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霏;刘智平;傅仕敏;刘秀容;胡春娟
目的 观察硬膜外导管调整的麻醉效果对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9月本院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5例,行硬膜外穿刺并头向置管后,B组直接固定,A组从“导管注入2 ml空气无阻力,并回抽”两项操作评价导管通畅度,并据此调整,通畅后再固定.A、B两组均给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并注入混合液.观察患者麻醉后感觉、运动阻滞效应及麻醉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6.3±3.4) 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12.1±1.5)min,均短于B组的(8.5±2.6)、(17.5±2.9) min,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觉阻滞所达高平面、腹部肌肉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A组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硬膜外导管调整可改善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李海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合理有效使用医疗资源,减轻医院的服务压力,应在医院本部设立专职延续护理中心,各临床科室和社区中心组建延续护理工作小组,完成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工作体系的构建,确立切实可行的延续护理工作模式、流程、规范.一体化延续性护理体系保持患者康复的延续性,拓展社区护理的服务内容,提高社区护士的专科护理的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规范医院社区双向转诊流程,有利于双向转诊的实施,应确保社区延续性护理得到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友惠;张锦锋;闫振山;陈省;吴华;曾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76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BP、DBP、FPG、PBG水平.比较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内皮素(endothelin,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BP、DBP水平分别为(121.3±8.4)、(137.2±9.3)、(68.3±7.9)、(79.4±8.2) mm Hg(1 mm Hg=0.133 kPa),均较治疗前的(167.6±11.4)、(169.2±11.3)、(98.7±9.3)、(98.2±9.4) mm Hg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DA、ET-1水平分别为(4.01±0.43)、(5.31±0.46)μmol/L、(46.2±5.1)、(56.2±5.3) ng/L,较治疗前的(6.23±0.51)、(6.21±0.52)μmol/L、(66.5±8.1)、(67.4±8.2) ng/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NO水平分别为(125.7±7.9) U/ml、(78.4±8.9)μmol/L,均较治疗前的(53.6±6.3) U/ml、(52.5±7.1)μ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ET-1、SOD、NO水平,与对照组[(5.31±0.46)μmol/L、(56.2±5.3) ng/L、(71.2±6.8) U/ml、(67.5±8.5) 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的逆转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高血压的进展.
作者:刘宏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疆三级甲医院儿科医护人员情绪劳动现状影响因素,为后期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新疆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理人员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形式对护士情绪劳动现状进行调查,使用SPSS21.0中文软件包分析影响护士情绪劳动得分的因素.结果 100名儿科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30.09±6.65)分,得分率为54.71%;表层扮演为(12.76±3.10)分,得分率为51.04%;深层扮演为(17.33±3.09)分,得分率为52.77%.不同民族、职称、工龄、非护理时间、工作满意程度的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工龄、职称、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较高,工龄、培训时间及非护理工作时间是影响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减少非护理工作时间、加强培训时间及对高年资护士心理弹性训练适度降低情绪劳动得分.
作者:欧阳梅;邬荣蓉;彭晓红;宁艳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待产的前置胎盘产妇79例为研究组,按照1∶2的比例匹配同期住院的15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妊娠结局.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年龄(OR=2.647,95%CI为1.707~4.105)、流产史(OR=3.245,95%CI为1.661~6.338)、剖宫产史(OR=3.500,95%CI为1.106~11.072)是前置胎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653,95%CI为0.433~0.983)是保护因素.研究组的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及早产儿发生率分别为11.39%、18.99%、22.78%和16.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5.70%、7.59%和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产妇高龄、流产史和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前置胎盘孕妇的预后差.加强生殖健康宣教活动,减少非意愿妊娠和流产,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花妞;景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中医基本证型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用常规无菌咽拭子采集分离鉴定慢性咽炎患者咽部菌株,同时诊断归纳中医基本证型,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分析咽部致病菌分布与中医基本证型的关系.结果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致病菌共12种248株,以α-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副流感嗜血菌为主要致病菌,中医基本证型207种,以实热、痰证、肺阴虚为主要证型诊断,慢性咽炎患者实热证诊断和咽部α-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布存在一定关系,痰证诊断和咽部副流感嗜血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存在一定关系,气滞证诊断和咽部副流感嗜血菌分布存在一定关系.结论 慢性咽炎患者中医证型诊断和咽部致病菌分布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韩江余;周华;潘艳;贾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本文阐述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理论联系实践、整合实验内容、合理利用多种资源、设置开放实验室、注重医院见习效果、重视实验考核和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王艳琴;袁才佳;蒋显勇;陈婕;李木兰;易艳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72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0.2)次、(31.2±5.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7±1.3)次、(45.7± 1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分别为(41.3±3.7)、(37.1±4.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4.5)、(46.2±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分别为(85.5±12.7)、(94.6±4.8)、(88.7±16.1)、(90.5±13.6)、(90.8±8.9)、(72.9±11.8)、(72.2±12.3)、(74.1±23.1)、(75.9±11.9)、(71.9±11.4)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的(51.7±16.3)、(39.6±11.7)、(53.4±22.7)、(47.1±21.3)、(44.5±20.1)、(50.1±16.9)、(40.4±12.6)、(47.2±24.2)、(44.6±20.6)、(48.1±2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急性心绞痛患者中实施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苏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方法 2014年7-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苏北徐州、连云港和宿迁3市24个行政村的部分空巢老人进行入户面对面的询问调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苏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9.9%(844/1409),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占52.6%(741/1409),患2种慢性病的占26.3%(371/1409),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21.1% (297/1 409).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家庭和睦、生活满意度、吸烟、饮酒、锻炼的空巢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苏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偏高,可从加强健康教育、改变老人不良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氛围等方面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培松;王玉沐;谷月;覃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菌株NY-8进行分离鉴定与抑菌分析.方法 通过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鉴定.结果 菌株NY-8的形态特征、生化反应与标准菌株Bcillus subtilis Z6531具有一致性.标准菌株Bcillus subtilis和NY-8都能利用木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和棉子糖,不能利用山梨糖和半乳糖,VP试验和柠檬酸盐利用阳性.16s rRNA测序显示所分离菌株与Bcillus subtilis有99%的同源性,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对白假丝酵母菌、根霉菌、黄瓜炭疽病菌、黑曲霉、黄瓜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NY-8为枯草芽孢杆菌,对于多种真菌和细菌具有抑菌作用.
作者:赵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性病综合干预前后的社区居民认知和行为情况调查,评价性病综合防治干预的社区实施效果.方法 分别于干预前(2014年8-9月)和实施干预1年后(2015年9-10月),分别对社区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实施干预包括主动筛查,健康教育和发放性病干预包,门诊诊治及随访等1年后以仍按原比例进行人群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的问卷情况,评价其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人群关于“您听说过性病吗”、“肝炎(乙肝、丙肝)属于性传播疾病吗”、“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孕妇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的危害”、“我国有哪些性传播疾病可接受免费检测”、“社康中心有性传播疾病自愿咨询及梅毒/艾滋病/丙肝免费检测项目”的知晓率(85.52%、29.66%、87.13%、72.64%、45.06%、41.61%)均高于干预前(98.20%、43.80%、97.20%、98.60%、90.00%、7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人群关于“近两年有无更换性伴或不洁性史?”、“您愿意接受性传播疾病的免费检测吗?”、“亲人或朋友感染了性病会得到帮助”的态度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人群关于“得了性病,会告诉性伴接受检测和诊疗”、“经常使用安全套”的行为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以社康中心为主进行性病综合干预对社区居民性病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有明显促进作用,性病防治社区前移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白文海;宋书仪;林志红;李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为临床提供准确且具有可比性的检验数据.方法 2015年7月对2012-2014年的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进行调查,将血清定值作为靶值,采用统一的选定变异系数(variable coefficient,CCV)及生化质评变异指数(variability index,VI)计算公式.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三年间室间质评结果进行观察,三年间检测VIS值中,Na与CI值为合格,分别为88.5与90.9,其余均为优秀.不同年份VIS优良率(87.2%、92.7%、9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75,P<0.05),2014年优良率明显高于2013、2012年.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可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检验水平.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3 24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低抑菌浓度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判定参照2012年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结果 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较高.除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逐年上升外,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较平稳.除阿米卡星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抗性.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结论 我院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爱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症状、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分别为(556.89±21.20) ng/ml、(10.03±3.47)、(45.32±4.56)、(22.41±1.92)s、(6.03±0.88)g/L,与治疗前的(749.82±20.15) ng/ml、(11.23±2.43)、(48.36±3.12)、(27.70±2.91)s、(7.22±1.23) g/L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TT、FIB水平分别为(621.97±26.04) ng/ml、(26.38±4.20)s、(6.78±1.49) g/L,与治疗前的(754.26±21.05) ng/ml、(28.37±3.36)s、(7.58±2.54)g/L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和TT、FI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率为7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动脉高压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血浆内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府高剂量组、血府低剂量组、血脂康组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VitD3腹腔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血府低剂量组和血府高剂量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混悬液灌胃;血脂康组给予血脂康混悬液灌胃;各组均干预12周.对比各组血脂水平、6-酮-前列腺素和血栓素B2含量.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高剂量组、血府低剂量组、血脂康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模型组,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HDL-C高于血脂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6-酮-前列腺素、血栓素B2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高剂量组、血府低剂量组、血脂康组6-酮-前列腺素含量高于模型组,血栓素B2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6-酮-前列腺素含量高于血脂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保持血浆内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平衡.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研究国内外近20年的社区控烟干预的方法与结果,提出我国社区控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检索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对所需文献内容进行提取、整理,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社区控烟干预研究与国外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控烟效果不明显,而国外社区控烟效果相对较好,因此我国可以采用国外的成功控烟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特殊文化为我国的社区控烟工作服务.
作者:唐龙;吕来文;区永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烟台市社区老年居民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改善老年社区居民的营养现状提出建议,提高本地老年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5个社区200名60岁以上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营养知识的平均得分为(26.46±6.53)分,态度得分为(6.25±1.35)分,行为得分为(10.10±3.21)分,总分为(43.08±9.31)分.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分的及格人数分别为136人(68.00%)、186人(93.00%)、80人(40.00%)、122人(61.00%),优秀人数分别为62人(31.00%)、54人(27.00%)、10人(5.00%)、16人(8.00%).99.00%的调查对象认识到食盐摄入与高血压有关系,84.00%的调查对象知道膳食种类应该多样化,190人(95.00%)认为营养对健康有影响.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人群营养知识、态度、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知识得分与态度、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r=0.356、0.473,均P<0.05);营养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27,P<0.05).结论 烟台市社区老年居民在营养知识水平方面都比较低,营养行为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合理地方,但营养态度普遍很好,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宣传和营养行为指导.
作者:朱秋丽;翟向明;孙雪萍;武永刚;刘陶然;孙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从整体上掌握中职学生的营养状况,以利于开展营养干预.方法 在2014年12月以整群抽样方式选择莱阳卫生学校2014级新生共1 014人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我校被测学生中有31.92%的男生偏瘦,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其他维生素的摄入量基本满足人体需要.矿物质中钙、钾、硒摄入量不足,其他矿物质基本满足人体需要.其中钙和维生素A的摄入严重不足,男、女生组的钙摄入的营养素摄入充足比(the nutrient adequacy ratio,NAR)分别为0.25和0.38,维生素A的NAR分别是0.27和0.47.男女学生之间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药剂、放射、口腔、检验)之间在钠和硒的摄入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校被测学生整体营养水平较低,三大能量营养素摄入不合理,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多种营养素摄入水平不均衡.
作者:李启立;梁惠;李倩倩;冷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厦门市居民鼻咽癌疾病负担定量测算,了解不同性别、年龄组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厦门市鼻咽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厦门市居民鼻咽癌死亡数据,运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 life year,DALY)对鼻咽癌疾病负担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厦门市居民每千人口鼻咽癌早死所致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残疾所致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DALY分别为每千人0.29、0.02、0.31,男性高于女性,50~59岁组负担重.结论 YLL是造成厦门市居民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男性以及老年群体是重点防治人群.
作者:池家煌;林艺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糖尿病规范化培训对糖尿病教育干预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5年5-7月随机对本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0名医务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22份,有效回收率为93.85%.调查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考核、糖尿病干预的态度及干预行为.根据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培训分为接受培训组73例及未接受培训组4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糖尿病相关知识考核得分及对糖尿病干预行为的独立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学历医务人员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药物指导及健康教育等项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医务人员糖尿病理论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培训组主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率为93.15%,高于未接受培训组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培训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自我监测、健康教育得分分别为(57.58±21.56)、(96.97±10.05)、(62.34±19.45)、(80.00±17.89)、(80.00±17.89)分,均高于未接受培训组的(34.43±27.07)、(78.38±27.94)、(48.00±21.17)、(65.59±20.92)、(64.86±2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受培训组糖尿病干预行为独立性强于未接受培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普及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培训,并根据学历和年龄开展个体化培训,规范糖尿病治疗和教育行为可有效促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良性发展.
作者:李飞霏;刘智平;傅仕敏;刘秀容;胡春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