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枳壳研究概况

黄加龙;杨武亮;周道根

关键词:枳壳, 生药鉴定, 化学成分, 炮制机理, 药理作用
摘要:综述枳壳的生药鉴定,以及化学成分、炮制机理、药理作用等方面近年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金丝桃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

    目的 优化金丝桃细胞株的悬浮培养条件,提高黄酮产量.方法 研究激素组成、激素浓度、pH值、蔗糖浓度、培养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等因素对金丝桃细胞生长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确立高产细胞系.结果 培养基成分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10-5 mol/L NAA+10-6mol/L BA,25℃,pH值5.7,蔗糖含量3%,摇床转速90 r/min,接种量60 g/L,为佳的金丝桃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结论 获得的金丝桃悬浮细胞系稳定、可靠,可作为工业化生产黄酮的种细胞.

    作者:谷贵章;殷晓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山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了糕点中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加有机溶剂并用高速匀浆的方法提取后,通过改变酸碱度而改变样品在有机相和水相中分配比的方法,去除脂肪等杂质的干扰,用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 本法的变异系数为1.2%~3.9%,回收率为89.0%~99.2%,低检出限为1 mg/kg.结论 本法具有步骤简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糕点中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检测.

    作者:陈子雷;张红;王文博;丁蕊艳;杜红霞;李瑞菊;李慧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及食用价值

    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药效学的研究成果、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作一综述,以进一步认识和指导银杏制品的开发和应用.

    作者:王金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溶出度的测定

    目的 建立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水为溶出介质,采用浆法(50 r,min)30min取样,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并考察了溶出曲线.结果 样品溶出均一性良好,溶出度均>90%.结论 本法可用于测定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溶出度.

    作者:张文;孙瑜;毛学建;黄选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研究

    目的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研究发酵木糖生产木糖醇的发酵条件.方法 采用摇瓶发酵对发酵生产条件,如培养基中初始木糖浓度、接种量和通气量、氮源、pH等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发酵液中木糖的残留量、木糖醇的转化率来确定适合的发酵工艺.结果 通过实验得到佳培养基条件为:初始木糖50 g/L,蛋白胨5 g/L,酵母粉10 g/L,硫酸镁0.5 g/L、磷酸二氢钾5 g/L,硫酸铵l g/L;佳发酵条件为:pH 6.0,摇瓶发酵装液量50 mL/250 mL,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8 h.结论 优化了木糖醇的发酵工艺.

    作者:张晓元;王松梅;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脾止遗片鸡肠提取工艺的比较

    目的 优化健脾止遗片生产中的鸡肠提取工艺,并对鲜鸡肠与干鸡肠提取工艺进行比较.方法 以提取物得率、含氮量、生物活性为评定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优化出的佳鲜鸡肠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2倍,提取2次,每次1 h.在此工艺条件下,鲜鸡肠与干鸡肠提取效果相当.结论 鲜鸡肠提取工艺可代替干鸡肠提取工艺.

    作者:韩淑莲;程显好;盈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蒽酮-硫酸法测定出芽短梗霉发酵液残糖和总糖含量的研究

    目的 研究色素和不同比例乙醇对蒽酮-硫酸法测定出芽短梗霉发酵液残糖、总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配制不同比例的乙醇蔗糖溶液,以蒽酮-硫酸法测定蔗糖含量;发酵液稀释300倍620 nm处测A值;2倍乙醇沉淀发酵液,沉淀上清稀释1 00倍,620 nm处测A值.结果 纯化水:乙醇为1:1和1:2时可用蒽酮-硫酸法测其中蔗糖含量;发酵液稀释300倍,乙醇沉淀上清液稀释100倍后,620 nm处A值均接近0.结论 蒽酮-硫酸法可用于出芽短梗霉发酵液残糖、总糖测定.

    作者:邓长江;李长清;朱希强;郭学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从白藜芦醇的来源、一般特性、合成、体内的代谢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白藜芦醇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丽;刘燕;许现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枳壳研究概况

    综述枳壳的生药鉴定,以及化学成分、炮制机理、药理作用等方面近年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加龙;杨武亮;周道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培养植物细胞中长春新碱的含量

    目的 对HPLC法测定长春新碱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重现性和回收率均有提高,更适合培养植物细胞中该成分的测定.方法 HPLC法,采用ODS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甲醇-0.06 mol/L磷酸二氢钾(pH=3)(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97 nm.结果 长春新碱含量在0.234~1.17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结论 该方法测定培养植物细胞中长春新碱含量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王小刚;惠俊峰;雷闫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别、发展趋势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准确度高,精密度和重现性好,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万娟;陈中;杨晓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终灭菌无菌制剂参数放行

    目的 无菌制剂实行参数放行法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对参数放行法和无菌检查法的比较,分析实施参数放行的必然性及其实践要求;结果与结论 参数放行是GMP发展的自然结果,应从生产准入、工艺验证、指示剂监控等方面建立参数放行系统.

    作者:段文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救济制度运行机制探讨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受害者理应得到补偿救济,但我国尚未建立此项制度.本文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良反应救济制度运行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运作模式的利弊,探讨基金模式的可行性及其运作方式.

    作者:夏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与事实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有关转基因食品争论的起因和焦点问题,介绍了各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及政策.

    作者:连丽君;王雷;张可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根源

    分析了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和原因.滥用抗生素不仅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更导致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对健康与生命的有效保护.

    作者:赵民生;王会贞;曹秀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黄原胶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目的 优化黄原胶的发酵工艺以提高黄原胶的产量及黏度.方法 采用摇瓶发酵,改变实验条件,包括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复合氮源的组成及含量,无机盐的组成及含量,柠檬酸和碳酸钙的含量等.通过测定发酵液黏度、粗胶含量来确定较为适合的发酵工艺.结果 通过实验得到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硫酸铵0.1%,豆饼粉0.3%,柠檬酸0.1%,硫酸镁0.01%,碳酸钙0.02%;培养条件为:500 mL摇瓶发酵装浓量100 mL,转速220 r/min,发酵温度28.5℃,培养72 h.进行了发酵罐发酵实验,黄原胶的发酵产量可以达到25.02 g/L,发酵液的终黏度5 847 cP.结论 通过工艺优化,黄原胶产量及黏度均得到提高.

    作者:颜震;吴尽;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医院药房管理的几点看法

    对如何加强医院药房的管理,充分发挥医院药房在医疗过程中的药学服务功能,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作者:马正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流体食品冷灭菌技术

    流体食品冷灭菌是一类新型灭菌技术.本文介绍了超高压、辐射、高压脉冲电场、非热等离子体、脉冲强光、膜分离等冷灭菌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在流体食品中的应用.

    作者:王应强;段玉峰;刘爱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药品通用名处方的利弊

    本文分析了恢复通用名处方制度的利弊.建议国家通过立法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链,实行医药分离;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建立医师处方评价制度;增加医生技术性服务的报酬,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建议使用电子处方.

    作者:陈玉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桶装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桶装饮用水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饮用者的身体健康.从桶装饮用水的水源到生产过程、产品的卫生指标、包装材料以及饮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

    作者:周辉;李金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