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晓辉
为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武警机动师卫生勤务的终端保障,本文从建立一个科学的应急卫勤保障管理系统、搞好平时的医疗保障、树立为部队服务的管理理念三个方面,谈谈管理的一些做法,为武警机动师医院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陈钟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主诊医师负责制是打破传统医疗模式的改革举措,将会对医院管理产生全方位的冲击.军队医院由于其构成人员及运行体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试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工作中,只有解决好全员思想认识的统一性、病人选医生的操作性及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等三大方面问题,才能使我们改革朝着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医院稳定、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方向进行.
作者:蔡剑飞;缪晓辉;张殿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医疗事故作为医疗侵权的类型之一,可以采用侵权法的一般理论进行分析.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的进程,医疗事故的经济属性逐渐明显.本文借助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试图分析医疗事故的经济实质,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加深对医疗事故的理解.使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探讨实践中常常面对的知情同意权和管理过失等法律问题,并为其提供经济方面的理论佐证.
作者:刘殿荣;范贞;卢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军队医院管理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阐明军队医院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1],是军队医院各级管理人员的必修课.
作者:王琳;张鹭鹭;陈群平;黄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作战理论的形成给医疗后送理论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先进的医疗后送理论和研究方法亦蕴含着潜在的战斗力.作者对医疗后送研究中卫勤学术研究方法选择的基础与原则进行了探讨,对调研法、模拟实验方法、规划理论与方法、排队论、统筹法、卫勤信息论方法、系统分析方法、预测与决策方法等卫勤学术方法的特点以及在医疗后送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优化选择卫勤学术研究方法应用于医疗后送研究,对于完善医疗后送体制,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范晨芳;杨一风;陈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是编制100张床位的小驻军医院.2002年,接受了军区高级职称5年任期责任制考评的试点工作,13名任期5年以上的高职人员和4名拟进高职的医务人员接受了考评.
作者:袁本峋;闵新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总结了军队SARS医疗救治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指出面对SARS大疫,要及时建立与完善组织体系,明确职责;要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群众对SARS的认识;要实施定点诊治,加强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建设;要抓住诊治与控制院内感染这两个重点,讲求成效;要及时总结,不断完善SARS医疗救治经验.
作者:李文考;王文中;李清杰;李朝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在没有设立传染病专科的情况下,面对突发SARS疫情,我们依靠科学,严密防范,克服了医院现有设施与收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要求的矛盾、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经验与收治要求的矛盾,以及传统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策略与现行策略的矛盾等诸多困难,一切围绕SARS防治,一切为了防治SARS,全院协调一致,打破常规,实行战时机制,稳定了医院局势,保证了我院正常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经受住了SARS对综合性医院应急处置能力的全面考验,取得了救治患者零死亡,无院内交叉感染,全院人员零感染的阶段性胜利.
作者:苗宁;牛恩喜;张坚;常李荣;孙心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军许多医院均与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签订了医疗保险机构服务协议书,与地方医疗机构站在了同一竞争平台上.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问题却十分突出,一是医务人员对地方政策法规及操作模式既陌生又不适应;二是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准备,不能满足医保改革现实需要.这给军队医院开展国家医疗保险改革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与前所未有的挑战[1-3].
作者:但秀娟;王耀华;来萍;苑萍;慕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陈群平;朱洪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探讨军队医院面对SARS疫情应如何启动应急机制,取得抗击SARS的全面胜利,文章从医院救治工作的组织机制、准备工作、救治技术和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一是应急启动,快速反应,确立目标,做到人员思想准备充分,工作条件基本完备,工作目标明确;二是周密布置,健全组织,翔实准备,做到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各项准备工作细致落实;三是积极救治,加强协作,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四是加强防护,严格消毒,分区管理,实现医院零感染.
作者:蔡忠军;刘希华;张思兵;王健康;李小龙;陈乃梁;于莹;易滨;王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和平时期,国家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连续几年里实行了裁减军队员额的战略决策,致军队医院工作人员减少.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平时血源供应就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裁员后人手短缺尤其突出.
作者:罗庆峰;钱宝华;花美仙;吴英;郭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军队人员门诊概况,探讨门诊用药、门诊质量的评价方法,辅助门诊管理.方法: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机系统,实现门诊信息分析系统,及时总结门诊用药、费用消耗、体系单位就医状况.结果:通过对某些身份人员一年门诊就诊情况分析发现,各体系单位保障水平较高;高消耗药品较集中,消耗前10位药品占总消耗的30%.结论:非治疗性用药和常规用药可分流到体系单位的门诊部,减轻医院门诊压力;门诊诊断信息缺失使门诊治疗质量和效果难以评价.
作者:曹秀堂;董军;刘燕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负责的3 000多名军队老干部,没有发生一例SARS病毒感染.主要得益于思想重视,治疗有效,早期防护措施得力,宣传及时,医院环境卫生好,以及一贯坚持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好老干部的防病工作,需要各级行政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制度上保证老干部的医疗保健;要严格老干部的住院管理,病情治愈以后及时出院;要加强老干部平时的卫生指导,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作者:宋骤;陈青山;杨明常;谢亚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人才的要求.作为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的医疗技术单位,落实这一要求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积极培养、大胆使用人才是医院提高保打赢能力、并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打造高素质的医疗技术人才队伍,是军队医院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1].
作者:吴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SARS疫情发生后,医院在没有传染科的条件下,先后建立了临时发热门诊和独立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由于新建的发热门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配套、流程严密、制度规范,有效地防止了疫情在医院的传播.发热门诊诊治患者1 512人次,留观85人,实现了SARS防治5个零的防疫目标.提出综合医院防治SARS在医院建筑上应注重功能和卫生学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应加强传染病基本技能培训,在医院感染监控上要做好防疫物资储备,以提高应对SARS疫情的能力.
作者:陈兴华;黄津芳;赵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建设一流学科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笔者所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的一些实践与体会,阐述了学科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交融性等原则,提出了构建综合化医学技术平台、综合化临床课程结构、综合化科研项目体系,以及学科链、技术链、课程链、项目链等学科建设新思路,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策略.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军队医院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更好地为部队、为地方患者服务,就必须大力加强医院建设,加速医院发展,不断增强医院保障能力.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大力向科室放权,充分调动科室积极性,全力加速科室的发展.为此,我院在坚持为兵服务方向基础上,于扩大科室自主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1].
作者:徐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历是医务人员医疗活动和患者病情发展经过的客观记录.通过检查在院病历,可以及时了解医务人员执行主干医疗制度的情况,比较客观地评定医疗质量,查找诊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我院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围绕病历抓医疗质量的质控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医疗质量[1].
作者:钟海忠;方国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军队医院在经费相对不足、病源不足、有的在总体实力方面不如地方医院的情况下,如何适应国家医改形势、参与竞争发展自己?对此必须认真思考把握.我们认为:医院必须适应时代变革,积极参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依托社会,向社会要病源,要技术,要资金,提高技术水平,谋求新的发展.
作者:张萍;段澜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