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崔晶;翟光喜;邹满

关键词:微乳给药系统, 助表面活性剂, 液态体系, 药物载体, 力学稳定, 分布均匀, 油包水, 需能量, 水包油, 连续型, 组成, 应用, 液滴, 粒径, 结构, 光学
摘要:微乳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光学上均一,热力学稳定的液态体系[1],按结构可分为水包油(o/w)型、油包水(w/o)型和双连续型微乳;其特点为液滴分布均匀,粒径在10~100nm范围内,制备时一般不需能量.作为药物载体,微乳给药系统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2].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多糖组分研究及药理实验

    虫草多糖是冬虫夏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虫草菌菌种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选育,筛选出一株稳定的产生可溶性虫草多糖水平高的菌株,优化培养基配方,进行了发酵罐中试生产,制订出虫草多糖的提取及精制工艺,采用层析及电泳技术,分析了虫草多糖的成分及结构.对虫草多糖进行了毒性及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属于无毒物质,并且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和抑制肿瘤的作用.

    作者:袁建国;程显好;侯永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美国药物生物技术产业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媒体资料动态跟踪了美国制药生物技术发展的历程;总结了美国FDA批准的生物技术药物和治疗性生物产品的全部品种,并对美国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评价,该报告可供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研究和治疗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科研项目、选择发展方向及制定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时参考.

    作者:吴枚;王友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革命

    跨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与新的技术革命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在食品加工领域日益扩大应用的现代食品分离技术、微波处理技术、膨化技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包装新技术、软胶囊和微胶囊化技术、高压加工技术、辐照技术、纳米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电磁技术和真空技术.以便理解食品工业与高新技术唇齿相依的关系.

    作者:罗世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作为腹腔镜介质的应用

    玻璃酸钠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眼科、外科和妇产科,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介绍其作为腹腔镜介质的应用.

    作者:侯骏骥;罗淑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制药企业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制药企业是该项制度的实施主体.本文详细论述了制药企业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法律责任,重大意义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谢金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健康食品和软组织填充剂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是一种直链高分子多糖,由葡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糖组成的双糖单位以糖苷键重复连接而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HA广泛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是组成细胞外基质的几种糖胺聚糖之一.在人的皮肤真皮层和关节滑液中含量多,具有保水、润滑等重要的生理作用.由于其独特的保水、润滑等高分子多糖的性质,其天然性、无过敏性和与人体组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化妆品、保健食品、美容手术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作者:郭学平;刘爱华;凌沛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金银花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不同提取工艺,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浓缩干燥方法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绿原酸随加热及浓缩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而含量降低.结论以水提2h(1h、1h),减压浓缩,真空干燥(60℃)为佳工艺.

    作者:尚立霞;王妮;刘妍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微乳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光学上均一,热力学稳定的液态体系[1],按结构可分为水包油(o/w)型、油包水(w/o)型和双连续型微乳;其特点为液滴分布均匀,粒径在10~100nm范围内,制备时一般不需能量.作为药物载体,微乳给药系统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2].

    作者:崔晶;翟光喜;邹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F值寡肽的研究与开发

    利用玉米黄粉通过蛋白酶水解,制取高F值寡肽,通过高压液相色谱和氨基酸成份分析,所得寡肽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区域为200-1000道尔顿,游离氨基酸含量4.8%,不含高分子量的肽,F值为21.4,提取率为85%以上.

    作者:李峰;徐军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醛淀粉流变性的研究

    双醛淀粉毒性低、化学反应活性高,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而双醛淀粉的流变性会对双醛淀粉的应用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pH下制备双醛淀粉的流变性,结果表明:溶液呈胀流型,提高剪切速率,黏度略有增加,pH3.5下制备双醛淀粉的黏度比pH 7下制备双醛淀粉的黏度低.

    作者:刘永;周家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穿心莲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穿心莲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为检测指标,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二者含量的影响.结果以醇提工艺提取内酯成分含量较高,其中,醇浸渍工艺>醇渗漉工艺>醇温浸工艺>醇回流工艺.结论制备穿心莲固体制剂,可采用65%及55%乙醇温浸工艺,对于穿心莲液体制剂,以65%及75%乙醇浸渍工艺及55%乙醇渗漉工艺更为适宜.

    作者:张建强;张玲;王欢;孙英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纳豆激酶是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提取的一种枯草杆菌蛋白酶,具有高效的抗血栓作用,而且易吸收,无副作用,有望被开发为新一代的口服抗血栓药物.本文概括了纳豆激酶的基本生化性质,溶血栓作用及机理,介绍了其酶活测定方法和分离纯化方法,并对纳豆激酶的开发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聪;孔繁东;祖国仁;季瑛;杜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中微量透明质酸的放射免疫测定

    组织和体液中微量透明质酸(HA)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文介绍了血清中微量HA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以及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HA在肝炎、肿瘤、糖尿病及银屑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思玲;蒋秋燕;凌沛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因营养学的研究进展

    从基因概念的发展、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多态性,基因突变与损伤,基因营养学的目的以及根据基因制定食谱并举应用实例综述基因营养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殷铭俊;陈执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氨基葡糖在治疗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对氨基葡糖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体外试验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氨基葡糖在药品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作者:印海峰;邓长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牛乳中微生物的微波致死特性实验研究

    牛乳营养丰富,是微生物的优良培养基.而这些微生物却是造成牛乳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牛乳中微生物的微波致死特性,本文进行了不同功率下的牛乳微波杀菌试验.通过实验表明,牛乳中的微生物在微波功率为600W时致死特性显著,同时也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变大,微波致死时间呈双曲线型下降,而生产效率呈线性逐渐增加.

    作者:肖淼鑫;张仲欣;张玉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国的旋毛虫病及新研究概况

    食品安生性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数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稳定.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全球性恐慌事件(日本的O157,英国的疯牛病,法国的旋毛虫病及李氏杆菌病,比利时的二恶英,香港的禽流感及上海的甲肝)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肉类产量为世界第一(6250万吨),然而出口量只相当于丹麦出口量的1/23,其中主要的原因来源于我国肉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作者:刘明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透明质酸(HA)是构成关节软骨和滑液的主要成分,当发生骨性关节炎(OA)、类风湿性关节炎(RA)以及其他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关节疾病时,HA在关节内的产生和代谢发生异常,滑液中HA的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Mr)明显降低,软骨发生降解和破坏,导致关节生理功能障碍.黏弹性补充疗法因此应运而生,Balazs等人先提出通过补充外源性HA,恢复滑液的润滑功能,促进软骨的修复,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凌沛学;贺艳丽;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环棱褐孔菌静脉乳剂处方筛选

    对环棱褐孔菌提取物静脉乳剂提供了处方设计、制备方法及处方优选,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制备出的乳剂稳定性可靠、质量符合要求.

    作者:李学涛;田景振;主富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二宝花,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其抑菌谱广、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成药生产和出口.

    作者:余椿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