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疗支出的影响

项耀钧;乔丽名;陈长虹

关键词:医保总额预付制, 医疗支出
摘要:目的 分析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疗各项支出的影响.方法 利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2010年所有单一病种住院患者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研究医保预付制与患者的相关支出水平的关系.结果 医保总额预付制减少了大型检查、普通检查和化验的数量;降低了普通检查费用、自费药品费、手术材料费、检查费、中草药费等;提高了医保药品费、住院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等;总体而言,医保总额预付后,总费用却上升了6.6%.相对于自费患者,预付内患者的总费用低了4.6%.结论 医保总额预付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支出,但不能统一地降低患者医保各项支出,该制度和其他配套管理措施亟需完善.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从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原则谈药品核算的局限性

    本文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入手,对《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办法》中药品核算进行剖析,指出药品核算在遵循可比性原则、配比原则、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清晰性原则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药品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并基于此在核算科目设置、具体业务处理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作者:王慧慧;王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体化卫勤模拟训练方法构建与实践

    本文结合当前卫勤训练的特点,在总结卫勤信息化训练的实践经验,提出包括训练机制、教学法和演练模式在内的一体化卫勤模拟训练方法体系,并结合卫勤教学实践与演习对该方法体系进行检验评估,丰富并完善卫勤教学训练方法.

    作者:刘源;刘晓荣;秦超;江雷;薛晨;张鹭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军字一号”工程的门诊医嘱管理系统构建

    针对现有“军字一号”门诊医生站对门诊医嘱支持不完善的问题,拟设计开发一套门诊医嘱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将门诊处方智能转换为门诊医嘱,自动生成门诊医嘱单、执行单等,并加强对门诊医嘱的管理,增强门诊治疗数据的可追溯性.使用该系统后门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将得到较大提高,为部队保障的能力得到增强.

    作者:缑文海;邵耀来;杨昕;颜彬;孟岳良;于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转型的思考

    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要坚持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始终把握主题紧扣主线,努力推进疗养院建设向错位发展、技术驱动、文化强院和信息主导转型;坚持以卫勤训练、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后勤管理为抓手,加快推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疗养院内涵建设在转型转变中科学发展.

    作者:董茂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科候诊拥堵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超声科候诊拥堵的原因,缩短候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方法 回顾某军队医院超声科2009年和2010年各类超声检查数据,通过对患者来源、检查时间、检查部位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拥堵原因.结果 候诊拥堵主要原因是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检查时间冲突,其次是住院患者非空腹检查项目安排在上午检查加重拥堵.结论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实行错峰检查、分部位检查,改善候诊环境,缩短候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作者:程鹏;韩桐师;李英秋;杨晶;田栋辉;夏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伤口护理中心管理模式探究

    目的 评价“链式管理模式”在伤口护理中心推行7年的效果,探索有效管理的方法.方法 设计以目标管理为驱动的“技术-培训-研究相互促进的链式管理模式”,自2005年-2011年分年度观察护理数质量、科研与教学成效,不断改良完善.结果 专科护理门诊量、伤口治疗量和护理会诊量逐年增加(P<0.05),患者满意率和伤口治愈率也逐年提升,以2010和2011年提升为明显(P<0.05).科研成效与教学成效显著.结论 “链式管理模式”促进了伤口护理中心良性运行和护教研协调发展,是专科护理建设可借鉴管理方法.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刘云;易学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影响急诊医患关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医患关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于本院急诊科18岁以上就诊的患者,采用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医患关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324名患者的调查问卷被纳入分析,其中投诉组(实验组)患者68名,非投诉组(对照组)患者256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药物选择是否合理(P =0.000;OR =4.066)、药物的价格是否合理(P =0.002;OR=2.941)、是否认真倾听患者陈述(P=0.000;OR=4.466)、治疗方案选择是否征求患者意见(P=0.014; OR=4.736)、医护人员讲话的表情是否良好(P =0.000;OR =8.715)为影响医患关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药物选择是否合理、药物的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认真倾听患者陈述、治疗方案选择是否征求患者意见、医护人员讲话的表情是否良好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急诊科日常医疗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胡爱民;尹延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专家组在海外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专家组在“和谐使命-2011”海外医疗服务工作中确保医疗安全、协助学术交流准备、督导语言培训、审阅修改静态展示稿件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提出在海外医疗服务中应设立专家组的建议.

    作者:李进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军地一体医疗急救系统研究

    为变革军队医院平时医疗急救的方式及遂行多样化军事保障任务时卫勤保障的手段,研究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再造医疗急救业务流程,设计构建军地一体医疗急救系统,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医疗急救服务模式,提升基地医院医疗急救服务保障能力.

    作者:陈一君;王标;蔡钧;沈晓明;张建东;王发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专科特色技术精细化管理实践

    本文总结了医院在实施专科特色技术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实践,通过构建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全面促进专科特色技术发展,取得效果.

    作者:田浩;伍敏;胡文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建立医疗质量长效机制的思考

    本文从科室建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长效机制的角度,从系统理论、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作者:邓明德;马明镜;何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原地区执行任务卫勤保障思考

    本文分析部队进入高原执行任务所面临的官兵生理心理影响大、卫勤保障工作要求高等困难,提出要有针对性做好官兵身心健康工作、预防性做好部队卫生防病、科学性做好药品器材保障等对策.

    作者:王东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军队区域疾病监控及军人健康监控平台建设

    以军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系统为基础,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基于数据元、数据集标准的疾病监测和健康监控相关主题指标库,终建立军队区域内疾病监控、军人健康监控和健康服务平台,促进了军队卫生管理、官兵健康水平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作者:王继伟;孙凤英;施雅贤;郑荣纬;陈海鸿;陈立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医务处医疗质量监管方法与机制探讨

    本文就医务处医疗质量的监管、机制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与体会,提出医务处要有自觉的质量责任作为、正确的质量角色定位、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等观点.

    作者:刘传海;王硕;邓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论军队中小医院数字化建设

    军队中小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数字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顶层设计、多家医院联合建设、转变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软件开源是有效对策.

    作者:蔺怀勇;王学;丁莉莉;梁佳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病例四型分布在校正手术室术前平均住院日中的应用

    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外科系统临床科室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探索术前平均住院日单项指标对手术科室床位利用率评价的可行性研究,用病例分型管理软件进行病例分型,用CD型率和病例四型分布对手术科室术前平均住院日进行校正,能真实合理地反映出手术科室的床位利用情况.

    作者:李思睿;项耀钧;李静;蒲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伴随保障能力建设

    本文针对机动卫勤分队伴随保障任务的特殊性、机动性和常态化等特点,提出科学制定应急保障预案、完善诊疗装备体系等措施.

    作者:张中华;吕宏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地6所军队三甲医院平均住院日比较分析

    通过对驻京6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病案首页调查,统计出科室平均住院日和外科病房术前平均住院日,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平均住院日差别较大的科室,为卫生部门、医院管理者和医院科室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黄美良;雷震;黄峰;王建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体制编制改革的形势下,军队医院通过聘用优秀社会流动人才,有效缓解人员缺编、人力紧张等问题.由于身份和待遇的差异,聘用人员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何依托网络技术对聘用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医院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医院聘用人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为其他同类医院提供参考.

    作者:赵臻晶;黄光耀;杨开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门急诊移动输液系统设计及应用

    目的 通过对急诊输液流程的改造,解决传统流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急诊输液管理水平.方法 从细节出发,对移动输液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结果 改造后的输液流程管理理念先进,信息技术领先,解决传统流程的诸多弊端.结论 利用移动输液系统,提高急诊输液的管理水平.

    作者:王志勇;魏民;陆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