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原C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离体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李素霞;袁勤生

关键词:胰岛素原C肽, 糖尿病, 2型, Na+-K+-ATP酶活性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胰岛素原C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离体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取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肝素抗凝,分离红细胞,生理盐水重新悬浮,加外源性C肽,分别测定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活性和细胞内Ca2+浓度.结果外源性C肽的加入可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的Na+-K+-ATP酶活性,并降低红细胞内的Ca2+浓度.结论胰岛素原C肽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术后,用不同术式眼内植入羟基磷灰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的患者,随机采用异体巩膜壳包裹眼台植入术和改良式羟基磷灰石肌锥内植入术眼内植入羟基磷灰石,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远期随访效果,比较两种手术的优劣,明确其适应证,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34例患者中(眼球摘除术19例、眼内容物剜除术15例),除2例眼球摘除患者术后半年发生眼台暴露,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外,其余患者术后眼台运动灵活,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已行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的患者,分别采用异体巩膜壳包裹的眼台植入术和改良式羟基磷灰石肌锥内植入术,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一涛;唐罗生;杨侠;王启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二十二碳六烯酸的促智作用

    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制备及其对大脑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张天民;边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有抗凝血、抗血栓、调血脂、抗肿瘤等作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还具有在大鼠阻塞性肝损伤模型中预防肝脏纤维化,减少大鼠腹部手术后的粘连发生率,在大鼠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中对心、肝、肾等组织的细胞进行保护等作用.

    作者:张治云;凌沛学;王凤山;张天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蝗虫体内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测定了蝗虫体内总黄酮的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动物黄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正交设计优选蝗虫体内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用芦丁作对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测定波长496 nm,比色法测定了8种蝗虫体内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优选提取条件是:90%甲醇,65 ℃,料液比1:30,提取2 h,其中中华稻蝗的含量高达20.15 mg/g(干物质).结论优选提取方法效率高,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性好.

    作者:刘爱青;段玉峰;王应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盐酸洛美沙星的不良反应

    盐酸洛美沙星(10mefloxacin)为二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也有不良反应,现将国内文献报道的其不良反应概述如下,以引起医务工作者应用此药时有足够的重视.

    作者:孙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甲醇-0.05 mol/L枸橼酸(三乙胺调节pH 3.0)-水(12:30: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酒石酸溴莫尼定浓度在10.6~105.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低检测限为0.10 ng;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44%.结论此法可用于测定酒石酸溴莫尼定的含量.

    作者:税庆华;刘燕;李小平;于盛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马骨属植物的药学研究进展

    白马骨属的2种植物--六月雪和白马骨,均可入药,其植物资源在我国极为丰富,并具有良好的治疗乙肝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本文对白马骨属的2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在民族医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强;孙隆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玉米芯资源的综合利用

    介绍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玉米芯的组成成分、深加工工艺路线、产品品种及其应用.

    作者:王关斌;赵光辉;李俊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胰岛素原C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离体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源性胰岛素原C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离体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取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肝素抗凝,分离红细胞,生理盐水重新悬浮,加外源性C肽,分别测定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活性和细胞内Ca2+浓度.结果外源性C肽的加入可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的Na+-K+-ATP酶活性,并降低红细胞内的Ca2+浓度.结论胰岛素原C肽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

    作者:李素霞;袁勤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桑椹系列产品的开发

    桑椹的营养价值较高,以它为原料可以制成多种营养保健食品.本文对桑椹的营养成分及桑椹食品的开发作了概括总结.

    作者:杨海霞;朱祥瑞;刘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免疫缺陷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目前临床上正在使用和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治疗HIV感染的化合物可以分为吸附抑制剂、穿入抑制剂、融合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病毒核衣壳蛋白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转录抑制剂、病毒调控蛋白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装配抑制剂.现按照HIV复制周期中的不同环节分别介绍这些抑制剂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王淑华;林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制剂中头孢哌酮与他唑巴坦在犬体内药动学的相互影响

    目的考察不同给药剂量的头孢哌酮(CFP)/他唑巴坦(TAZ)复方制剂(简称CFP/TAZ)中CFP与TAZ在犬体内药动学行为及相互影响.方法取Beagle犬4只,单次静脉注射CFP(110mg/kg)、TAZ(56mg/kg)及3种不同剂量(31 mg/kg、125 mg/kg、500 mg/kg)的CFP/TAZ,RP-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拟合药动学曲线及计算药动学主要参数.结果单次静脉注射CFP、TAZ及CFP/TAZ在Beagle犬体内的处置都符合二室模型.单次静脉注射CFP与等剂量CFP/TAZ中CFP的血药浓度方差分析无差异,与3种不同剂量CFP/TAZ的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Vc、CLs)比较亦无差异,其代谢皆符合线性代谢关系.单次静脉注射TAZ与等剂量CFP/TAZ中TAZ在Beagle犬体内处置亦符合二室模型,其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比较皆无明显差异.结论CFP、TAZ及CFP/TAZ中的CFP、TAZ在犬体内药动学行为无相互影响,提示CFP/TAZ具有药动学理论的可行性.

    作者:厉保秋;高彦慧;杨清敏;董欣;赵华;赵燕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活性酵母富硒发酵条件研究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活性酵母液体发酵富集硒元素的条件.结果表明,硒浓度为20 mg/kg,28℃,pH 5,时间为48 h时的有机硒转化率高为80.6%.

    作者:朱蕴兰;陈宏伟;徐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金银花饮料中绿原酸HPLC法的测定

    目的建立金银花饮料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柱(C18,4.6 mm×250,5 μm),用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27 nm.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绿原酸在0.197~1.182 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0.88%(n=6).结论此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起中;曹珊;李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展

    综述近年高血压临床研究及治疗指南中的重要进展和相关信息,以期指导高血压的治疗和循证医学研究.

    作者:张硕;胡燕燕;张岫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酱油曲中产纤溶酶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初步鉴定

    从生产酱油的曲中分离到产纤溶酶的米曲霉18株和枯草芽孢杆菌8株.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所产纤溶酶都含有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盐酸盐(BAEE)都有一定的分解作用.

    作者:高占争;赵允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辅酶Q10的药理与应用

    根据相关文献,对辅酶Q10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钱雪;王祖巧;韩国平;孙春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药用蚂蚁的研究进展

    蚂蚁的药用食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当今也倍受青睐.蚂蚁已得到逐步深入的研究,各种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笔者根据近年报道就药用蚂蚁的种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段广勋;王军花;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纳豆的生理功能

    纳豆作为日本的传统食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整肠、预防骨质疏松、防癌、溶栓、抗菌等功效.本文对纳豆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作者:安晓琼;李梦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川贝母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ex Batal)及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商品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等规格.

    作者:李慧;黄培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