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佟攀峰;李庆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心通, 依达拉奉, 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
摘要:目的 探究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ET-1、hs-CRP、IL-8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和血管内皮功能.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孙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血浆1,3-3-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00例,其中200例为深部真菌感染者,100例属于细菌感染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观察深部真菌感染者真菌培养情况及阳性检出率及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非真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非真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真菌培养为金标准,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疾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78%、72.03%、81.5%.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具有理想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疾病检出率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IPH)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12月分娩的IPH患者84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情况、止血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子宫切除率、产后6周月经复潮、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48 h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等方面对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产后6周月经复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与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联合治疗IPH效果确切,利于提升止血效果,降低产妇出血量,并为产妇保留生育功能,对产妇术后恢复与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马慧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TNF-α、hs-CRP、IL-6、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法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祛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治疗.比较两组TNF-a、hs-CRP、IL-6、IL-8、FEV1、FVC、PEF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可能与普米克令舒恢复气道纤毛摆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体内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气道高反应有关.

    作者:李小卉;陈俊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吮吸治疗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在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非营养性吮吸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比两组喂养效果、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全量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均P<0.05)、白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吮吸联合治疗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可有效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水平,加快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肖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服药、低盐饮食、自测血压、心率、规律运动、定期复诊五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提升其遵医行为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采用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术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一般组,给予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一般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12.66%)高于观察组(3.80%)(P<0.05).一般组术前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措施评分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在手术室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作者:卫小娜;张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应激状态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应激状态、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E、Cor、ALD、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TNF-α、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脑脊液漏、再发出血、颅内感染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硬膜下血肿发生率(1.86%)低于对照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通道微创手术相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性更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应激状态,控制各项炎性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路径化护理对围术期混合痔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路径化护理措施对围术期混合痔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09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达98.18%,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肛缘水肿以及肛门坠胀感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围手术期混合痔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

    作者:周丽娟;程亚丽;佘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机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况,安全性高.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TNF-α和IL-6含量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NF-α和IL-6含量对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确诊的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HBV携带者血清及正常体检人群血清样本各8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血清样本中TNF-α和IL-6含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乙肝后肝癌患者、HBV携带者及正常人群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织分型乙肝后肝癌血清TNF-α和IL-6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F-α和IL-6参与了乙肝后肝癌和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检测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可以为乙肝后肝癌患者提供新的临床诊断途径.

    作者:陈巧玲;杨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在重症化手足口病研究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对儿童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评估及治疗的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确诊HFMD患儿204例,分为单纯病毒组86例、非重症合并细菌组76例、重症组42例.患儿入院24 h内均予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原(PCT)及脑钠钛前体(NT-proBNP)检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FMD非重症合并细菌组PCT、NT-proBNP水平较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PCT、NT-proBNP水平较非重症合并细菌组、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WBC、CRP、CK-MB及c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可客观评估HFMD患儿病情,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重症化HFMD患儿,并及时干预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唐向国;徐春辉;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分次根充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周期、治疗费用及治疗满意度.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周期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分次根充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周期更短、费用更为低廉,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孙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液基细胞学与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液基细胞学与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接收的疑似肺癌患者72例,使用支气管插管针吸活检技术进行检测标本的采集,分别采用病理组织学、液基细胞学及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液基细胞学及细胞块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72例疑似肺癌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共检出阳性患者68例,其中鳞癌35例,腺癌23例,小细胞癌6例,其他4例;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均比液基细胞学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胞块免疫组化相比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可提高临床肺癌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考察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1 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连续治疗2个月,在治疗结束后进行4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平均病程及复发次数,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平均病程短于对照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病程,减少复发次数,提升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肾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年,两组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27.22±5.43)%]低于对照组[(30.21±8.97)%](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胃道反应、出血事件、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对肾功能影响较小,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伟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肠胃激素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两组AMY、GAS、IL-6、TNF-α、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CK、MTL、CD3+、CD4+、CD8+、CD4+/CD8+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者肠胃刺激并降低血清中的淀粉酶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王韶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与传统手术在外穿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与传统手术在外穿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的外穿性脓胸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加外穿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数字分级法(NPS)评分、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d、2d、3 d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可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朱元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治疗依从性、患儿家属希望水平及心率、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44例为常规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44例为优质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家属希望水平及心率、血压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优质护理组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坚持服药依从率(97.73%、93.18%、95.45%)均高于常规组(84.09%、77.27%、79.55%)(均P<0.05);优质护理组家属希望水平总分、舒张压、收缩压[(40.28±4.27)分、(75.68±12.76)mm Hg、(124.81±15.84)mm Hg]高于常规组[(36.81±5.48)分、(68.94±11.25)mm Hg、(113.48±16.37)mm Hg](均P<0.05),心率[(83.58±18.89)次/min]低于常规组[(147.81±19.57)次/min](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希望水平,改善患儿心率及血压水平.

    作者:张俊苹;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隧道式拖线术对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及Wexner量表积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对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及Wexner量表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位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隧道式拖线术、高位旷置术及内口切开结扎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多切口挂线引流术,观察并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率、肛门功能及复发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郭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