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张永超;李宝才;孟庆雄

关键词:端粒酶, 乳腺癌, 端粒酶RNA,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摘要:端粒酶是一种可以维持端粒长度的RNA酶,抑制端粒酶可能会使端粒缩短并使肿瘤无限增殖停止.本文对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分子蒸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介绍分子蒸馏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作者:王丽华;丁红军;李尔春;金晓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谈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

    在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品种日益丰富的今天,食品安全形势日趋复杂,监管也愈加困难.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整顿食品市场,但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本文由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引出讨论,分析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吕恬;邵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硫酸镓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

    目的 研究硫酸镓在合成丙酸正丁酯工艺中的催化性能.方法 考察硫酸镓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 硫酸镓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重复使用性良好.佳反应条件下收率为86.03%.结论 硫酸镓是合成丙酸正丁酯的良好催化剂.

    作者:陈丹云;蔡永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我院眼科2005~2006年临床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眼科2005~2006年的用药状况、特点和趋势.方法 统计我院连续两年眼科用药购药情况,对品种和金额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 两年来我院眼科临床局部用药品种和金额均占50%以上.按销售金额排序前5位的主要是抗排斥剂、抗菌剂、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复合制剂.结论 眼科医院以局部用药为主,品种和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

    作者:刁红星;郭思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鲜桑叶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鲜桑叶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研究100%鲜桑叶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鲜桑叶对上述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 鲜桑叶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宓伟;刘珍;王志强;杜镇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蟾酥药理作用及制剂工艺的研究进展

    汇总近年国内外蟾酥研究的资料,对蟾酥的药理作用及制剂工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内容包括蟾酥对心血管系统、肿瘤的治疗作用;β-环糊精包合与固体脂质纳米粒是蟾酥制剂研究的方向,需加强蟾酥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尤其要增加多指标的指纹图谱来综合控制和评价蟾酥的内在质量.

    作者:GONG Li-li;巩丽丽;李景香;张会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山药罐头加工中护色条件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药罐头加工中佳的护色条件.方法 用柠檬酸、维生素C及氯化钙为护色剂进行护色实验.结果 佳护色条件为:0.5%柠檬酸+1.0%维生素C+0.25%氯化钙.结论 3种护色剂配合处理后可防止山药褐变,提高山药罐头质量.

    作者:王文亮;孙爱东;祝清俊;王守经;邓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兰州市城关区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兰州市城关区部分大型超市,火锅城及烧烤煎炸店用油的卫生质量.方法 根据食用植物油国家卫生标准对采集样品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及感官性状进行测定.结果 超市销售的食用油合格率90%,火锅店和烧烤煎炸店用油合格率分别为30%和45%.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销售、使用的食用植物油需强化监测、监督措施,提高卫生质量.

    作者:刘海霞;陈世恩;申晓蓉;王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参的加工及产品质量

    海参(sea cucumber,Stichopus japonicus)又名刺参、沙哩等.全世界有几千个品种,可食用的约40余种,以渤海湾产深水刺海参为名贵上品.

    作者:谭国福;梁陈长生;刘佳仟;吴德刚;武宁宁;杨爱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左金丸方药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对近年现代药理学研究左金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药理模型、药效成分等进展进行了概述.

    作者:张颖;张兆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透明质酸钠的光谱学性质研究

    目的 对透明质酸钠(SH)的结构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谱(CD)对SH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SH的FTIR及CD光谱均与文献相符,SH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光谱学性质没有影响.结论 FTIR和CD可以表征SH的一级和二级结构,为SH的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金艳;凌沛学;张天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天然酚类色素生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天然酚类色素因无毒无害、着色鲜艳,且有重要的生理药理作用而受到重视.本文将近年酚类色素种类及其生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金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山东省鲜乳卫生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山东省5家鲜乳生产厂产品的卫生质量.方法 按国家标准《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检测鲜乳质量.结果 5种鲜乳的感官、物理和化学性状正常,酒精检验阴性,无掺假、防腐剂和抗生素,无牛布鲁菌病,无乳房炎乳.结论 乳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放心饮用.

    作者:柳璇;李鹏;张维秋;李奇润;张秀娟;蔡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止疡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止疡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应激型胃溃疡模型、大鼠醋酸灼烧型胃溃疡模型和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以溃疡指数和溃疡面积为指标,观察止疡冲剂灌胃(ig)给药对胃溃疡的抑制作用;以幽门结扎法收集胃液,观察对胃液分泌的影响.结果 止疡冲剂(100,200,400 mg·kg-1,ig)能明显降低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的溃疡指数,缩小溃疡面积,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液pH,减少胃液分泌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论 止疡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玉奎;戴晓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白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对白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为白蔹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洪娟;张蕾;王术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膜污染途径及防止措施

    对膜污染的途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作一介绍.

    作者:董新海;苏百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排铅冲剂驱铅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排铅冲剂对染铅小鼠的驱铅作用.方法 选用50只18~22 g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自由饮用0.1%的三水醋酸铅水溶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4,8 g/kg BW剂量的受试药液,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连续30 d.采血,取肝、股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结果 3个实验组小鼠肝组织铅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但各剂量组小鼠血和骨铅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排铅冲剂有排铅作用.

    作者:邓利娟;陈亚飞;江璐;范慧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端粒酶是一种可以维持端粒长度的RNA酶,抑制端粒酶可能会使端粒缩短并使肿瘤无限增殖停止.本文对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永超;李宝才;孟庆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顶空气相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综述了现代顶空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是测定样品中痕量易挥发化合物的重要分析方法,近年快速发展.是一项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

    作者:郭威;王少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测定祖卡木胶囊中罂粟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测定祖卡木胶囊中罂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条件:DIKMA C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乙酸铵-1%三乙胺(40∶20∶39∶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罂粟碱的线性范围为10.91~218.16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01%.结论 本法处理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焕丹;李雪君;刘峰;张庆雷;周宏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