在基层有一定用武之地;在实际工作中,162例(67.8%)接触过中医中药;174例(73.6%)所在单位无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编制;166例(69.5%)认为伤病员主动要求中医药治疗的情况较少;218例(91.2%)表达学习中医的意愿;132例(55.2%)认为基层卫生队是军队中医本科毕业生不合适的工作岗位.结论 中医药在基层卫勤保障中有客观需求,但普及、开展情况不甚理想.基层官兵具有较高的中医药学习兴趣.
作者:杨葛亮;林玩福;干正;张慧卿;顾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新疆某三甲医院心脏中心实施主干病种,对该医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院人数疾病排序,对照分析实施主干病种管理后在规范临床科室收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推进学科发展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的效果.方法 通过定量调查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深入访谈法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汇总.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心脏中心在实施主干病种收治管理与未运用主干病种收治管理效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南;谢丽娜·伊力;常舒雅;姚华;黄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青岛驻军医务人员对热射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针对性开展热射病的防治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6月对200名某区驻军医务人员进行热射病知识问卷调查,收回合格问卷190份.结果 ①热射病核心知识的正确率分别为:热射病分型40%、预后35.3%、救治要点29.5%、好发气候23.2%、好发人群13.2%、诊断要点5.62%.热射病知识知晓率在高、中、初级职称人群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00),职称越高、知晓率越高.②“非常了解”的被调查者主要是通过参与救治,而“不太了解”多源于公众媒体和学习班.③热射病知晓情况:非常了解14.7%,部分了解65.3%,不太了解20%.结论 该区驻军医务人员热射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通过会议、学习班、宣传手册及利用公众媒体等多种形式,提高医务人员对热射病核心知识认识.
作者:李海玲;王洪萍;林慧艳;娄云鹏;陈玮;秦秀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对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任务、一体化卫勤保障的做法与成效进行系统归纳,提出对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的认识与体会,并对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的推广提出建议.
作者:杨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江苏某地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现实需求,探讨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拟开展的定期全科医师规范化再培训提供依据和对策建议.方法 对比国外全科医师培养情况,结合该地区具体情况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某地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体参训学员对培训的现实需求.结果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某地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较大的需求.结论 某地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有成效,但仍需巩固培训效果,建议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提升培训整体效果,建设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
作者:许珏;叶光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战场疾病和非战斗损伤减员率历来高于战斗损伤减员率.美军通过卫生防疫减少疾病和非战斗损伤,维持部队健康.美军战时卫生防疫工作由各军种卫生部门负责,通过五级阶梯实施.本文分析美军战时卫生防疫的组织指挥体制、卫生防疫五级阶梯及战场卫生防疫实施的两种主要卫勤力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启示.
作者:李丽娟;刁天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体检中心体检人员满意度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2014年1-7月,围绕提高体检中心体检人员满意度展开品管圈活动,采取自发自愿原则组建品管圈,具体内容包括活动主题确定、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比较实行品管圈前后的体检人员满意度.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体检人员满意度从89.63%上升至93.17%,同时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等平均提升1.0分.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通过增强培训、规范操作等方面措施,有效提高体检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体检中心的管理质量.
作者:王湘莲;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剖析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结果 由于诚信危机、经济负担、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医疗界知名度高而美誉度低,从而产生矛盾的根源.应在组织管理、危机预警机制、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投诉机制、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着手,减少矛盾的发生.结论 医疗机构应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渐提高医务人员道德素养,以降低矛盾和纠纷发生的概率.
作者:徐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卫生士官培训期间存在的教学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带教,提高教学质量,使卫生士官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方法 对160名卫生士官在培训第4周末进行自测与他测两项问卷调查,了解并评估培训初期各项护理操作接受能力及存在问题等.分析调查结果,选择有效的带教方法,在培训8周后由带教老师再次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有效干预,所有卫生士官能够端正学习态度,较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结论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多与学员们沟通交流,采用小组小规模教学模式、情景模拟与临床见习相结合带教方法等,有效促进卫生士官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陆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和剖析中层干部在执行力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举措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提升干部执行力“五维一体”的策略建议;一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二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三要建立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四要建立干部督办工作机制,五要建立干部对口联系基层工作机制.
作者:黄海红;郑宁;朱燕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研究型医院是以医学知识、医疗技术为基础,坚持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不断推动临床诊治水平、社会卫生事业以及人类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型医院.为了协调好医疗、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加快研究型医院的教学改革,本教研室注重青年教师师资培养,强化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储备教学后备力量,为培养优秀的研究型人才提供保证.
作者:陈莉;许晓倩;柯骏;胡晓霞;徐晓璐;徐茂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分析2012、2013年某军队医院人员收入和聘用人员离职人员数据.得出聘用制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工不同酬现象明显,各类聘用人员流失率较高.说明军队医院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十分必要;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应遵守总量控制和可比性两个原则;规范聘用人员的工资标准;充分发挥超劳补贴的灵活性.
作者:陈岳祥;孙晓娟;杨明;陈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临床和科研人才.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八年制学员培养质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低.本文对当前八年制学员临床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及TBL教学模式与八年制学员临床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进行探讨.
作者:曹鹏;施靓宇;祁敏;陈华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愈加重视.本文通过介绍一系列环节质量控制,包括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教育培训、全员参与和强化能级领导、突出重点防控与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水平.
作者:于晓波;韩咏梅;关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分析某军区16所医院病案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有效工作时间、责任心、新进人员素质和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统一病案模板、定期病案评审、强化基础训练、加强专业培训、严控质量管理、严格制度监控、规范临床医疗等方面,阐述加强病案管理、提升医疗质量的对策.
作者:孙世俊;傅良韬;颜碧玉;陈亮;陈中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了解慢性疼痛在基层部队战士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战士训练生活的影响状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驻沪某部的157名战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战士慢性疼痛的基本情况,以及疼痛对训练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 86.6%的战士曾经有过疼痛问题,慢性疼痛发生率为26.1%,急性疼痛发生率为32.5%.以NRS评分对慢性疼痛程度进行分级:重度疼痛占14.6%,中度疼痛占53.7%,轻度疼痛占31.7%.慢性疼痛部位主要是腰部、膝关节和足踝区.慢性疼痛对生活和训练的影响程度较重,但未治疗率为53.7%.结论 基层部队对慢性疼痛需给予足够重视,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处理战士的慢性疼痛问题.
作者:高绥之;吴萍;王强;顾申;周玲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防范手术风险,确保手术质量,本院经过建立健全组织、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围手术医疗安全管理体系;采取多种措施深化围手术质量内涵建设,在手术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较好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围手术安全类指标不同程度下降,围手术期用药日趋合理,达到手术质量持续提高和患者安全持续改进的双重目标.
作者:徐旭;季芳;傅全威;沈姝;世启超;刘宝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