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瘀止痛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

谢亮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术, 化瘀止痛, 疼痛
摘要:目的 分析化瘀止痛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设计分组法将本次研究中随机筛查法选取的9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患者均接受相同手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化瘀止痛方治疗,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无痛屈伸度较对照组增加,膝关节疼痛程度、行走能力、伸膝活动度、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度评分、膝关节功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接受化瘀止痛方治疗,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更好恢复.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广州市白云区中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中药组和复方组,每组64例.中药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复方组给予丹参滴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心绞痛疗效.结果 中药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疲倦乏力及自汗的评分均优于复方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优于复方组87.3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有效治疗胸痹,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秋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在湿热型痤疮治疗中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天镇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发现,治疗前2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国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1例

    目的 探究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以求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对治疗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1例取得的良好疗效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对糜烂性胃炎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政委;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发散式冲击波(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差异,研究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5 d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后1周、6周2组患者VAS评分及SC-OD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周、6周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及SC-ODI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型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作用.

    作者:卓锦钊;姚东文;马赛;陈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胃脘痛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胃脘痛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开平市水口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GQOL-74评分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显著优于对照组64.29%,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胃脘痛患者实施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麦长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浮针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肩袖损伤患者14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浮针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封闭治疗.对2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浮针疗法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斌斌;沈雅婷;唐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腹痛病脾胃气虚证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腹痛病脾胃气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的70例腹痛病脾胃气虚证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四君子汤治疗,评价中医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4.29%(33/3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17.14%;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2.8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减辅助治疗腹痛病脾胃气虚证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腹痛症状,且复发率低,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作者:董志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活血益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卵巢囊肿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益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卵巢囊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100例卵巢囊肿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活血益气汤+温针灸)与对照组(活血益气汤).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84.00%(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卵巢囊肿采用活血益气汤与温针灸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作用机制包括健脾益气、活血化瘀、通经疏络等,能促使症状尽快改善,提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屈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人参皂苷Rg3逆转人胆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逆转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耐药性.方法 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建立,主要采用阿霉素(ADM)持续接触浓度递增法,必要时结合高低浓度交替法诱导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产生多药耐药性(MDR).将三种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即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分别作用于QBC939及QBC939/ADM,用CCK-8法检测不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MDR基因的表达水平,将得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果 ,从而证明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建立.以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3作为MDR逆转剂,逆转QBC939/ADM的MDR,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RT-PCR法检测其逆转作用.结果CCK-8法检测化疗药物作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OD值(吸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药物作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法测定MDR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MDR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QBC939/AD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成功建立,并初步证明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3能有效逆转其MDR,但其逆转机制尚未研究,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马宏波;蔺涛;刘秀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益肾通络汤治疗肾虚血瘀型IgA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肾虚血瘀型IgA肾病应用益肾通络汤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8年4月诊治的72例肾虚血瘀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益肾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RBC(16.43±2.12)个/μl、24 h尿蛋白(0.53±0.16)g、Scr(57.24±6.62)μmol/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4.31±1.02)mPa·s、血浆黏度(1.52±0.13)mPa·s、全血低切(7.12±1.43)mPa·s、血小板聚集率(57.62±7.54)%,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络汤用于肾虚血瘀型IgA肾病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张晓艳;张雪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自拟镇晕汤对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目的 自拟镇晕汤对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丹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2科就诊的80例眩晕患者,分别为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其中医辨证分型均肝阳上抗夹湿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镇晕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镇晕汤治疗肝阳上抗夹湿型眩晕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慧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化瘀止痛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化瘀止痛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设计分组法将本次研究中随机筛查法选取的9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患者均接受相同手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化瘀止痛方治疗,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无痛屈伸度较对照组增加,膝关节疼痛程度、行走能力、伸膝活动度、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度评分、膝关节功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接受化瘀止痛方治疗,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更好恢复.

    作者:谢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七紫汤和穴位贴敷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七紫汤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预防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异.方法 93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穴位贴敷同时服用七紫汤,比较2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及对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缩短、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肺肾两虚型症状积分降低大于肺脾两虚型.结论 缓解期联合七紫汤和穴位贴敷治疗减少1年内急性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对肺肾两虚型的疗效优于肺脾两虚型.

    作者:唐华;马娴;何宗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预防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预防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术后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予以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2组术后尿潴留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对预防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具有重要预防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剑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四逆山麦汤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四逆山麦汤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生殖医学科新诊断高泌乳素血症肝郁气滞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溴隐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逆山麦汤加减治疗.基线期与治疗后观察2组血清泌乳素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2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逆山麦汤加减可有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肝郁气滞证.

    作者:朱丽娟;胡菊兰;肖少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对产后腰背疼患者采用中药蜡疗联合药浴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在产后腰背痛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药蜡疗联合药物护理方法 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南昌市第一医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产后腰背疼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分析,以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药浴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药蜡疗联合药浴护理方法.比较2组的疼痛指数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指数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蜡疗联合药物护理方法在产后腰背疼患者中的应用,能够缓解其疼痛评分,降低功能障碍,并有效提升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秋花;范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在2016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收治的176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对象,将这1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2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2%,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分别为97.73%和76.14%,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家长满意度,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欢华;黄艳青;陈镇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滋阴益肾丸配合柳氮磺吡啶片治疗肝肾阴虚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滋阴益肾丸配合柳氮磺吡啶片治疗肝肾阴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门诊诊断为肝肾阴虚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治疗组给予滋阴益肾丸口服,一日3次,每次9 g,配合柳氮磺吡啶片,一日3次,每次2片;对照组单用柳氮磺吡啶片,一日3次,每次2片.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均复查血沉、CRP、血常规、肝功、肾功和尿常规,其中治疗3个月后复查1次肝功、肾功和尿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ESR和CRP的变化,以及患者疼痛VAS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BASDA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BASDAI指数均有改善,实验室ESR和CRP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阴益肾丸配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肝肾阴虚型强直性脊柱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等临床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不良作用相对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董树平;曹玉举;郭永昌;张鑫杰;宫顺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组(47例)和常规组(4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中医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护理前,中医组和常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ADL)和四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STREAM)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中医组患者ADL和STREAM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护理前(P<0.05).结论 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路丽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六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4例,给予患者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比2组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后,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患者进行护理前的数值,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李玉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