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近5年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周爱春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3 24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低抑菌浓度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判定参照2012年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结果 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较高.除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逐年上升外,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较平稳.除阿米卡星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抗性.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结论 我院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对神经系统变性病及遗传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评价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及遗传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及遗传性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采用自拟评分标准、多系统萎缩评分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UMSARS)-I、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对腓骨肌萎缩症、多系统萎缩、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症状评分为(3.05±1.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系统萎缩患者UMSARS-I语言、书写、使用餐具、穿衣、个人卫生、跌倒、直立症状、排尿功能评分分别为(1.31±0.12)、(1.84±0.06)、(2.01±0.10)、(2.15±0.05)、(1.95±0.12)、(2.26±0.07)、(2.20±0.11)、(2.01±0.1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12)、(2.10±0.15)、(2.18±0.12)、(2.29±0.12)、(2.18±0.10)、(2.54±0.08)、(2.51±0.12)、(2.20±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ICARS姿势和步态障碍、动态功能、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评分分别为(7.32±6.25)、(7.62±3.01)、(1.00±0.38)、(0.80±0.3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5±4.24)、(10.87±3.20)、(1.40±0.34)、(1.11±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神经系统变性病及遗传性疾病患者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通过对线粒体功能的保护和改善,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天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监测对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黑龙江省医院的脓毒症患者26例,分为监测PCT组(试验组)和未监测PCT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等.分析PCT等因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OFA、APACHEⅡ评分[(5.86±1.89)、(4.15±2.23)分与(17.14±7.42)、(11.32±6.9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SOFA、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4、2.234,均P<0.05).试验组的生存率为92.31% (12/13),对照组为69.23% (9/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是确诊细菌感染的金标准,用于监测抗生素疗效,可随时调整抗生素,可判定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助于降低脓毒症病死率.

    作者:刘玉双;侯生荣;朱梅;孙东梅;王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急性STEMI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PA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PA联合还原型GSH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cTn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血管再通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CKMB、cTnⅠ及LVEF水平分别为(50.23±7.58)、(72.58±11.26) U/L、(0.70±0.42)、(1.52±0.10) μg/L、(62.58±8.57)%、(53.26±8.25)%,均较治疗前的(17.58±3.20)、(16.59±2.95) U/L、(0.06±0.04)、(0.05±0.04) μg/L、(48.52±8.20)%、(47.95±7.95)%明显升高;LVEDd水平分别为(51.23±6.20)、(61.20±8.47) mm,均较治疗前的(68.52±9.10)、(68.23±9.58) m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再梗死、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78%、5.56%、2.78%,均低于对照组的22.22%、30.56%、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PA联合还原型GSH治疗STEMI疗效显著,同时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梁云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三级甲医院儿科医护人员情绪劳动现状影响因素,为后期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新疆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理人员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形式对护士情绪劳动现状进行调查,使用SPSS21.0中文软件包分析影响护士情绪劳动得分的因素.结果 100名儿科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30.09±6.65)分,得分率为54.71%;表层扮演为(12.76±3.10)分,得分率为51.04%;深层扮演为(17.33±3.09)分,得分率为52.77%.不同民族、职称、工龄、非护理时间、工作满意程度的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工龄、职称、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较高,工龄、培训时间及非护理工作时间是影响儿科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减少非护理工作时间、加强培训时间及对高年资护士心理弹性训练适度降低情绪劳动得分.

    作者:欧阳梅;邬荣蓉;彭晓红;宁艳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西药辅以中药辨证对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尿蛋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西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256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159例研究组患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20 mg/次,1次/d,1周为1个疗程,以及不同中药(根据中医辨证而定)进行治疗;9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10~20 mg/次,1次/d,1周为1个疗程.对比相关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中尿素和肌酐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0.96+0.38) g/d、(5.13+2.22) mmol/L、(121.31+47.01)μmol/L、(2.21+1.02) g/d、(19.22+3.54) mmol/L、(193.21+38.67)μmol/L、(1.25+0.63) g/d、(6.50+3.13) mmol/L、(134.28+38.12)μmol/L、(2.24+0.98) g/d、(19.37+4.01)mmol/L、(194.05+33.87)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5%,高于对照组的82.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治疗慢性肾炎的基础上辅助中医辨证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减少患者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黄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置胎盘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待产的前置胎盘产妇79例为研究组,按照1∶2的比例匹配同期住院的15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妊娠结局.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年龄(OR=2.647,95%CI为1.707~4.105)、流产史(OR=3.245,95%CI为1.661~6.338)、剖宫产史(OR=3.500,95%CI为1.106~11.072)是前置胎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653,95%CI为0.433~0.983)是保护因素.研究组的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及早产儿发生率分别为11.39%、18.99%、22.78%和16.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5.70%、7.59%和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产妇高龄、流产史和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前置胎盘孕妇的预后差.加强生殖健康宣教活动,减少非意愿妊娠和流产,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花妞;景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状况及意义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维生素D (vitamin D,VD)水平的分布状况及其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随机抽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VD3],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和实验室检验资料.根据国际通用分类标准将血清VD水平分为4组,分别为0~10、10~20、20~30、≥30 ng/ml,采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比较血清VD水平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关系.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VD水平中位数为15.95 (14.10,25.40) ng/ml,缺乏率为65.13%,男性患者的VD缺乏率较女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清VD水平为19.30(14.10,25.40) ng/ml,女性为15.40 (12.10,21.40)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076,P<0.05).女性GSP与血清VD水平呈正相关(r=0.215,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VD缺乏,且女性较男性缺乏情况更严重;血清VD水平可能与血糖控制效果有关,补充VD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毛建良;徐文新;马庆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芽孢杆菌NY-8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分析

    目的 对菌株NY-8进行分离鉴定与抑菌分析.方法 通过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鉴定.结果 菌株NY-8的形态特征、生化反应与标准菌株Bcillus subtilis Z6531具有一致性.标准菌株Bcillus subtilis和NY-8都能利用木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和棉子糖,不能利用山梨糖和半乳糖,VP试验和柠檬酸盐利用阳性.16s rRNA测序显示所分离菌株与Bcillus subtilis有99%的同源性,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对白假丝酵母菌、根霉菌、黄瓜炭疽病菌、黑曲霉、黄瓜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NY-8为枯草芽孢杆菌,对于多种真菌和细菌具有抑菌作用.

    作者:赵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血浆内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血浆内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府高剂量组、血府低剂量组、血脂康组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VitD3腹腔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血府低剂量组和血府高剂量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混悬液灌胃;血脂康组给予血脂康混悬液灌胃;各组均干预12周.对比各组血脂水平、6-酮-前列腺素和血栓素B2含量.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高剂量组、血府低剂量组、血脂康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模型组,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HDL-C高于血脂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6-酮-前列腺素、血栓素B2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高剂量组、血府低剂量组、血脂康组6-酮-前列腺素含量高于模型组,血栓素B2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6-酮-前列腺素含量高于血脂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保持血浆内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平衡.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为临床提供准确且具有可比性的检验数据.方法 2015年7月对2012-2014年的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进行调查,将血清定值作为靶值,采用统一的选定变异系数(variable coefficient,CCV)及生化质评变异指数(variability index,VI)计算公式.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三年间室间质评结果进行观察,三年间检测VIS值中,Na与CI值为合格,分别为88.5与90.9,其余均为优秀.不同年份VIS优良率(87.2%、92.7%、9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75,P<0.05),2014年优良率明显高于2013、2012年.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可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检验水平.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烟台市社区老年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烟台市社区老年居民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改善老年社区居民的营养现状提出建议,提高本地老年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5个社区200名60岁以上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营养知识的平均得分为(26.46±6.53)分,态度得分为(6.25±1.35)分,行为得分为(10.10±3.21)分,总分为(43.08±9.31)分.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分的及格人数分别为136人(68.00%)、186人(93.00%)、80人(40.00%)、122人(61.00%),优秀人数分别为62人(31.00%)、54人(27.00%)、10人(5.00%)、16人(8.00%).99.00%的调查对象认识到食盐摄入与高血压有关系,84.00%的调查对象知道膳食种类应该多样化,190人(95.00%)认为营养对健康有影响.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人群营养知识、态度、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知识得分与态度、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r=0.356、0.473,均P<0.05);营养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27,P<0.05).结论 烟台市社区老年居民在营养知识水平方面都比较低,营养行为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合理地方,但营养态度普遍很好,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宣传和营养行为指导.

    作者:朱秋丽;翟向明;孙雪萍;武永刚;刘陶然;孙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工作体系的设立及实践

    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合理有效使用医疗资源,减轻医院的服务压力,应在医院本部设立专职延续护理中心,各临床科室和社区中心组建延续护理工作小组,完成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工作体系的构建,确立切实可行的延续护理工作模式、流程、规范.一体化延续性护理体系保持患者康复的延续性,拓展社区护理的服务内容,提高社区护士的专科护理的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规范医院社区双向转诊流程,有利于双向转诊的实施,应确保社区延续性护理得到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友惠;张锦锋;闫振山;陈省;吴华;曾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晚期疤痕子宫不全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院妊娠晚期疤痕子宫不全破裂病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早期发现及预防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的子宫不全破裂.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5年12月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妊娠产妇,总结这些产妇中发生妊娠晚期疤痕子宫不全破裂的妊娠产妇的临床特征、处理方式等,概括其特点.结果 在孕产妇中,共发生妊娠晚期疤痕子宫不全破裂12例.第3次剖宫产1例,其余11例均为第2次剖宫产.有2例孕妇整个孕期仅产前检查2次,出现临产症状后才来我院.另外10例在本院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中,有8例入院前1周进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下段肌层情况发现:子宫下段前壁回声不均匀、肌层不连续、局部肌层变薄,其中有2例子宫下段局部失去肌性组织结构,羊膜囊自子宫下段向母体前壁膀胱方向膨出,这8例孕妇直接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4例患者在试产过程中进入活跃期后因怀疑先兆子宫破裂而剖宫产.12例患者中前次剖宫产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12例母婴均存活.结论 在临床中,应及早发现并治疗妊娠晚期疤痕子宫不全破裂,否则会造成较大的伤害,目前妊娠晚期疤痕子宫不全破裂早期发现较有效的方法为:妊娠晚期孕30周后产前检查时常规B超检查,观察子宫下段肌层的厚度,若发现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小于3 mm,则直接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郭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本文阐述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理论联系实践、整合实验内容、合理利用多种资源、设置开放实验室、注重医院见习效果、重视实验考核和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王艳琴;袁才佳;蒋显勇;陈婕;李木兰;易艳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76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BP、DBP、FPG、PBG水平.比较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内皮素(endothelin,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BP、DBP水平分别为(121.3±8.4)、(137.2±9.3)、(68.3±7.9)、(79.4±8.2) mm Hg(1 mm Hg=0.133 kPa),均较治疗前的(167.6±11.4)、(169.2±11.3)、(98.7±9.3)、(98.2±9.4) mm Hg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DA、ET-1水平分别为(4.01±0.43)、(5.31±0.46)μmol/L、(46.2±5.1)、(56.2±5.3) ng/L,较治疗前的(6.23±0.51)、(6.21±0.52)μmol/L、(66.5±8.1)、(67.4±8.2) ng/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NO水平分别为(125.7±7.9) U/ml、(78.4±8.9)μmol/L,均较治疗前的(53.6±6.3) U/ml、(52.5±7.1)μ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ET-1、SOD、NO水平,与对照组[(5.31±0.46)μmol/L、(56.2±5.3) ng/L、(71.2±6.8) U/ml、(67.5±8.5) 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的逆转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高血压的进展.

    作者:刘宏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患者用药依从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杭州市患者用药依从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2015年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杭州市784例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6例患者(13.5%)依从性好,678例患者(86.5%)依从性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月收入、慢性病患病情况、疾病对生活影响程度、用药知识水平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知识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大(OR=1.563,95%CI为1.134~2.154),其次是年龄和文化程度(OR=1.529,95%CI为1.258~1.858;OR=0.802,95%CI为0.648~0.992).结论 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用药知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医患沟通,对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用药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陈燕师;孟凡莉;周小梅;严佳倩;翁小瑜;边森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疏血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症状、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疏血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症状、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分别为(556.89±21.20) ng/ml、(10.03±3.47)、(45.32±4.56)、(22.41±1.92)s、(6.03±0.88)g/L,与治疗前的(749.82±20.15) ng/ml、(11.23±2.43)、(48.36±3.12)、(27.70±2.91)s、(7.22±1.23) g/L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TT、FIB水平分别为(621.97±26.04) ng/ml、(26.38±4.20)s、(6.78±1.49) g/L,与治疗前的(754.26±21.05) ng/ml、(28.37±3.36)s、(7.58±2.54)g/L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和TT、FI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率为7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动脉高压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导管调整的麻醉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硬膜外导管调整的麻醉效果对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9月本院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5例,行硬膜外穿刺并头向置管后,B组直接固定,A组从“导管注入2 ml空气无阻力,并回抽”两项操作评价导管通畅度,并据此调整,通畅后再固定.A、B两组均给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并注入混合液.观察患者麻醉后感觉、运动阻滞效应及麻醉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6.3±3.4) 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12.1±1.5)min,均短于B组的(8.5±2.6)、(17.5±2.9) min,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觉阻滞所达高平面、腹部肌肉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A组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硬膜外导管调整可改善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李海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莱阳市中职学生膳食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从整体上掌握中职学生的营养状况,以利于开展营养干预.方法 在2014年12月以整群抽样方式选择莱阳卫生学校2014级新生共1 014人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我校被测学生中有31.92%的男生偏瘦,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其他维生素的摄入量基本满足人体需要.矿物质中钙、钾、硒摄入量不足,其他矿物质基本满足人体需要.其中钙和维生素A的摄入严重不足,男、女生组的钙摄入的营养素摄入充足比(the nutrient adequacy ratio,NAR)分别为0.25和0.38,维生素A的NAR分别是0.27和0.47.男女学生之间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药剂、放射、口腔、检验)之间在钠和硒的摄入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校被测学生整体营养水平较低,三大能量营养素摄入不合理,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多种营养素摄入水平不均衡.

    作者:李启立;梁惠;李倩倩;冷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院近5年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3 24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低抑菌浓度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判定参照2012年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结果 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较高.除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逐年上升外,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较平稳.除阿米卡星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抗性.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结论 我院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爱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