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医院聘用人员流失原因调查

林平冬;郑溪水;颜小润;张朝阳

关键词:军队医院, 聘用人才, 流失
摘要: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聘用人才队伍的流失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家部队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3年的人员稳定性情况进行调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一,按专业类别分析,医技专业流失率高,其次是护理专业,且流失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再次是医疗、药学专业;第二,按学历结构分析,研究生流失率高;第三,按工作年限分析,工作3年以下的人员是稳定性差的群体,流失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第四,按离职原因分析,被国家、事业单位录用是离职的首要原因,其次是职业压力和家庭因素.结论 聘用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已成为制约军队医院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运用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和措施以大限度地使用好各类人才资源.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战时医疗后送文书的修订

    论述战时医疗后送文书的种类、使用历史和现状,提出战时医疗后送文书修订的形式、项目和内容.

    作者:肖明;张寓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疼痛护理管理效果评价

    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本院通过建立临床疼痛护理管理监测网络及配套系统建设,对疼痛的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疼痛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作者:朱洁;吴月凤;郭成莉;潘淑芬;李琳琳;倪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数字化条件下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构建

    分析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的思路,介绍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具体功能;对平台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苏小刚;廖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军队中小医院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分析了军队中小医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包括军事斗争卫勤保障任务繁重、医院经营难度大、均衡发展困难等.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要确保姓军为兵服务方向,创新小综合大专科的办院模式,走内涵发展道路等措施,破解军队中小医院发展存困境.

    作者:刘海春;王佳;陈立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日遗化武作业现场应急医学处置演练

    处理日遗化武作业卫勤保障人员,须具备作业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医学处置的能力.执行卫勤保障任务前,应进行岗前专项培训,并通过应急医学处置演练实现培训目的和目标.在介绍演练组织实施与分工和流程及其处置的做法基础上,从组织形式和勤务与技术上探讨演练中的问题,提出演练改进和完善.

    作者:杨英选;高春阳;孙连碧;于天晓;车彬;薛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军队医院突发事件防范策略

    某军队医院作为一个开放式单位,具有遭受恐怖袭击的潜在性.准确把握医院工作特点规律,采取实在管用的办法措施,有效防范可能遭受的恐怖袭击,确保医院安全稳定,是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1 防范恐怖袭击的难点1.1营区开放 管控较难 受工作性质影响医院营区相对开放,每天进出人员、车辆多,且成份复杂,恐怖分子易混入滋事,管控难度大.

    作者:张宏涛;王华;王毅;孙国权;何亚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改革对军队医院发展的挑战

    军队医院作为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应在新一轮医改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军队医院在公立医院改革体系中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区域卫生规划、补偿机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等方面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探索既符合改革趋势,又适合军队特点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作者:马玉琴;李婷;陈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区域军队中心医院学科建设对策

    分部所属医院都是中心医院,编制床位都在200张左右;各医院学科实力、品牌影响、技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建设发展成绩喜人.但按照科学发展观规律、广大官兵健康需求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标准来衡量,各医院学科建设还存在人才队伍不够整齐、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学科发展不够平衡、医教研发展不协调等矛盾.中心医院学科建设要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学科建设的动力;坚持规范管理,挖掘学科建设的潜力;坚持人才为先,激发学科建设的活力;坚持文化推动,提升学科建设软实力.

    作者:莫群;彭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开展护理专业学科评估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推进我院护理专业学科建设总体策略.方法 制定学科评估方案;科学实施学科评估,系统梳理存在问题,有效进行信息反馈,积极谋划专业学科发展目标.结果 有效进行医院专业护理学科定位,促进医院护理专业人才和护理专业学科发展,提升医院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孙永华;苏迅;王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航空医学训练创新模式探讨

    针对空军转型建设赋予航卫保障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空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通过明确定位、转变观念,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创新模式等方法,大力打造一流的飞行人员能力评估促进基地,全面提升航空医学训练效能.

    作者:许涛;朱超;李交杰;娄振山;徐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

    本文从突破传统路径、借鉴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机制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管理效能,促进入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加快推进军队医院学科人才等全面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辛明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开展对外合作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体会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国内进行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的医院有近百家.医院按照姓军为兵、依法办事、医疗行为独立的原则,通过严格项目科学论证,对外合作开展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本文探讨军队医院开展对外合作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做法及体会,旨在确保对外合作的规范化开展.

    作者:茅建华;张志敏;汪勇;岑爱萍;何咸兵;王增寿;贾绍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元训练模式提高军队医院护理队伍战救能力

    目的 探讨提高多元化护理队伍战救能力的方法.方法 开展多元训练模式:以知识竞赛模式促进战救理论知识的普及,以技能比武形式促进战救五项技术的掌握,以情景模拟形式提高特殊环境战创伤的救护,以规范化培训方式促进战救技能训练常态化,以心理训练方式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结果 护理队伍尤其是文职护士队伍军事素质,战救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精减整编后多元化护理队伍战救能力的无缝隙衔接与过渡.结论 多元模式战救技能训练是提高护理队伍战救能力,保障基层部队官兵健康的较好手段.

    作者:陈丽丽;曾义霞;谭红涛;严艳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军队医院卫勤训练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本院担负着多支机动卫勤分队的保障任务,医院始终将卫勤保障能力的提升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针对不同任务结合医院实际,分别制定卫勤保障的系列计划和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遂行医疗保障任务的需要[1].组织野战医疗所卫勤训练时,从健全安全组织,抓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安全教育,进行安全训练,加强特情处置训(演)练等环节出发,完成训练任务.

    作者:周丽春;王筱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维和二级医院牙科的展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越来越多.本文就维和二级医院牙科展开的工作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并对二级医院牙科的工作模式进行优化构建初探,以便为联合国维和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1 二级医院牙科展开情况1.1人员配备和任务 根据联合国二级医院牙科卫勤保障任务要求,配备牙科医师和医助各1名.联合国对口腔科工作的要求是每天接诊5~ 10例牙科患者,完成止痛、拔牙、补牙和感染控制等治疗[1].

    作者:刘天晓;孟向东;黄炳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军队医院国家级医疗救援队建设实践

    从以“一队多用”为原则统筹建设规划、以学术研究为契机推动建设发展、以实践活动为基准检验建设成效三个方面,介绍驻疆军队医院建设国家级医疗救援队的经验,并对开展针对性训练提出构想.

    作者:曹金军;陶发胜;梅林;方立;刘晓明;谭彦宏;张海员;姜文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非现役文职人员参加应急卫勤保障的体会

    本文作者通过6年来参加应急保障的自身实践,对非现役文职人员普遍存在的原因分析,如心理素质较差、军人素质较弱、保密意识淡薄、卫勤保障知识缺乏,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建立规范卫勤体系提供参考.逐步提升非现役文职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参与应急卫勤保障是适应新时期部队医院的历史使命,是推进我军人才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

    作者:林玉丹;黄顺红;黄蓉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于JCI标准的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科作为医院工作的“前线”,其护理管理成为医院工作质量的重要反映,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目前,JCI评审标准的引入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质量改进方法.总结构建以JCI标准为指导的急诊护理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急诊医疗工作质量.

    作者:闵萍;荚恒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绩效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决定了医院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成效性.从评价指标的确立与权重分配,再到后期动态管理,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式,是该项工作的核心内容.

    作者:马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团队护理模式在住院离退休干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离退休干部护理服务新模式,提升部队服务保障水平.方法 在科内组建团队护理小组,对住院离退休干部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团队护理模式,由多学科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护理.结果 专科护理内涵质量提高,健康促进作用明显,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 团队护理模式在现行护理工作中具有优势,是其他护理模式所不能替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丽;闫海楠;于秋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