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凯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及氟羟强的松龙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源于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并以11点计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观察组为95.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和睡眠干扰评分[(4.16±1.39)、(3.12±2.12)分,(4.25±2.37)、(2.18±1.0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11.53±4.25)、(7.45±4.12)分,(13.37±4.34)、(6.23±3.3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较卡马西平,氟羟强的松龙治疗三叉神经痛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绪状态,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孟冰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泰安市某精神病医院的76名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进行测定.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对患者SPB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参与调查的76例患者中有2例(2.63%)患者无明显的负担,得分为(15.34±4.46)分;8例(10.53%)的患者有轻度SPB,得分为(23.26±6.21)分;47例(61.84%)的患者有中度SPB,得分为(34.02±7.06)分;19例(25.00%)患者感到重度负担,得分为(47.32±5.45)分.不同婚姻、医疗支付方式、住院次数患者的SPB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住院次数及医疗支付费用为影响患者SPB的主要因素.结论 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更多的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复发,降低患者SPB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糖尿病是全球流行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眼等多组织器官损害,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病种之一.本文简述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在我国的流行情况,通过对国内外糖尿病管理模式、现状与家庭医生责任制下社区糖尿病家庭分类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可以借鉴国内外糖尿病管理研究的成功经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现有的家庭医生责任制优势进行糖尿病家庭分类管理,更好地为未来的社区卫生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作者:瞿俊樯;陈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RI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成分与患者临床脑缺血症状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间本院行超声检测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共50例(存在斑块血管102支),将其以近期(4个月内)是否发生过不同程度与患侧颈动脉相关的脑缺血性症状分为有症状组(18例,40支)及无症状组(32例,62支),分别对两组患者行MRI扫描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症状间关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同时对相关性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平均狭窄程度为57.2%,无症状组患者平均狭窄程度为30.8%,有症状组患者检出纤维帽破溃血管26支,检出率为65.0%,无症状组患者检出12支,检出率为19.4%,有症状组患者纤维帽破溃情况明显多于无症状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斑块钙化程度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症状组患者与无症状组患者MRI图像差异显著,可通过MRI检查对患者斑块成分进行分析,为医师及早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有利条件,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长悦;邓玉辉;徐飞;周航;姜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密波治疗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伴有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伴有面肌痉挛,经常规药物治疗进入恢复期后:观察组给予电针密波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及面肌痉挛恢复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面神经麻痹疗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7.06%、76.4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面肌痉挛疗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79.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伴有面肌痉挛患者采用电针密波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面肌痉挛改善较好,应推广使用该治疗模式.
作者:葛瑞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及分析对难治性偏头痛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与氟桂利嗪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间接诊的患难治性偏头痛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单纯给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0.25 g/次,1次/d;研究组6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联合进行治疗,5.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分别为(5.68±1.29)、(4.22±1.23)、(3.17±0.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7±1.07)、(4.89±1.17)、(4.05±0.87)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偏头痛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探讨在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区)依托家庭医生制以中西医结合模式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探讨闵行区依托家庭医生制中西医结合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可行性,为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依托闵行区相对完善的家庭医生制度基础,积极推进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的改革,将中医纳入健康管理工作,以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是切实可行的,但须注意工作经验的及时总结、工作流程的逐步规范和监管措施的切实到位,规避因家庭医生人员不足、能力不足、监管缺位、居民信任不足导致的管理质量下降.
作者:马应忠;孙兰;刘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对CT与MRI检查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疑似脊柱转移瘤患者86例,患者均行病变组织活检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同时在病变椎体数、压缩性骨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4个方面对CT和MRI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为81.7%,灵敏度为84.9%;MRI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为96.0%,灵敏度为98.39%.CT与MRI检查相比较,在准确度和灵敏度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病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这三个方面MRI的检查结果分别为289、56和56个,CT检查结果显示分别为151、11和9个.MRT检查结果高于CT检查.结论 CT和MRI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在病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方面,MRI检查更具优势.
作者:黄琳;王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时自我效能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5年6月本辖区327名即将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60名,采用常规孕晚期护理干预;干预组167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及认知能力.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产后4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干预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结果期望、自我效能期望、自我效能总分[(135.19±24.22)、(129.56±30.04)、(264.75±56.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8.88±25.31)、(95.84±27.60)、(194.69±5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调查对象自我效能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18.28±6.05)、(43.13±10.09)、(31.16±9.8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31±5.24)、(32.27±5.32)、(22.52±6.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的自我效能感激认知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干预,以提高孕妇的自我效能期望.
作者:岳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保肝、补充钙剂、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前者服用甲氨蝶呤,第一周5 mg/次,第二周10mg/次,第三周15 mg/次;后者服用来氟米特,体重>50 kg时,初始剂量50 mg/次,3次/d;3 d后改为50 mg/周;体重≤50 kg时,初始剂量40 mg/次,3次/d;3 d后改为40 mg/周,指标改善达到相关标准后停药,并通过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ESR、CRP、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tional index,BASFI)、不良反应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BASDAI、ESR、CRP、BASFI分别为(3.12±1.68)、(21.50±11.68)mm/h、(10.01±6.14)mg/L、(20.13±12.12),均低于对照组的(4.35±1.52)、(29.35±12.41)mm/h、(14.35±8.46)mg/L、(27.15±10.36),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用来氟米特治疗疾病,其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279例MS患者作为病例组及2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I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瘦素和TNF-α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例组患者FPG、FIN和HOMA-IR水平[(8.05±1.89)mmol/L、(13.61±3.57)mU/L、(4.90±1.18)]高于对照组[(5.17±1.06)mmol/L、(9.35±1.88)mU/L、(2.1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为(2.68±0.69)ng/ml,低于对照组的(4.43±1.05)ng/ml,血清瘦素和TNF-α水平[(6.79±1.20)ng/ml、(72.60±20.15)μg/L]高于对照组[(4.84±0.79)ng/ml、(34.54±9.38)μ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r=-0.584,P<0.05),而瘦素和TNF-α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487、0.514,均P<0.05).结论 MS患者的血清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共同参与MS的发生发展.
作者:苏冬月;薛磊;庞妩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测定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幼儿的血清25-(OH)D3水平及分布特点,探讨血25-(OH)D3水平与幼儿期RRTIs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RRTIs患儿80例作为RRTIs组,选取同期到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受检者均抽取静脉血2ml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25-(OH)D3水平.同时统计并比较两组维生素D水平,并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象维生素D制剂补充情况及平均户外活动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RRTIs组血清25-(OH)D3水平为(25.7±17.3)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9±15.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s组25-(OH)D3缺乏率及正常率分别为35.00%、18.75%,对照组分别为12.50%、5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TIs组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d率为4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TIs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幼儿,提示低水平25-(OH)D3可能增加RRTIs发病风险,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RRTIs.
作者:田新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出血新生儿25例,均行头颅CT平扫.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CT显示大脑纵裂池、外侧裂池、脑基底池内见高密度影,CT值为60~70 Hu,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前纵裂池,后纵裂池窄带、条状高密度影,中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纵裂池、外侧裂池、基底池呈脑池高密度铸型.脑实质出血7例,CT显示幕上脑实质及脑室周围多灶性点状、条状及片状高密度影,本组患儿中2例伴有脑室积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3例,CT表现紧贴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形态不规整,本组患儿3例均为胎头吸引助产引起.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2例,CT表现尾状核附近局限高密度小出血灶和不同程度的脑室内出血,少量出血见侧脑室后角高密度影,其上方与脑脊液形成液平面;大量出血表现一侧或双侧脑室高密度脑室铸型.硬膜外出血本组患儿未发现,CT表现颅骨内板下双凸镜状或梭形高密度影,CT值50~90 Hu,边界清楚,范围局限,血肿一般不跨越颅缝.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CT检查可根据其不同表现特点进行诊断.
作者:谢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两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5年7-10月间胆囊结石患者50例,随机采用两孔法(研究组)和四孔法(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各25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h疼痛、住院时间、切口疤痕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术后24h疼痛时间为(3.4±1.3)h,低于对照组的(4.4±1.0)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壁美容满意度研究组为(84.6±6.8)分,高于对照组的(72.2±15.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6±0.7)d,短于对照组的(4.8±1.2)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孔法治疗胆囊结石术后疼痛轻,术后切口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缩短,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作者:靳丁丁;张多强;李宝定;李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患者肱动脉直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肱动脉直径和舒张功能变化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餐后2h血糖(blood sugar2 hours after meal,2h PG)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比较[(97.79±5.86)、(155.81±9.22)mm Hg(1 mm Hg=0.133 kPa)、(9.82±1.01)、(5.82±0.57)mmol/L与(82.34±4.02)、(130.36±7.56)mmHg、(9.23±0.84)、(5.13±0.46)mmol/L;(98.26±5.43)、(157.42±8.96)mmHg、(9.75±0.98)、(5.78±0.50)mmol/L与(76.48±3.56)、(124.93±5.87)mm Hg、(8.67±0.73)、(4.85±0.3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862、12.628、2.657、5.573;19.845、17.944、5.229、9.099,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水平[(7.86±0.51)、(10.52±0.3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5.42±0.42)、(5.36±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08、-21.849,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FM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血压伴糖耐量患者血压血糖异常状态,改善内皮细胞舒张功能.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天津市和平区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探寻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对天津市和平区322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天津市和平区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为(130.11±19.51)分,营养得分高,为(26.09±4.66)分,运动和锻炼得分低,为(16.00±4.77)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自觉健康状况是居民整体健康行为影响因子(R2=0.044,P<0.05),年龄是健康职责维度的影响因子(R2=0.023,P<0.05),性别、婚姻状况是运动和锻炼维度的影响因子(R2=0.057,P<0.05),自觉健康状况是营养维度的影响因子(R2=0.031,P<0.05),文化程度是人际关系维度的影响因子(R2=0.038,P<0.05).结论 天津市和平区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处于良好水平,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在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时,必须考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帮助其增加健康知识,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作者:闫贵明;吴洁;许晓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93例进行调查,并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对所有的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率进行分析,并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Cox回归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Ⅱ期结肠癌患者生存期为(59.63±10.29)月,Ⅲ期患者为(48.78±10.24)月,不同TNM分期患者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4、5年患者总生存率为92.47%(86/93)、89.25%(83/93)、82.80%(77/93)、75.27%(70/93)、69.89%(65/93).结肠癌家族史(RR=2.424,95%CI为1.265 ~4.311)、原发部位(RR=3.661,95%CI为1.638~5.009)、肿瘤形态(RR=3.987,95%CI为1.546~ 4.977)、TNM分期(RR=3.375,95%CI为1.478~ 4.451)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结肠癌家族史、原发部位、肿瘤形态、TNM分期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故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为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白细胞计数作为患者术后感染诊断指标;观察组采用降钙素原作为患者术后感染诊断指标.观察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检测指标阳性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 h阳性率分别为27.66%、51.66%,均高于对照组的8.51%、2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APACHEⅡ得分分别为(2.14±0.54)、(2.51±0.43)、(11.45±1.64)d、(11.17 ±2.87)分;对照组分别为(4.98±1.63)、(5.89±1.86)、(18.33±4.36)d、(15.65±5.6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降钙素原应用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能够早期诊断患者感染征象,通过进行抗炎治疗等支持方法早期给予干预,缩短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贾中兴;马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疗法,试验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每次30 mg依达拉奉+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差异进行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常规组有效率(70.97%)相比,试验组有效率为90.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NHI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13.18±1.12)、(17.83±1.21)分、(11.18±0.51)、(23.43±0.29)n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段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进针长度对门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9月静脉输液的203例患者,按单日和双日随机分为试验组(93例)和对照组(110例),试验组进针长度为见回血后即固定,对照组进针长度为见回血后继续进针0.2 cm然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渗漏例数和疼痛程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100.0%(93/93),对照组为94.5%(104/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99,P>0.05).试验组未渗出所占比例为100.0%(93/93),对照组为97.3%(107/1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2,P>0.05).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比较[36(38.7%)、51 (54.8%)、6(6.5%)、0与22(20.0%)、78(70.9%)、9(8.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3,P<0.05).结论 见回血后即松手固定的方法可取得与常规穿刺固定方法相同的穿刺成功率,且不增加渗漏危险,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可以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毕昌龄;徐培培;周英;朱宁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