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宋宁

关键词:小儿, 呼吸道反复感染, 匹多莫德,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考察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1 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连续治疗2个月,在治疗结束后进行4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平均病程及复发次数,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平均病程短于对照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病程,减少复发次数,提升患儿免疫功能.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0.45%盐水应用于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应用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小儿肺炎患儿83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进行吸痰,观察组42例给予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进行吸痰,对比两组治疗后PaO2、PaCO2及SaO2的改善效果、痰液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痰液粘稠度I度、Ⅱ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Ⅲ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6.83%)(P<0.05).结论 0.45%盐水作为湿化液应用于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通气功能降低痰液粘稠度,安全性高.

    作者:张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采用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术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一般组,给予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一般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12.66%)高于观察组(3.80%)(P<0.05).一般组术前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措施评分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在手术室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作者:卫小娜;张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与传统手术在外穿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与传统手术在外穿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的外穿性脓胸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加外穿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数字分级法(NPS)评分、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d、2d、3 d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可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朱元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TNF-α和IL-6含量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NF-α和IL-6含量对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确诊的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HBV携带者血清及正常体检人群血清样本各8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血清样本中TNF-α和IL-6含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乙肝后肝癌患者、HBV携带者及正常人群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织分型乙肝后肝癌血清TNF-α和IL-6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F-α和IL-6参与了乙肝后肝癌和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检测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可以为乙肝后肝癌患者提供新的临床诊断途径.

    作者:陈巧玲;杨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应激状态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应激状态、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E、Cor、ALD、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TNF-α、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脑脊液漏、再发出血、颅内感染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硬膜下血肿发生率(1.86%)低于对照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通道微创手术相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性更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应激状态,控制各项炎性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45例焦虑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特点研究

    目的 分析焦虑症患者脑内9种神经递质的功率及相对功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5月收治的45例焦虑症患者为观察组,4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并采用脑涨落图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脑内神经递质实测功率及相对功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HAMA、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内9种神经递质的实测功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脑内γ-氨基丁酸相对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相对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γ-氨基丁酸功能下降,去甲上腺素、5-羟色胺功能升高,具有特征性意义.

    作者:田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13.02±1.10)、(15.32±0.79)]低于对照组[(18.53±1.11)、(20.59±0.97)](均P<0.05);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儿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邢志娟;张子云;徐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肠胃激素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两组AMY、GAS、IL-6、TNF-α、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CK、MTL、CD3+、CD4+、CD8+、CD4+/CD8+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者肠胃刺激并降低血清中的淀粉酶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王韶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ET-1、hs-CRP、IL-8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佟攀峰;李庆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血清Trx、Txnip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指导急性轻中度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住院的62例无脑梗死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入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检测各组的Trx、Txnip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的Trx、Txni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MSE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短时记忆、语言认知域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Trx、Txnip水平与MMSE量表短时记忆、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短时记忆=-0.417,-0.433;rMMSE总分=-0.487,-0.428;均P<0.05).结论 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清Trx、Txnip水平的增高可能是急性轻中度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波;曾玲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闹”入刑后医院应急管理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医闹”现状和《刑法》中“医闹”的新规制,对医闹入刑后医院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分析“医闹”入刑后医患矛盾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正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转移性癌IMRT与3D-CRT剂量学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 比较脑转移性癌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脑转移性癌患者共20例(其中10例单发,10例多发转移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放疗(全脑2野对穿+3野局部加量)及5野IMRT计划.分析两组分别运用两种放疗方法的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两种治疗计划对靶区剂量分布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单发转移病灶组:IMRT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适形度,但均匀度无明显优势.显著降低了脑干、视交叉和脑垂体的大受照射剂量(均P<0.05);视交叉和脑垂体的小受照射剂量和平均受照剂量、左右视神经的平均剂量与3D-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发转移病灶组:IMRT计划与3D-CRT相比较,靶区适行度及均匀度均在可接受范围.IMRT计划中左右晶体的受照剂量显著增大(均P<0.05),其他危及器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放疗计划均能达到满意的靶区覆盖率.IMRT与3D-CRT都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但都表现出了较大的靶区异质性.多发脑转移病灶组中IMRT放疗方式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没有表现出优势.

    作者:王树超;田楠楠;李宏;李琨;李爱菊;刘文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服药、低盐饮食、自测血压、心率、规律运动、定期复诊五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提升其遵医行为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联合空心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空心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克氏针内固定配合术后石膏托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侧腕关节的屈伸、背伸、主动活动、尺偏、桡偏度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腕关节的恢复优良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能够有效促进韧带早期修复,加快腕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董丰乐;冯卫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406例孕中期产前筛查、无创DNA检测及羊水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无创DNA检测及羊水穿刺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4月-2016年11月进行产前筛查的3406名孕15~20w+6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雌三醇(uE3)检测,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通过lifecycle风险软件评估分析胎儿患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等的概率.ONTD高风险者行三维彩超确诊,余高风险者选择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检测DS、ES及13-三体患病情况,对异常者再进一步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3 406例孕妇中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229例,占6.72%,其中DS高风险205例,ES高风险3例,ONTD高风险21例.21例ONTD高风险孕妇均行三维超声检查,确诊异常2例,余高风险者行无创DNA检测,检出DS8例,ES1例,13-三体0例,进一步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证实与无创DNA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血清学产前筛查存在假阳性偏高问题,无创DNA产前检测唐氏综合征、18-三体、13-三体检测准确率与羊水穿刺产前诊断符合率达到100%,且快速、无创,是产前筛选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在重症化手足口病研究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对儿童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评估及治疗的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确诊HFMD患儿204例,分为单纯病毒组86例、非重症合并细菌组76例、重症组42例.患儿入院24 h内均予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原(PCT)及脑钠钛前体(NT-proBNP)检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FMD非重症合并细菌组PCT、NT-proBNP水平较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PCT、NT-proBNP水平较非重症合并细菌组、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WBC、CRP、CK-MB及c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可客观评估HFMD患儿病情,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重症化HFMD患儿,并及时干预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唐向国;徐春辉;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治疗依从性、患儿家属希望水平及心率、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44例为常规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44例为优质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家属希望水平及心率、血压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优质护理组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坚持服药依从率(97.73%、93.18%、95.45%)均高于常规组(84.09%、77.27%、79.55%)(均P<0.05);优质护理组家属希望水平总分、舒张压、收缩压[(40.28±4.27)分、(75.68±12.76)mm Hg、(124.81±15.84)mm Hg]高于常规组[(36.81±5.48)分、(68.94±11.25)mm Hg、(113.48±16.37)mm Hg](均P<0.05),心率[(83.58±18.89)次/min]低于常规组[(147.81±19.57)次/min](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希望水平,改善患儿心率及血压水平.

    作者:张俊苹;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肾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年,两组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27.22±5.43)%]低于对照组[(30.21±8.97)%](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胃道反应、出血事件、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对肾功能影响较小,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伟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孙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IPH)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12月分娩的IPH患者84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情况、止血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子宫切除率、产后6周月经复潮、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48 h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等方面对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产后6周月经复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与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联合治疗IPH效果确切,利于提升止血效果,降低产妇出血量,并为产妇保留生育功能,对产妇术后恢复与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马慧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