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华;穆少杨
目的:完善研究生监控和评估制度,构建军队医学科研型硕士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国家、军队及我校对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要求,运用教育评价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挑选105名在校科研型硕士研究生,进行实测分析.结果和结论:该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可用于考评研究生符合培养目标的程度,为军队医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评估和管理更加科学化、具体化、正规化,提供了手段和方法,确保研究生素质全面、平衡地发展,兼顾特长,以顺应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
作者:徐燕茹;陈前方;扈长茂;贺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结合演习卫勤保障实践,总结联合战役演习卫勤保障的特点,一是未来联合作战对卫勤保障快速反应和应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二是伤员的救护和后送难度增大;三是卫勤保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复杂.针对现场救治技术要求、伤员后送问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等提出了见解,并就建立伤员救治与后送网络、加强卫勤保障队伍建设及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提出建议.
作者:鲁云敏;燕海军;林村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2002年7月创建了随访中心,电话随访出院伤病员,认真研究、了解部队伤病员的心理,广泛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扩大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促进医院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田京发;穆方;陈立新;崔苏宁;盛燕江;王晓敏;张士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根据海上局部战争伤病员救治需要及我海军卫生船舶现状,强调选派的海上医疗队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政治、军事、心理、专业素质和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海上训练期间,医疗装备是否携带上船取决于船舶条件和船上医疗设备的原有配备情况.并从勤务、技术和舰船特点出发论述了组织海上训练的实施方法和内容:首先要学习必要的海军军事常识、海洋知识、海上遇险时的求生知识及有关的国际法规,以便在海上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时能作出相应的处置;其次要掌握必需的海军卫生勤务知识,以训练医疗队员的工作协调性.
作者:沈俊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科学准确地考评临床医师工作绩效,为临床专业技术干部培养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专家咨询结合信息熵值分析法,建立临床医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结果和结论:成功构建临床医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针对临床医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选取、确定及评价的风险等问题,运用信息熵值分析法做了分析.为医学人才评价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作者:滕光生;黄朝晖;徐德忠;鱼敏;刘鉴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计量作为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控制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为适应新形势下医学计量工作需要,加强医学计量监督管理,应重视对计量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对医学计量工作的认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并就医学计量工作的特点,探讨和把握医学计量管理的特殊规律,解决面临的新问题,促进教医研工作不断提高.
作者:许金廉;傅雷;郭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加强医院战备质量建设,提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是军队医院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如何加强军队医院战备质量建设谈了几点看法:要实现军队医院战备建设的目标,必须深化战备教育;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一支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的卫勤保障队伍;加强装备建设,完善一套适应应急保障需要的野战卫生装备;强化卫生战备训练,探索一条卫生战备训练的新路子.
作者:张树华;穆少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加强基层卫勤工作的军事斗争准备,有针对性的为基层卫勤指挥干部补充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在基层卫勤工作中军事地形知识的应用情况、应用范围以及需要学习的程度等问题.结果与结论:通过调查,明确基层卫勤指挥干部应掌握的军事地形知识内容.为全面开展卫勤战备工作提供保证.
作者:景凡伟;孟虹;杨余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与管理作为当前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值得大家深入分析研究.本文指出认真抓好组织领导,是军队医院搞好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和管理的前提;认真抓好制度建设,是军队医院搞好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与管理的保证;认真抓好装备建设,是军队医院搞好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与管理的基础;认真抓好战备训练,是军队医院搞好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与管理的关键.
作者:马炬明;苏国同;沈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病历是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依据,是医学科学的教学和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一旦产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病历又是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断医务人员过错和医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证据.
作者:赵育新;洪求兵;杜进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联勤医院的保障特点,扎实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经过几年实践总结,必须强化联勤意识,坚持姓军为兵的服务方向,树立联勤就是大服务的思想;完善为兵服务措施,想部队所想,急部队所需,高质量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深化院内优质服务,拓宽院外服务渠道,增强为部队服务的能力;狠抓内涵建设,不断创新为部队服务的硬环境.
作者:田辉荣;谢培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趋势,针对军队医院的现状,提出借鉴企业运作机制的方式,通过抓大放小,合理配置军队医院;开源节流,优化医院资本运营;突出重点,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内涵发展,促进医院内部活力;开创特色,筑就医院核心竞争力等措施,促进军队医院的发展.
作者:陈大军;赵育新;王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疗设备档案是军队医药卫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医疗设备采购、安装、运行及历次检测、维修、维护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健全军队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档案效益,对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作者:钟铁军;赵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解决应对突发事件抽组机动卫勤力量的决策问题,为军队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实用性强、可视化的辅助决策工具,以提高区域预编军队卫生资源配置决策水平.方法:在军队卫生资源宏观配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域中观层面上突发事件与机动卫勤力量之间的距离和符合程度,构建了应急抽组决策系统和抽组评估系统.结果:研发了应对突发事件抽组机动卫勤力量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应急抽组和抽组评估两个分系统.结论:系统设计开放友善,可针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抽组方案,既可为军队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又可为培养军队卫生管理干部提供训练工具.
作者:杨国士;张鹭鹭;张义;孙金海;扈长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专科医师培养作为中观层次的系统管理教育模式研究,在相关教育过程、教育结构和教育方法的规划设计中,应以继续职业发展的国际标准确立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为导向,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养策略、管理程序和效果评价,并制定包括认证评审、对象和内容、依据和原则、组织领导和工作程序在内的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全国医师行业协会认证评审实施方案.
作者:谢宗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健康知识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无记名问卷的形式,对驻闽1 012名参加海训的陆军、海军和特种兵官兵的健康教育需求、卫生知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官兵健康教育需求比较迫切,新兵和老兵卫生知识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01),不同军兵种之间卫生知识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普及卫生常识,提高全体指战员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对新入伍战士要加强生活常识、生理与心理卫生、传染病防治、营养与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使新战士从入伍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作者:王晓霞;阎成美;翁庐英;李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结合远离军队医疗机构人员门急诊社会化保障的实践,提出以下思考:①社会化保障实质是运行机制的变革,必须改变管理思路,按市场法则运作.②必须制定制度法规,健全调控约束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按章办事.③要签定一个规范的协议,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监督体系,加强经费管理.④实行社会化保障不能削弱自身保障功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综合提高保障能力.
作者:王倩云;熊林平;岳增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当前,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与国际上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培养条件相对落后,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式等还不能适应医学的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等[1].我们对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
作者:于启林;钱远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院校教育形势的发展,医科院校的科研医疗仪器设备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使高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对临床教学、医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本文通过介绍第二军医大学科研医疗设备建设的总体状况,总结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探讨加强高校没备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傅雷;张玉霞;许金廉;陈新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根据军人结核病人的疾病特点、住院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实际情况,以严明的纪律、完善的制度和优质的服务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房秋燕;郑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