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源于食品蛋白质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肽

余奕珂;胡建恩;白雪芳;杜昱光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活性肽
摘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是一种重要的血压调节因子,该酶的一些抑制剂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食品和药物被广泛地使用.本文对不同食品来源的ACE抑制肽降压机理、结构和功能关系、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崂山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分析当前青岛崂山区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方法突击抽样检查和专项整顿相结合,抽样比对.结果专项治理整顿前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12.9%,治理后合格率为38.7%;第2年抽样合格率为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推行HACCP管理和量化分级管理,有利于产品的提高卫生质量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高正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澄清用药的认识误区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报>和卫生部颁发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为用药安全提供了法律保证,也使药品不良反应(ADR)问题进入大众视野,有助于提高大众用药安全意识.现列举人们在涉及用药安全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加以澄清.

    作者:侯骏骥;滕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天然产物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从基因及蛋白质水平综述了天然产物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天然产物的活性研究提供了思路.

    作者:张强;徐坚良;王春玲;焦延卫;楚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猴头菇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猴头菇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现对猴头菇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猴头菇的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王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叶绿素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20世纪50年代,叶绿素铜钠作为叶绿素制剂,临床上用于去臭、消炎、促进创伤愈合,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抗氧化剂和预防癌肿等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有关研究成果,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加以综述.

    作者:黄寿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列举了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对影响合理用药因素进行分析,倡议营造合理用药的氛围,呼吁全社会提高合理用药意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蛋白质芯片在蛋白质组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及评价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蛋白质芯片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分离分析技术,在受体-配体反应的检测、筛选药物以及评价药物效能和毒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技术平台,必将获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

    作者:宋燕青;邓树海;汪涛;张四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芦荟(aloe)又名奴会、讷会、象胆,属百合科多年生植物[1].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现在非洲大陆仍有250多种,马达加斯加大约有40余种,芦荟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目前,在我国云南元江地区仍有野生芦荟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芦荟的栽培和应用开发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就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易若望;吴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底出血临床研究的进展

    目的探讨眼底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治疗的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并分析评述.结果物理疗法、中西医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结论眼底出血患者只要准确地辨证施治,加上良好的生活护理,能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的影响,预测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90名受试者分别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前后尿液内咖啡因4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采用代谢物的比率评价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的变化.结果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3种质子泵抑制剂前CYP1A2平均活性分别为5.36±2.10,3.64±1.92,3.37±1.22;服药后活性分别为5.83±2.37,4.02±2.17,3.50±1.23,服药前后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治疗剂量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7 d后,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无明显影响,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可能不会影响与之合用的需经CYP1A2代谢的药物疗效.

    作者:李军;彭向前;卜秀玲;张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黑木耳的保健作用及食用酱的制作

    黑木耳是营养丰富和保健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血栓、调血脂和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现对黑木耳的药理、化学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并介绍了黑木耳酱的制作和食用方法.

    作者:姚乾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素黄杆菌菌种保存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多种糖类对肝素黄杆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保藏菌种的方法.方法将多种糖类加入黄杆菌悬液,观察冷冻、冷藏、冷冻干燥过程中肝素黄杆菌的存活率,并将海藻糖和甘露醇添加进斜面固体培养基,观察菌种的有效保藏时间.结果糖类的加入明显提高了肝素黄杆菌菌种保存的存活率,其中以海藻糖和甘露醇效果佳.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2%海藻糖或2%甘露醇可使菌株斜面冷藏保存时间延长2周.

    作者:马小来;姚君斐;袁勤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的恶性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小梁切除.结果术后前房不同程度的加深,眼压控制正常,术前眼压(41.01±11.51)mm Hg[(5.47±1.53)kPa],术后眼压(17.33±2.43)mm Hg[(2.31±0.32)kPa];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05 1眼(5.5%),0.1~0.3 11眼(61.1%),>0.4 7眼(38.9%).并发症:瞳孔区渗出膜5眼(27.8%),虹膜后粘连6眼(33.3%),前粘连2眼(11.1%),角膜内皮水肿6眼(3 3.3%).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林;高晓唯;谢铃;徐春丽;乔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组蛋氨酸酶在猕猴体内的药动学、免疫原性及系统毒性

    目的重组蛋氨酸酶(rMETase)对于人系外源性蛋白酶,该酶在人肿瘤裸鼠模型中表现出广泛的抑瘤作用.本实验以灵长类动物猕猴为研究对象,测定了rMETase的药动学、免疫原性及系统毒性.方法与结果rMETase单次静脉注射1 000 u/kg、2 000 u/kg和4 000 u/kg时,猕猴血浆蛋氨酸水平在30 min内可降低至无法检测的水平(小于0.5μmol/L),且持续4 h;给药剂量4 000 u/kg时,血浆蛋氨酸低于1μmol/L的水平,可维持8 h.rMETase在猕猴体内的t1/2为2.49 h,给药2 000 u/kg和4 000 u/kg时的CL分别为11.28 ml/h和30.77 ml/h;rMETase以4 000 u/(kg·8h)重复给药2周时,可使血浆蛋氨酸水平在给药期间维持在2 μmol/L以下;重复大剂量给药的主要系统毒性表现为食量减少、体重轻微下降,血浆白蛋白和红细胞水平呈可逆性降低.当rMETase重复给药2周后的28 d再次给药时,出现过敏性休克,其中有1只动物死亡;及时给予激素抢救可避免死亡,或给药前给予氢化可的松可预防过敏性休克发生.在实验后的66、86和116 d时再次给药,首次给药后抗rMETase抗体水平为10-3,第4次给药后增加到10-6;在以后的2个月内抗体水平降低至10-2.抗rMETase抗体类型主要是IgG,体外检测系中和性抗体;但在体内对rMETase降低血浆蛋氨酸作用的影响较小.结论系统研究表明,rMETase在猕猴模型中能有效地降低血浆中蛋氨酸水平,出现的系统毒性反应很小;rMETase是一具良好前景的广谱抗肿瘤新药,但应重视其免疫原性,如能进行化学修饰或其它处理则可增加药物的作用时间并降低其免疫原性,增加用药安全性.

    作者:厉保秋;杨志坚;Takayaki Yoshioka;朱振平;于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海带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海带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抗突变、抗凝血、抗疲劳及抗脂质过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作者:邓长江;朱希强;郭学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苦瓜的现代研究进展

    苦瓜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抗氧化、抑菌等作用.综述苦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介绍了其在食品、医学领域的应用.

    作者:张炳桢;彭艳丽;李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源于食品蛋白质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肽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是一种重要的血压调节因子,该酶的一些抑制剂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食品和药物被广泛地使用.本文对不同食品来源的ACE抑制肽降压机理、结构和功能关系、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

    作者:余奕珂;胡建恩;白雪芳;杜昱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组人白介素-11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11(IL-11)是1990年发现并克隆的细胞因子,基因序列位于人19号染色体长臂13.3-13.4带,在人体内各组织中广泛表达,能诱导巨噬细胞成熟,升高血小板数量,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生长,破骨细胞增殖,神经生成等.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表明,重组人IL-11(rhIL-11)可以明显提高血小板数量,效果独特.1997年美国FDA于批准Genetics Institute公司的rhIL-11产品上市,用于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或免于血小板输注.现对IL-11的发现、克隆、分子生物学、表达、产生途径、作用机理、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结果,以及生产和使用情况等进行综述.

    作者:解福生;庞甲佩;刘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黄芩

    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又名山茶根,黄金条,腐肠,印头等.

    作者:余椿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常见β受体阻断药对正常小鼠脾细胞抗体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普萘洛尔、美托洛尔、MELE对正常小鼠脾细胞抗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只小鼠分为8组,8只/组.分别口服25.0,12.5 mg/kg的普萘洛尔;25.0,12.5mg/kg的美托洛尔,32.0,16.0,8.0mg/kg的MELE,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第3天用SRBC致敏,第5天处死.然后分离脾脏,处理后于413nm处用分光光度法(QHS)测定其溶液的吸光度值.结果高剂量时,普萘洛尔、美托洛尔、MELE均能促进脾淋巴细胞抗体的形成.结论β受体阻断药具有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

    作者:赵燕彪;侯黎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