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罗涛
2010年6月-2011年2月,本人作为赴黎巴嫩医疗分队队长,受命率60名医护人员,在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任务区(United Nations Interrim Force in Lebanon,简称UNIFIL)承担一个Ⅱ级医院(LEVELⅡHospital)救治任务,同时医院编制2个空运医疗队承担伤员空中救护任务.
作者:谭映军;罗皓;刘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从“流程和细则管理、五师服务临床、合理用药、感染控制、重症管理”等五个关键环节人手,实行“选择式目标管理”,将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实行跟踪问效,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孟威宏;车兆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包含大量有价值信息的海量医疗数据的深度利用,是现代化医院的统计管理瓶颈;本文从医院质量管理的角度,阐述医疗数据信息利用的重要性及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使医疗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杜德洁;谢秦;张卫红;朱莉;李乃弟;申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简明阐述医疗质量的概念和医疗质量管理的特点,在分析医疗质量管理的结构(要素、环节和终末三级质量)及其标准基础上,系统回顾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模式及效用评价,并对未来医院质量模式展开展望和探索,提出质量文化、第三方评价和技术规范等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思考.
作者:肖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整群抽取上海市4所三甲医院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的160名医师.结果 认知部分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满分5分),与学历呈正相关(B>0);态度部分平均得分为3.77±0.91分(满分5分),与医院相关,医院丙得分偏低(B<0);行为部分平均得分为3.09±0.33分,与认知、态度呈正相关,且与科室相关;呼吸科得分偏低(B<0).结论 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提高医师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行为,提高其认知和态度是关键.
作者:明星;周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新医改的推出,给军队医院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在研究新医改的基础上,深化信息化建设,以健康教育为抓手,专家下沉社区,加强人才培养机制,拓展服务群体,军地共建,为工作的开展做了铺垫.
作者:鲍楚楚;柏涌海;晏晨阳;刘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我国大型医院床位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引发诸如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正三角”结构遭到破坏、医疗费用上涨、优质资源稀释、骨干作用发挥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应用几何模型,将床位规模设为三角形面积,内外因素分别设为三角形的内切外接圆,供方、需方、举办方,分别设为床位规模扩张的作用方,制度因素、市场因素、需求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分别设为床位规模扩张模式的影响面,提出医院床位规模扩张的“一角、两圆、三方、四面”综合作用模型;并从医疗保障制度、支付与补偿机制、转诊制度、价格体系、区域卫生规划和内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政策方面,需求价格弹性、患者趋高价格、供给诱导需求、行业垄断性等市场方面和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等需求方面,对大型医院床位规模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丽华;王珊;鲍玉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根据新时期军队医院建设特点及发展方向,对医院建设与管理中的发展规模、卫勤保障、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医疗质量、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军队医院提高建设及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王永清;李大鹏;张永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研究通过解析研究型医院的内涵特征,明确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在借鉴研究型大学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包括发展定位、医疗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水平、人才培养等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研究型医院评估体系,为研究型医院提供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具体目标;阐述研究型医院评估目的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田文华;段光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围绕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以创建研究型医院为牵引,加快军队医院战略转型,实现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讲几点意见.第一,站在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高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也对军队医院建设发展提出了新标准新任务新要求.
作者:秦银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卫生应急状态内涵的解读,明确卫生应急目的,以此为标准,提出以立法为支撑,明确分工,构建卫生应急体系;以信息建设为重点,科学监控,实现沟通顺畅;以应急需求为牵引,储备资源,确保有效供给;以针对性训练为方法,加强教育,提升应对效果的应对策略.
作者:马玉琴;贾彬莉;陈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积极响应总部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目标要求,聚焦使命任务和能力建设,围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转化型医院”发展目标,结合连续7年主题年建设活动经验,把年度发展主题确定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用创新驱动切实加强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在卫勤保障能力、为部队服务水平、学科人才建设、医疗数质量指标、教学质量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作者:易学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大部分医院学科人才建设现状,其主要矛盾是人才资源的缺乏与浪费并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提出立足现有学科人才、积极建立虚拟学科人才队伍,搭建多种专业平台、解决“两虎相争”的人才内耗,建立善任敢免机制、促进人才队伍有效新陈代谢,构建研究型医院学科人才体系的哲学思维.
作者:赵升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军队医院制剂室换证验收后的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促进医院制剂的健康发展.方法与结果 从医院制剂室管理现状人手,对制剂室的硬件建设、质量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结论 医院制剂室的规范化建设,管理是关键,而且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张荣;王庆芬;陈根光;吴坤林;林海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与工作室的数量及功能、布局及流程的关系,强调工作室制度与规范管理是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的重点,提出健康体检中心应注重制度的形成机制和执行保障机制的建设.
作者:邱耀辉;黄喜顺;吴义森;兰宇频;曾妍妍;王义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德国联邦国防军历来重视军事作业过程的心理因素,以及军事人员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德军心理卫勤工作严格依照该国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心理卫生人员的执业范围及资质,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和督导体系,其研究工作科学、系统,尤其重视实战应用.这些做法为我军心理卫勤工作发展、人员教育培训及管理体系健全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作者:冯杰;李晨;刘柳;郭树森;张建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我国产科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对比研究,为我国产科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彭飞;石玉柱;杨建华;许苹;吴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阐述照顾医学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照顾医学与“治未病”、“健康管理”和“3P”医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出将三个医学模式各自的优点融入到照顾医学中,建立医院、社区两级实施平台,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作者:师林;柯斌;肖烈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全程实时监控对手术安全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根据手术安全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践.对实施信息化全程实时监控前后手术患者的质量数据做病例对照调查分析.结果 信息化监控后外科平均住院日较之前缩短3.1 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3.86%下降到2.79%(P<0.001),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从0.8%下降到0.59%(p<0.01);手术死亡率由0.256%降低至0.128%(p<0.005).结论 建立健全手术安全质量信息化全程实时监管体系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手术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樊宏;胡剑超;阳红;张彦;谭旭芬;王乃俊;查正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对各手术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军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本文结合医院管理实际,介绍手术分级管理的组织构成、实施工作及其成效.这在有效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方面进行尝试,同时通过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及管理质量.
作者:吴再新;周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