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安全质量的信息化控制

樊宏;胡剑超;阳红;张彦;谭旭芬;王乃俊;查正科

关键词:手术, 安全与质量, 质量控制, 围术期医护, 信息化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全程实时监控对手术安全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根据手术安全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践.对实施信息化全程实时监控前后手术患者的质量数据做病例对照调查分析.结果 信息化监控后外科平均住院日较之前缩短3.1 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3.86%下降到2.79%(P<0.001),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从0.8%下降到0.59%(p<0.01);手术死亡率由0.256%降低至0.128%(p<0.005).结论 建立健全手术安全质量信息化全程实时监管体系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手术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论中心医院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关系

    本文根据新时期军队医院建设特点及发展方向,对医院建设与管理中的发展规模、卫勤保障、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医疗质量、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军队医院提高建设及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王永清;李大鹏;张永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创新整体医疗管理模式 加快军队医院转型升级

    整体医疗管理模式是对医院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由量化评估患者整体状况、优化整合学科资源配置、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架构等十大模块组成,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内涵,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加快军队医院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步伐,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向月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发展转化医学 引领研究型医院建设

    2011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积极响应总部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目标要求,聚焦使命任务和能力建设,围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转化型医院”发展目标,结合连续7年主题年建设活动经验,把年度发展主题确定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用创新驱动切实加强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在卫勤保障能力、为部队服务水平、学科人才建设、医疗数质量指标、教学质量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作者:易学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在全军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研究型医院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我围绕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以创建研究型医院为牵引,加快军队医院战略转型,实现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讲几点意见.第一,站在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高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也对军队医院建设发展提出了新标准新任务新要求.

    作者:秦银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室规范化管理

    针对血液透析室存在管理环节不流畅、血透知识更新慢、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提出血透室规范化管理的四个环节:一是发挥团队作用;二是强化岗位责任制,重视不良事件和错误的报告;三是加强学习培训;四是重视患者随访.

    作者:钟先阳;童俊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初探

    分析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与工作室的数量及功能、布局及流程的关系,强调工作室制度与规范管理是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的重点,提出健康体检中心应注重制度的形成机制和执行保障机制的建设.

    作者:邱耀辉;黄喜顺;吴义森;兰宇频;曾妍妍;王义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集智研究 融合创新 努力开创研究型医院建设新局面

    本文总结第九届全军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分析新时期军队医院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全军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囊、纽带、引领和协调四项职能作用,并从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创新体系、学科人才建设体系、智慧智能管理体系、文化价值体系等方面对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进行探讨.

    作者:李书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全军中医内科中心”临床技术发展策略

    本文提出“全军中医内科中心”建设,促进军队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我军卫勤特色形成,其临床技术发展思路必须基于中医药特色与军事应用目标,通过创建临床病证辨治技术与研发中药新药、强化科学管理与锻造精英人才,方能彰显学术标志、提升为军服务职能,使其成为国家中医药创新和军事应用的摇篮.

    作者:李锋;周登峰;姚战鹏;王德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把握五个关键环节 抓实医疗质量建设

    医院从“流程和细则管理、五师服务临床、合理用药、感染控制、重症管理”等五个关键环节人手,实行“选择式目标管理”,将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实行跟踪问效,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孟威宏;车兆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国大型医院床位增长成因分析

    近年,我国大型医院床位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引发诸如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正三角”结构遭到破坏、医疗费用上涨、优质资源稀释、骨干作用发挥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应用几何模型,将床位规模设为三角形面积,内外因素分别设为三角形的内切外接圆,供方、需方、举办方,分别设为床位规模扩张的作用方,制度因素、市场因素、需求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分别设为床位规模扩张模式的影响面,提出医院床位规模扩张的“一角、两圆、三方、四面”综合作用模型;并从医疗保障制度、支付与补偿机制、转诊制度、价格体系、区域卫生规划和内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政策方面,需求价格弹性、患者趋高价格、供给诱导需求、行业垄断性等市场方面和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等需求方面,对大型医院床位规模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丽华;王珊;鲍玉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0157例伤害监测患者现状分析

    目的 通过监测伤害患者的性质、部位、程度和结局,为医疗机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救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07-2009.12期间急诊科就诊的10 157例伤害监测患者的有关临床信息.结果 ①伤害性质软组织损伤73.44%、骨折13.94%、脑震荡/脑挫裂伤5.43%、器官系统损伤1.60%.②伤害部位四肢伤52.00%、头部伤33.84%、躯干伤7.51%.③伤害程度轻伤85.56%、中度伤16.95%、重度伤2.49%.④伤害结局治疗后回家77.70%、观察/住院/转院21.39%、死亡0.22%、其他0.69%.结论 伤害监测患者是急诊科的主要救治对象,医师配置应以创伤外科、骨科、颅脑外科、普通外科为主,应提高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能力.有潜在危险的“轻伤”患者应提倡留院观察,有利于提高伤害监测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军;张涛;陆海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手术分级管理

    为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对各手术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军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本文结合医院管理实际,介绍手术分级管理的组织构成、实施工作及其成效.这在有效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方面进行尝试,同时通过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及管理质量.

    作者:吴再新;周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院质量管理数据利用的难点

    包含大量有价值信息的海量医疗数据的深度利用,是现代化医院的统计管理瓶颈;本文从医院质量管理的角度,阐述医疗数据信息利用的重要性及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使医疗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杜德洁;谢秦;张卫红;朱莉;李乃弟;申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某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体会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医院跨越的立足点.本院依托全军医院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之际,从完善质量体系、规范医疗技术、强化能力素质、落实规章制度、开展优质服务,以及防范医疗风险等方面人手,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医院整体水平与长效发展态势.

    作者:胡月静;刘轶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如何在医院招聘工作中促进医院形象建设

    医院招聘工作不仅是医院广纳贤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医院对外公关,促进医院良好形象建设的过程.本文针对当前招聘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医院形象的问题,结合医院2011年招聘工作经验,提出促进医院形象建设的招聘对策建议.

    作者:朱伟;罗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加强公立医院部门层面协调合作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民营医院迅速发展的市场冲击下,公立医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为寻求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升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优秀的医院管理者开始从院部管理层面寻求效率更高的管理路径,在保证内部各部门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在全院层面建立大团队统筹合作模式.

    作者:温静;马林海;王蓓霞;张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模式的创新与评价

    本文结合西京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实践,全面介绍该院学科建设模式,及其完整的学科建设支撑体系和完善的评估体系,为研究型医院医院学科建设模式的创新和评价提供借鉴.

    作者:熊利泽;李谨革;罗正学;安书杰;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内科医师对患者参与用药行为的影响

    目的 了解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整群抽取上海市4所三甲医院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的160名医师.结果 认知部分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满分5分),与学历呈正相关(B>0);态度部分平均得分为3.77±0.91分(满分5分),与医院相关,医院丙得分偏低(B<0);行为部分平均得分为3.09±0.33分,与认知、态度呈正相关,且与科室相关;呼吸科得分偏低(B<0).结论 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提高医师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行为,提高其认知和态度是关键.

    作者:明星;周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谈我国公立医院重组

    本文采用系统化思考方法,对中国公立医院重组作了探讨.通过建立管理能力、法人治理和社会责任整合框架,重点论述:社会责任是公立医院的核心目标,法人治理是实现目标的前提,管理能力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利益相关者是连接管理、治理和责任的核心.只有在整合框架下全面、统筹地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和重组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内部各利益团体博弈的干扰,才能保证重组顺利实施,并终实现公立医院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李斌;任荣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再论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

    本文简明阐述医疗质量的概念和医疗质量管理的特点,在分析医疗质量管理的结构(要素、环节和终末三级质量)及其标准基础上,系统回顾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模式及效用评价,并对未来医院质量模式展开展望和探索,提出质量文化、第三方评价和技术规范等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思考.

    作者:肖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