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群;彭熠华
急诊科作为医院工作的“前线”,其护理管理成为医院工作质量的重要反映,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目前,JCI评审标准的引入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质量改进方法.总结构建以JCI标准为指导的急诊护理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急诊医疗工作质量.
作者:闵萍;荚恒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运用SWOT法分析军队集团化医院的发展战略,充分认清集团医院所处的环境,切实掌握医院现有的优劣势,积极把握医院发展的机遇,提出军队医院集团化战略、学科精品战略和军事战略的三大发展战略.
作者:吴冰;郑春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促进急诊修复重建学科的发展.方法 对学科负责人和医师进行访谈,分析阻碍学科发展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急诊修复重建学科的患者数量、手术数量和科研成果均明显增长.结论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是三级医院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韬;刘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军队医院兼具社会公益性和军事保障性的双重性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医疗公平所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军队医院是军队卫生机构开展新农合的前沿和重点,开展新农合对促进军队医院军地融合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建国;焦峰;江海洋;周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读书报告会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本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总结.
作者:杨美华;程传苗;孙亚林;涂平安;沈锋;邢茂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总结医院按照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先进理念和总体目标,以“研究型科室”建设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抓手,着力抓好“研究型医院”筹划和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胡兴茂;王中华;平杰;贾恒川;谢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从突破传统路径、借鉴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机制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管理效能,促进入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加快推进军队医院学科人才等全面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辛明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手术室开展优质服务的效果.方法 2010年本院建立优质服务,规范护理模式.结果 护理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从2010年的87.2%提高到2012年的99%.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显著.
作者:刘萍;顾爱华;惠菊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提升是医院培训工作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学科技术优势的巩固和医院可持续发展,某军队中心医院从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的培训机制,打造住院医师临床能力提升路径,提升住院医师临床能力.
作者:王永清;刘永强;李延鹏;李乃义;仇元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某军队医院作为一个开放式单位,具有遭受恐怖袭击的潜在性.准确把握医院工作特点规律,采取实在管用的办法措施,有效防范可能遭受的恐怖袭击,确保医院安全稳定,是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1 防范恐怖袭击的难点1.1营区开放 管控较难 受工作性质影响医院营区相对开放,每天进出人员、车辆多,且成份复杂,恐怖分子易混入滋事,管控难度大.
作者:张宏涛;王华;王毅;孙国权;何亚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针对青年医师医疗谈话中存在问题,就改善沟通技巧及提高谈话修养提出用心关怀患者,平等交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重视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形象化介绍诊疗措施,依托医院管理机构开展重大手术或者高风险诊疗活动行政谈话等措施.
作者:谭蔚锋;程传苗;傅晓辉;姜小清;吴孟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提高多元化护理队伍战救能力的方法.方法 开展多元训练模式:以知识竞赛模式促进战救理论知识的普及,以技能比武形式促进战救五项技术的掌握,以情景模拟形式提高特殊环境战创伤的救护,以规范化培训方式促进战救技能训练常态化,以心理训练方式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结果 护理队伍尤其是文职护士队伍军事素质,战救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精减整编后多元化护理队伍战救能力的无缝隙衔接与过渡.结论 多元模式战救技能训练是提高护理队伍战救能力,保障基层部队官兵健康的较好手段.
作者:陈丽丽;曾义霞;谭红涛;严艳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对军队医院实施区域性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探索与实践进行系统性论述,对区域性一体化保障模式的概念与特征,区域性一体化保障模式提出的动因和背景,区域性一体化保障模式的内容与成效进行全面的阐述.
作者:向月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对军队文职护理人员的管理情况进行剖析,综合考量文职护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在科室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构建和维系管理者与文职护理人员稳固的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初步提出构建和实现这种心理契约的举措.
作者:孙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部队医院的中医科,乃至全国的中医院、中医科大部分都呈萎缩状态,本院中医科注重人才培养,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中医药学,立足于中医优势医疗,大力挖掘中医传统的特色医疗,找到与西医结合的切入点,既赢得了社会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朱峪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构建区域性空中医疗救护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体系构建后的运行.方法 综合分析外军及联合国维和部队空中救护体系,参考我国灾害救援中的有关经验.结果 指挥系统、区域性医疗救援中心、运输工具、空中医疗救援队及现场分类救援力量是该体系构建的重点.结论 区域性空中医疗救护体系是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
作者:谭映军;罗皓;王魁英;刘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处理日遗化武作业卫勤保障人员,须具备作业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医学处置的能力.执行卫勤保障任务前,应进行岗前专项培训,并通过应急医学处置演练实现培训目的和目标.在介绍演练组织实施与分工和流程及其处置的做法基础上,从组织形式和勤务与技术上探讨演练中的问题,提出演练改进和完善.
作者:杨英选;高春阳;孙连碧;于天晓;车彬;薛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分部所属医院都是中心医院,编制床位都在200张左右;各医院学科实力、品牌影响、技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建设发展成绩喜人.但按照科学发展观规律、广大官兵健康需求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标准来衡量,各医院学科建设还存在人才队伍不够整齐、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学科发展不够平衡、医教研发展不协调等矛盾.中心医院学科建设要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学科建设的动力;坚持规范管理,挖掘学科建设的潜力;坚持人才为先,激发学科建设的活力;坚持文化推动,提升学科建设软实力.
作者:莫群;彭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对医院遂行城市维稳卫勤保障任务伤病员救治涉及的基本概念,从保障特点、伤病员属性、保障模式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行动中伤病员救治的工作进行勤务分类,并以此为依据,利用运筹学原理对医院城市维稳卫勤保障伤病员救治流程进行设计.
作者:陶发胜;张琼;曹金军;刘晓明;谭彦宏;张海员;畅明;姜文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面对医疗市场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针对如何打造专科特色技术品牌,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军队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兴院之路,在建设重点学科上要有新突破、在创新经营理念上要有新作为、在提高服务质量上要有新发展.
作者:胡文魁;田浩;伍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