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琴;贾彬莉;陈千
近年,我国大型医院床位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引发诸如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正三角”结构遭到破坏、医疗费用上涨、优质资源稀释、骨干作用发挥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应用几何模型,将床位规模设为三角形面积,内外因素分别设为三角形的内切外接圆,供方、需方、举办方,分别设为床位规模扩张的作用方,制度因素、市场因素、需求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分别设为床位规模扩张模式的影响面,提出医院床位规模扩张的“一角、两圆、三方、四面”综合作用模型;并从医疗保障制度、支付与补偿机制、转诊制度、价格体系、区域卫生规划和内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政策方面,需求价格弹性、患者趋高价格、供给诱导需求、行业垄断性等市场方面和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等需求方面,对大型医院床位规模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丽华;王珊;鲍玉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卫生应急状态内涵的解读,明确卫生应急目的,以此为标准,提出以立法为支撑,明确分工,构建卫生应急体系;以信息建设为重点,科学监控,实现沟通顺畅;以应急需求为牵引,储备资源,确保有效供给;以针对性训练为方法,加强教育,提升应对效果的应对策略.
作者:马玉琴;贾彬莉;陈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从“流程和细则管理、五师服务临床、合理用药、感染控制、重症管理”等五个关键环节人手,实行“选择式目标管理”,将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实行跟踪问效,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孟威宏;车兆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整体医疗管理模式是对医院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由量化评估患者整体状况、优化整合学科资源配置、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架构等十大模块组成,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内涵,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加快军队医院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步伐,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向月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型医院资源结构的特征,为研究型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基于“二类卫生资源配置理论”与循证决策(1+n)模型体系(“模拟试验厅”)支持平台,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构建研究型医院资源结构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政策试验厅”进行模拟干预与试验,获得研究型医院的资源结构、技术效率及内生性资源配置等基本结论.
作者:张鹭鹭;栗美娜;丁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新医改的推出,给军队医院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在研究新医改的基础上,深化信息化建设,以健康教育为抓手,专家下沉社区,加强人才培养机制,拓展服务群体,军地共建,为工作的开展做了铺垫.
作者:鲍楚楚;柏涌海;晏晨阳;刘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围绕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以创建研究型医院为牵引,加快军队医院战略转型,实现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讲几点意见.第一,站在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高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也对军队医院建设发展提出了新标准新任务新要求.
作者:秦银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积极响应总部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目标要求,聚焦使命任务和能力建设,围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转化型医院”发展目标,结合连续7年主题年建设活动经验,把年度发展主题确定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用创新驱动切实加强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在卫勤保障能力、为部队服务水平、学科人才建设、医疗数质量指标、教学质量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作者:易学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总结第九届全军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分析新时期军队医院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全军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囊、纽带、引领和协调四项职能作用,并从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创新体系、学科人才建设体系、智慧智能管理体系、文化价值体系等方面对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进行探讨.
作者:李书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整群抽取上海市4所三甲医院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的160名医师.结果 认知部分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满分5分),与学历呈正相关(B>0);态度部分平均得分为3.77±0.91分(满分5分),与医院相关,医院丙得分偏低(B<0);行为部分平均得分为3.09±0.33分,与认知、态度呈正相关,且与科室相关;呼吸科得分偏低(B<0).结论 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提高医师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行为,提高其认知和态度是关键.
作者:明星;周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下,军队医院全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有力推动医院创新发展,促进医院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由传统医学模式向转化医学模式转变.本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道路上,紧紧围绕内涵建设创新发展的核心要求,通过转变医院增长方式、培育研究型学科团队和强化临床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医院科学发展.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医院跨越的立足点.本院依托全军医院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之际,从完善质量体系、规范医疗技术、强化能力素质、落实规章制度、开展优质服务,以及防范医疗风险等方面人手,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医院整体水平与长效发展态势.
作者:胡月静;刘轶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后勤部副部长和总后卫生部部长在2010年军队师级以上医院管理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向纵深发展指明方向.一年来,在总后卫生部的指导下,解放军总医院重点抓以价值标准、规模标准、创新标准、融合标准和安全标准为内容的标准化建设;以规范医疗、安全医疗、集成医疗、温馨医疗为核心的医疗质量建设;以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人财物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的医院运营管理,取得较好成效.
作者:任国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针对血液透析室存在管理环节不流畅、血透知识更新慢、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提出血透室规范化管理的四个环节:一是发挥团队作用;二是强化岗位责任制,重视不良事件和错误的报告;三是加强学习培训;四是重视患者随访.
作者:钟先阳;童俊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军队医院制剂室换证验收后的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促进医院制剂的健康发展.方法与结果 从医院制剂室管理现状人手,对制剂室的硬件建设、质量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结论 医院制剂室的规范化建设,管理是关键,而且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张荣;王庆芬;陈根光;吴坤林;林海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医患沟通不流畅、信息不对称、医疗费用贵、医疗风险少、患者期望高、媒体报道假等诸多因素;并提出应从信息、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人手,深入研究患者心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相互信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孙胜;王林;王云兵;王谦;周俊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已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找准定位、强化质量、以人为本、科研创新、充实人才、美化环境塑造良好的医院品牌,才能引领医疗市场的良性竞争,才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才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谢平初;黄少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采用系统化思考方法,对中国公立医院重组作了探讨.通过建立管理能力、法人治理和社会责任整合框架,重点论述:社会责任是公立医院的核心目标,法人治理是实现目标的前提,管理能力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利益相关者是连接管理、治理和责任的核心.只有在整合框架下全面、统筹地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和重组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内部各利益团体博弈的干扰,才能保证重组顺利实施,并终实现公立医院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李斌;任荣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根据新时期军队医院建设特点及发展方向,对医院建设与管理中的发展规模、卫勤保障、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医疗质量、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军队医院提高建设及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王永清;李大鹏;张永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招聘工作不仅是医院广纳贤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医院对外公关,促进医院良好形象建设的过程.本文针对当前招聘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医院形象的问题,结合医院2011年招聘工作经验,提出促进医院形象建设的招聘对策建议.
作者:朱伟;罗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