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政委;王静
目的 观察复聪通窍汤合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三年来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甲泼尼松龙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巴曲酶、复聪通窍汤治疗,对照组均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甲泼尼松龙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治疗,2组均住院治疗满1个疗程(15天).结果 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纯音听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整体疗效上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聪通窍汤合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有比较理想的疗效.
作者:荣全胜;郭晓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温阳益肾汤辅助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雁塔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阳益肾汤治疗,一个疗程为4周,2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采用非平衡法测定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Ia(6-K-PGFIa)、内皮素(ET-1)、降钙索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采用均象竞争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TXB2、AngⅡ、6-K-PGFIa、CGRP水平均有下降,ET-1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的TXB2、AngⅡ、6-K-PGFIa、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肾汤可通过调节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魏治伟;魏照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肠痈汤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肠痈汤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各41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及血象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 肠痈汤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逯树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七紫汤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预防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异.方法 93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穴位贴敷同时服用七紫汤,比较2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及对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缩短、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肺肾两虚型症状积分降低大于肺脾两虚型.结论 缓解期联合七紫汤和穴位贴敷治疗减少1年内急性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对肺肾两虚型的疗效优于肺脾两虚型.
作者:唐华;马娴;何宗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产后乳房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干预组(65例),产后2~4 d 2组产妇均接受乳房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乳房护理方法,干预组选择中医穴位按摩乳房护理方法,对2组产后乳房护理干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乳腺炎、乳房胀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2组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乳腺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促进母乳喂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蔡惠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肾虚血瘀型IgA肾病应用益肾通络汤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8年4月诊治的72例肾虚血瘀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益肾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RBC(16.43±2.12)个/μl、24 h尿蛋白(0.53±0.16)g、Scr(57.24±6.62)μmol/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4.31±1.02)mPa·s、血浆黏度(1.52±0.13)mPa·s、全血低切(7.12±1.43)mPa·s、血小板聚集率(57.62±7.54)%,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络汤用于肾虚血瘀型IgA肾病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张晓艳;张雪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自拟镇晕汤对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丹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2科就诊的80例眩晕患者,分别为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其中医辨证分型均肝阳上抗夹湿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镇晕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镇晕汤治疗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慧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加减丹溪枳术丸治疗脾虚食积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其对SOD、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符合标准的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患者给予加减丹溪枳术丸治疗,对照组23例口服东宝肝泰片,疗程均为12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GF-β1、SOD水平,彩色多普勒仪观察肝脏B超评分,法国Fibro Scan502型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仪检测受控衰减系数(CAPTM)值.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LT、AST、B超评分及CAPTM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超评分及CAPTM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TGF-β1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SOD则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 加减丹溪枳术丸可以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这可能与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张莉敏;冯阳;刘源;任燕怡;钟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化瘀止痛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设计分组法将本次研究中随机筛查法选取的9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患者均接受相同手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化瘀止痛方治疗,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无痛屈伸度较对照组增加,膝关节疼痛程度、行走能力、伸膝活动度、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度评分、膝关节功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接受化瘀止痛方治疗,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更好恢复.
作者:谢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在湿热型痤疮治疗中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天镇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发现,治疗前2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国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广州市白云区中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中药组和复方组,每组64例.中药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复方组给予丹参滴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心绞痛疗效.结果 中药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疲倦乏力及自汗的评分均优于复方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优于复方组87.3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有效治疗胸痹,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秋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天麻泽泻汤治疗脑血管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襄垣县中医院诊治的128例脑血管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2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天麻泽泻汤治疗,比较2组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头晕(0.51±0.20)分、头痛(0.82±0.31)分、头昏(1.69±0.62)分、失眠(1.98±0.95)分、健忘(0.29±0.14)分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3.13%;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2例疲惫、1例嗜睡,不良反应率6.2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75.63±10.24)分、情感(78.52±12.47)分、精神(79.63±12.05)分、社会(78.16±11.30)分及总体健康(77.56±12.42)分均比对照组评分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血管供血不足患者采用天麻泽泻汤治疗能有效缓解头晕、头昏及失眠等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刘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研究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本次所选9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疗程均为2周,并进行6周随访,记录腹痛持续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盆腔彩超包块大小动态变化情况,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95.56%,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下降程度、恢复正常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包块消失率、包块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异位妊娠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缩短症状时间.
作者:潘华;叶文冲;蒋瑜;胡文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在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县人民医院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其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在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几率,故更值得临床推荐与采用.
作者:刘茂先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腹针联合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R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中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腹针联合中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评估积分(VAS疼痛评分,HAQ健康调查积分,DAS28积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HAQ健康调查积分、DAS28积分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腹针配合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佳.
作者:余跃;罗余生;程爱萍;石峰;尹海琴;李雪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五苓散与当归补血汤用于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繁峙县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法为主,实验组56例患者以五苓散与当归补血汤治疗方法为主,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将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五苓散与当归补血汤用于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作为理想治疗手段普及推广.
作者:殷高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活血益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卵巢囊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100例卵巢囊肿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活血益气汤+温针灸)与对照组(活血益气汤).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84.00%(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卵巢囊肿采用活血益气汤与温针灸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作用机制包括健脾益气、活血化瘀、通经疏络等,能促使症状尽快改善,提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屈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组(47例)和常规组(4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中医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护理前,中医组和常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ADL)和四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STREAM)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中医组患者ADL和STREAM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护理前(P<0.05).结论 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路丽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比发散式冲击波(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差异,研究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5 d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后1周、6周2组患者VAS评分及SC-OD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周、6周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及SC-ODI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作用.
作者:卓锦钊;姚东文;马赛;陈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渐进式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毫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稷县人民医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分别给予渐进式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毫火针治疗和传统针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占比为58.46%,显著高于对照组36.92%(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86.15%(P<0.05);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腰痛评分(1.69±0.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59±0.98)分;腿痛(3.04±1.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6±1.18)分(P<0.05).结论 渐进式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毫火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确切,镇痛效果明显,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鲍建章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