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波;苏峰;李军
目的:定量评估野战医疗所手术组现行技战术指标.方法:采用MedModel软件,根据现行野战医疗所手术组编成和工作流程,建立手术组工作流程仿真模型;根据不同的伤员通过量和手术率,设定每批到达手术伤员量,计算相应的术前组和手术组利用率.结果:术前组利用率低于手术组利用率;当昼夜手术伤员量为70例时,手术组利用率比较合理.结论:现行手术组人员编成不尽合理;利用仿真模型,从资源利用率入手,可以为卫勤机构保障能力的定量评估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作者:赵建军;江雷;王重;彭海文;任晓谦;秦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部队医院在做好体系部队卫勤保障的同时又肩负着驻地民众的卫生保健工作.为降低保障成本,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结合国务院全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会议精神,从2003年开始某军区部队系统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集中招标作为药品购销的一种形式,对规范购药行为、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1].
作者:王文森;孙洁;俞学忠;刘顺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探讨护士长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方法.本文阐述了本院在提高和培养护理学科管理人才方面的做法,为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水平提供经验.
作者:李瑞斌;苏永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为军队医院,担负平战时或其它特殊情况下卫勤保障任务,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本文结合2008年医院遂行的汶川地震救灾卫勤保障任务,探讨了军队医院新时期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卫勤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董刚;赵晓君;袁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仿真患者(Compufter-based simulator,CBS)教学模式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在某部队医院进行物理诊断学习的84名医学生,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先实行CBS教学,再进行临床实习;乙组先进行临床实习,再实行CBS教学;丙组安排两次相同体征的临床实习.结果:甲组的临床实习时间显著少于乙组(P<0.001),丙组第二次临床实习时间较第一次显著减少(P<0.001),这些显著差异来自不同临床实习的身体检查部分所需时间;甲组(vs乙组,P=0.034)和丙组第二次(vs第一次,P=0.001)临床实习时阳性体征检出率显著增加.甲、乙组均有超过90%的同学认为CBS教学有趣或对临床实习有价值;认为可以部分替代实际临床患者实习的学生分别占75%和70%.结论:CBS教学模式应用于部队医学生教育是可行的,可以尝试取代部分临床实习课程.
作者:王海燕;薛玉生;郑强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在分析我军与外军卫生装备现状的基础上,对军队卫生装备优化编配决策支持系统进行研发.首先,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提出系统构建的目标;其次,根据决策支持系统理论,采用三库结构即: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及其管理子系统并设计各库的组成与功能.军队卫生装备优化编配决策支持系统信息量大,方法恰当,适合决策机关使用,是一个应用性、科学性较好的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作者:孙丛艳;徐卸古;张鹭鹭;伍瑞昌;郑新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军队医院担负群体伤亡事件(mass casual-ty)救治任务日渐增多[1].2007年1月我国派遣首支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组建1所二级医院负责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ted Nations interim force inLebanon,UNIEIL)东区卫勤保障,本人亲历了UNIFIL群体伤亡救治工作.
作者:王亮;杨前程;高国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各种应急事件带来的危害,降低灾害带来的伤害程度,军队医院应当立足于平时,着眼战时,从战争的角度不断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预案,科学演练,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才能从容应对与正确处置.
作者:向劲松;肖茂明;陈建明;韩天民;杨昕;马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将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结合,建立基于模拟软件的PBL教学模式.针对卫勤指挥班教学实际设计问题,以野战医疗所手术组为对象,构建基于MedModel平台的模拟模型,探讨教员、学员、软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及改进之处.
作者:彭海文;段光锋;江雷;周亚平;秦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批量伤病员救治能力,是军队医院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内容.总结汶川地震灾区批量伤病员的救治经验,医院组织协调得力,预案准备充分,人员编组精干,接收安置快速高效,身心治疗并重,是圆满完成批量伤病员救治任务的关键.
作者:姚宁;费军;马炬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医院运用科学发展观,结合医院特点,在为兵服务、市场开发、质量管理、学科建设、开源节流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效.
作者:侯艳宁;刘爱兵;徐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军人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本课题针对医疗机构和伤病员之间的供需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目的旨在掌握军人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变化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发生问题的结点,以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军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合理供给.另外,也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医疗政策,实现军队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终达到军人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持续平衡,军人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研究发现:师级规模医院医疗服务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其供给水平能够满足保障对象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军人医疗服务需求中过度医疗需求明显,造成医疗机构供给总量增加,负担加重;医疗服务的供需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在费用需求和供给中,都显示药品费比例偏高;标准经费拨款水平偏低,尚不能满足医疗机构费用供给需要,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段淼;倪家驹;王军;杨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提出纳入医保的军队医院要充分了解、熟悉、掌握医保改革的新政策、新变化,强化医保意识,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加强管理,促进军队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周网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因为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人们身体过度透支,所以越来越关注健康,重视生活质量,通过体检发现疾病,将疾病扼杀于萌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体检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安全、温馨的体检环境已经成为各医疗单位开展体检服务的一条必由之路;加强体检中心建设,确保查体质量,使体检者和提供体检服务的单位达到双赢,成为了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关莉茹;杨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医院内部,除了由组织根据目标设计、组建的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未经组织规定的,组织内一些成员在共同的工作中,基于心理、动机、观点、信仰、爱好、情感、兴趣爱好一致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无形联合体,是不受组织机构制度、等级束缚的自发性群体[1].作为医院正式组织的领导,应对医院非正式组织,既是医院管理中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也是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医院文化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者:刘翔;胡道松;赵英良;赵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全面提高医院建设的质量效益,实现医院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本文论述了医院在质量效益建设上应强化3个方面的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保障机制.
作者:季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部队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平时保障官兵用药安全有效,战时保证常备和急救药材供应和补充等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在基层部队卫勤保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贺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野战医疗所军医卫勤保障能力现状,为野战医疗所的人才选拔、素质教育等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成立评估小组,采用理论技能考核、个别谈话、突击拉练、查阅记录和量表测量等方法进行考核评估.结果:发现军医卫勤保障能力存在的薄弱环节,如战备观念不强、军事素质差、特种医学知识和心理卫生保健技能薄弱等.结论:野战医疗所军医卫勤保障能力评价体系对于评价和提高军医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世君;徐茂云;魏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战争应激反应(combat stress reaction,CSR)特指参战人员在战场环境条件下,对刺激丧失了反应能力的失能性心理障碍,表现为明显的神经精神症候群,甚至留下终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1].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因精神紧张自杀或误杀的伤亡,占总伤亡的85%,战争应激反应所致的战斗减员可高达战争总减员人数的30%以上.随着高技术战争的突发性、对抗性和惨烈性,战争应激反应减员人数还将会大大增加.
作者:梁英;李彦兵;贾立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