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辨证施护疗效评价

王素云

关键词:中医护理, 盆腔炎,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辨证施护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可以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茂名市人民医院799名医护人员中医体质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茂名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中医体质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调整茂名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中医体质偏颇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鉴别影响医务人员中医体质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799份,有效回收率94.0%.其中,平和质仅83例(10.4%);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587例(73.5%),兼夹体质129例(16.1%).体质类型与性别相关(F=6.995,P<0.05);与年龄、职业、值夜班次数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茂名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体质类型与性别相关(P<0.05),提示将来在进行体质调控时要注意性别因素、因人而异.

    作者:梁克几;洪建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组(47例)和常规组(4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中医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护理前,中医组和常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ADL)和四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STREAM)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中医组患者ADL和STREAM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护理前(P<0.05).结论 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路丽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益肾通络汤治疗肾虚血瘀型IgA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肾虚血瘀型IgA肾病应用益肾通络汤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8年4月诊治的72例肾虚血瘀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益肾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RBC(16.43±2.12)个/μl、24 h尿蛋白(0.53±0.16)g、Scr(57.24±6.62)μmol/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4.31±1.02)mPa·s、血浆黏度(1.52±0.13)mPa·s、全血低切(7.12±1.43)mPa·s、血小板聚集率(57.62±7.54)%,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络汤用于肾虚血瘀型IgA肾病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张晓艳;张雪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本次所选9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疗程均为2周,并进行6周随访,记录腹痛持续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盆腔彩超包块大小动态变化情况,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95.56%,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下降程度、恢复正常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包块消失率、包块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异位妊娠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缩短症状时间.

    作者:潘华;叶文冲;蒋瑜;胡文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针配合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腹针联合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R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中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腹针联合中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评估积分(VAS疼痛评分,HAQ健康调查积分,DAS28积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HAQ健康调查积分、DAS28积分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腹针配合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佳.

    作者:余跃;罗余生;程爱萍;石峰;尹海琴;李雪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渐进式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毫火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渐进式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毫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稷县人民医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分别给予渐进式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毫火针治疗和传统针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占比为58.46%,显著高于对照组36.92%(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86.15%(P<0.05);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腰痛评分(1.69±0.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59±0.98)分;腿痛(3.04±1.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6±1.18)分(P<0.05).结论 渐进式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毫火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确切,镇痛效果明显,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鲍建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于2组患者都以6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在患者体征消失、症状缓解、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并且可以明显改善肺部体征、临床症状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而缩短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赖长沙;李学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温阳益肾汤辅助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阳益肾汤辅助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雁塔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阳益肾汤治疗,一个疗程为4周,2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采用非平衡法测定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Ia(6-K-PGFIa)、内皮素(ET-1)、降钙索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采用均象竞争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TXB2、AngⅡ、6-K-PGFIa、CGRP水平均有下降,ET-1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的TXB2、AngⅡ、6-K-PGFIa、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肾汤可通过调节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魏治伟;魏照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综合康复护理配合针灸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配合针灸应用于脑出血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电脑随机抽签软件将2015年4月—2017月7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40例患者常规护理与针灸干预)与观察组(予以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Barthel指数、CSS评分、NIHSS评分在干预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76.35±7.13)分、CSS评分(6.43±1.02)分、NIHSS评分(10.43±1.8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5.35±6.13)分、(7.84±1.68)分、(13.39±2.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肢体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娟;和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在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县人民医院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其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在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几率,故更值得临床推荐与采用.

    作者:刘茂先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浮针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肩袖损伤患者14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浮针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封闭治疗.对2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浮针疗法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斌斌;沈雅婷;唐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人参皂苷Rg3逆转人胆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逆转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耐药性.方法 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建立,主要采用阿霉素(ADM)持续接触浓度递增法,必要时结合高低浓度交替法诱导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产生多药耐药性(MDR).将三种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即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分别作用于QBC939及QBC939/ADM,用CCK-8法检测不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MDR基因的表达水平,将得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果 ,从而证明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建立.以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3作为MDR逆转剂,逆转QBC939/ADM的MDR,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RT-PCR法检测其逆转作用.结果CCK-8法检测化疗药物作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OD值(吸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药物作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法测定MDR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MDR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QBC939/AD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成功建立,并初步证明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3能有效逆转其MDR,但其逆转机制尚未研究,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马宏波;蔺涛;刘秀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六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4例,给予患者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比2组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后,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患者进行护理前的数值,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李玉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发散式冲击波(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差异,研究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5 d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后1周、6周2组患者VAS评分及SC-OD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周、6周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及SC-ODI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作用.

    作者:卓锦钊;姚东文;马赛;陈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燮理三焦法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燮理三焦方(梁氏验方)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燮理三焦法为法组方口服.2组以半年为1个疗程,一般为2个疗程,观察2组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检查(HGB、BUN、Crea、UA、CO2)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GB、BUN、Crea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O2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燮理三焦法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衰竭,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Crea、HGB、BUN,从而降低患者毒素水平.

    作者:张晓娟;吴社泉;梁宏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1例

    目的 探究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以求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对治疗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1例取得的良好疗效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对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政委;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辨证施护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辨证施护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可以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方法及施行优势探析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方法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实施的优势.方法以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例数为6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分析2组护理的结果 .结果实验组干预的总有效率(100.00%)较对照组干预的总有效率(86.67%)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6.67%)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方法干预,对其预后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肠痈汤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肠痈汤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肠痈汤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各41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及血象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 肠痈汤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逯树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自拟镇晕汤对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目的 自拟镇晕汤对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丹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2科就诊的80例眩晕患者,分别为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其中医辨证分型均肝阳上抗夹湿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镇晕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镇晕汤治疗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慧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